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最优”说的是最好的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被认为是帕累托最优的基本模板,换句话说,也只有在市场经济自化机制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因为有市场的无形之手通过价格体系变化,不断地修复不平衡,差不多所有经济学家都相信,这种市场自化的调节能力,由于是无限维度,不可能为人类的指令计划所替代。
如果一定要替代呢?
比如前苏,中国的前三十年,现在北方的小金,似乎也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平衡,因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供应什么,消费多少,三口之家一个月有多少口粮,也只能有多少规定的口粮,一个月吃几两肉,也只能吃几两肉,这也是一种平衡,但肯定不是帕累托最优,因为指令限制了差异,不可能是最优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承认了差异性,强者恒强,就必然会出现分化。
市场经济效率很高,计划经济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两极分化又会打破帕累托资源配置,也就是说,资源会向富人倾斜,并出现消费递弱。富人占有了更多的资源,却又不可能将巨大的财力全部用于消费,从而引起了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生产提供的商品卖不出去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遭遇到的经济问题,政策的定位是总需求不足。
于是,一些网红专家认为是民营经济的剥削打破了帕累托最优。这种结论,缺少对中国经济底层逻辑的认知,中国经济出现低效与资源错配,罪不在民企。
从政策面说,近些年对民营的规范治理具有方向感;也可以说是政策对市场进行了非市场化的干预。什么是非市场化的干预?就中国经济而言,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在同一个竞争性领域中,建立了两套规则,一个是对民营经济的规则,一个是对国营经济的规则,办公室精英的有形之手代替了市场经济中的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那就不存在帕累托最优;完全相反,资源配置不但不是最优选,而且是充满了低效、广义浪费和灰色成本的资源错配,中国通过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以效率递弱而告结束,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经济转型,从投资型转向消费型。
既然二元经济结构引起了资源错配,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结束了;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呼吁取消二元经济结构,这就是刘世锦提出的:在竞争性领域中,国企与民企遵循相同的规则与政策红利,一视同仁。
这可以说是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前提。
中国经济现在本质是债务驱动模式,如果发行了大量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经济增长却由于二元结构引起的资源错配,效率与日俱下,以至于支付不了到期的债务利息,就意味着在积累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是不是重返以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模式,就一定能求得帕累托最优,不必然,但却一定是中国经济走出困局与风险的重要的第一步。
即将出台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能够实现一视同仁吗?只能说是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一次微调,仅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