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北窗(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青山茅屋,石鼎煎茶,地炉煨芋,青灯黄卷伴更长,彼时的那个漫漫隆冬,时光悠长,岁月静好。
书舍寒灯,这个隐居山中夜读的人就是元末文人叶颙,因为不满元朝统治,隐居山林,独守气节。
雪水烹茶,踏雪寻梅,书窗梅影,叶颙的山居岁月悠闲又惬意,并不受隆冬时节的凛冽气候影响。
山中岁月长,这是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冬,时年五十七岁的叶颙写下《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
“十载不闻尘世事,饱听石鼎煮松风”,这是一组记录冬日山居的诗,现分享三首与屏幕前的您。
01
云碍前村路不通,暗香疏影杳无踪。
琼琚踏碎知何处,月上孤山第一峰。——元 叶颙《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 其八 踏雪寻梅》
赏析: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孤高自好,结庐孤山,梅妻鹤子,湖山为伴。
“时哉不可逢,石匣藏深韬”,叶颙生逢元末乱世,隐居山中,坚守气节,高吟长啸,自得其乐,引林逋为知己。
林逋的孤山是叶颙的心心念念,隆冬时节,听说孤山下那个小村子梅花盛开,于是,踏雪前来,只为一睹寒梅风采。
可是,天公不作美,傍晚时分,云遮雾绕,通往前村的小路幽暗难行,看不到梅花疏影横斜的幽姿,心中终是不甘。
于是,暗夜中,一行人在艰难地踏雪前行,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走着走着,天色就明亮起来,云雾散尽,皓月当空。
抬头就见孤山顶峰的明月,原来,一行人已经来到孤山下,梅香氤氲,置身梅海,梅花映雪,月笼梅雪,美不胜收。
踏雪寻梅,这个雪夜有惊险有失望,好在历尽艰辛,终于云开雾散,朗月当空,看到了心念很久的孤山梅花,真好。
02
疏花冷蕊映书窗,勾引逋仙蝶梦狂。
纵使春风吹散后,又随霜月上书囊。——元 叶颙《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 其十五 书窗梅影》
赏析:
书窗外,月色如水,庭院中的梅花静静地绽放,清冷的月光下,梅花的影子映上书窗,虽然隔着窗纸,犹能嗅到梅花的芬芳。
书窗梅影,静谧恬淡,如此美好的画面,令诗人痴迷陶醉,仿佛自己就是那个超凡脱俗的林逋,早已进入了那个梦幻般的世界。
疏花冷蕊,月色如霜,寒夜青灯,窗前读书,温馨又浪漫,即便是风吹花落,还有花瓣飘落书卷,这个冬天收集了万千的美好。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宋代豪放派作家张孝祥如此赞誉梅、雪和月夜,冷艳孤光照眼明,其实这里还应有窗前的诗人。
“山空年岁晚,老气寒峥嵘。耿耿霜月夜,相看直到明”,梅影横窗瘦,叶颙这个隆冬之夜,其情其景,一如丘葵的《梅影》。
花中气节最高坚。山中的寒夜很冷,可是,梅影映窗,诗人恰似最能自得其乐,贫寒的日子,倒也甘之如饴你,因为内心向阳。
03
枯枝旋拾带冰烧,雪水茶香滚夜涛。
党氏岂知风韵美,向人犹说饮羊羔。——元 叶颙《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 其一 雪水煎茶》
赏析:
隆冬时节,雪虐风饕,山中的夜晚愈加寒凉,诗人拾掇起还带着冰渣的枯枝,很快地回了屋。
然后点燃炉火,煮从梅花和竹叶上收集的雪花,雪水沸腾后加入茶叶,茶香四溢,暖如阳春。
本是凛冽的冬夜,因为这熊熊的炉火,热气腾腾的茶汤,这简陋的竹篱茅舍,显得如此温暖。
“冷吟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啜清冽的雪水茶,闲吟诗句,这情景如此温馨,哪来的寒冷?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雪煎茶。如此悠闲惬意的山居,那些食羊肉饮羊奶的外族元人怎懂?
元朝是马背上的民族,排斥汉文化,汉人也饱受种族歧视,叶顒生在元末,是有气节的文人。
“白石和云煮,青山带月耕”,彼时,他不参加元朝的科举选仕,结庐城山东隅,甘守清贫。
守得云开见月明。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古稀之年的叶颙高中进士,终得扬眉吐气。
后记:
叶颙,字景南,自号云天民,浙江金华人,生不逢时,元末隐居不出,结庐青山,诗书耕读。
叶颙著述颇丰,七十岁那年,他将平生所作诗作整理成集,自行刊刻出版,取名《樵云独唱》。
“已免世俗羁,犹负林泉癖”,热爱山林之趣的他,迟暮之年迎来了明朝初建,举进士入仕。
可叶颙还是更钟情无拘无束的隐逸生活,不久后就辞官回乡,开课授徒,且与其所学者甚众。
“画角一声天未晓,前村梅下有吟翁”,时光悠长,读其冬日诗,如见月下踏雪寻梅的隐者……
参考文献:
《元诗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