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瓶子都不一样,但瓶子里装的空气都一样。哪一天瓶子打破了,还是回到空气里。

——傅佩荣

人类生命的特色在于具有理性,具有理解能力,这个能力使人同万物区分开来。

法国哲学家德日进(PierreTeilhard de Chardin SJ,1881-1955)指出:

宇宙持续发展,最后注定归于沉寂,而人类出现之后,可以思考,也能为宇宙选择未来的方向。

所以人类存在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人类,还要为整个宇宙找到方向,重新发展不同能源,让宇宙永远存活下去。

这是西方的一套思想,大家也许不见得认同。

人类要为宇宙的未来找到方向。

这是一张大蓝图,但能否完成这个理想呢?

很难说。

1

思考人,思考宇宙

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自相残杀的情况愈来愈严重,目前地球上核弹的数量可以毁灭地球7次。

人类的聪明才智势必要调整方向,思考如何让宇宙永续发展,人类的生命也得以维持下去。

儒家思想以人为中心,肯定人有向善的力量,但不可避免的是,人可能因利益而为恶,而为恶的力量似乎更大。

如果依照儒家的想法,什么时候才能达成正面的效果?

知其不可而为之,结果还是不可。

所以,老子希望我们调整观念,设法突破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去思考万物,亦即要从万物来看万物。

譬如,我说熊猫最可爱,那是人的观点,熊猫可能不觉得自己可爱。

人区分益虫和害虫,是以人为中心。

道家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认清:

只要排除人类的价值观,就可以呈现万物本身的价值;如果不能摆脱人类中心的想法,万物的价值都将蒙上一层人类的观点。

2

生命最后落实在哪里?

那我们每一个人要如何自处呢?

到最后还是要落实在什么地方呢?

答案就是问你自己:

这颗心,安不安?

中国禅宗的第二祖叫慧可,他曾问达摩祖师同样的问题:

“求大师为我安心。”

你看达摩祖师的回答多妙啊:

“把心拿来,我替你安。”

他故意把一个人内心茫茫然、心不安的样子讲成具体的,好像真有一个长得像“心”的东西,要放在某个固定的地方才能够安。

他是要你觉悟:

你根本是自寻烦恼,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可立刻觉悟说:

“老师,我找不到我的心。”

如果心都找不到,心不安是怎么回事?

根本是你自己幻想出来的嘛。

这就是佛教里觉悟的智慧。

3

晚觉悟,不如早觉悟

其实,你真的要觉悟也不是很难。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觉悟的机会,时间早晚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觉悟通常都在很老的时候,生命快结束的时候。

那你这一生不是浪费了吗?

你真的觉悟的话,会觉得人生非常愉悦,非常美妙,就和道家一样。

所以老子提出来“道”,是要设法让你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世间万物,来看看人间所有相对的价值观,以及相对的处境。

像什么是善恶、 美丑、有用无用、困难跟容易、苦与乐……这些都是相对的。

化解这个之后做什么呢?

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两个字:不争。

不再跟别人相争或斤斤计较了。

因为人在世界上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跟别人比较。

4

每个人都是一个瓶子

关于这一点,印度教有个很好的比喻,是说: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瓶子,有的瓶子是圆形的,有的是方形的,有的比较大,有的比较小,有的瓶子很华丽漂亮,有的瓶子很简单朴素……

每个瓶子都不一样,但瓶子里装的空气都一样。

哪一天瓶子打破了,还是回到空气里。

人的生命结束时,不就是瓶子打破吗?

反观我们自己,每一个人难道不是都在比瓶子吗?

看我的瓶子多漂亮,你看我的车,我的房子,我的成就如何如何……

可是生命走到尽头,就好像瓶子打破了,才发现里面的空气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一个最可怜、最失败的人和一个最成功的人完全一样。

如果你能化解这种竞争的心,对于人间的得意、失意、有钱或者贫困,就都很容易看淡了。

傅老师经典著作《哲学与人生》

随书附赠精美藏书票

先生书房正在热卖!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下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右下角在看,与更多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