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杨绛先生年轻的时候问自己的父亲自己选什么专业好,父亲回答: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才是与你相宜的,你应该选择你喜欢和有兴趣的。

于是杨绛选择了文学还有了良配。

有边界感的父母更能唤醒孩子的内驱动力。

看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不强势的勇气》这本书后,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它解开了我很多心中的疑惑。

那些“控制欲”上头的时刻,要如何控制你的控制欲,要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且高情商地处理与孩子的关系呢?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维克多·雨果曾说:生活的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来自攀比。

做个不强势的父母,可以降低自我内耗,一切从降低控制欲开始。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要事无巨细的控制孩子呢?

有的人说这是爱之所至,所以才会无微不至,可是当孩子所有的事情都由妈妈来决定的时候,这就不再是爱,而是控制了。

出现这种控制主要有三种原因:

缺乏边界感;缺乏安全感;缺乏同理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当一个人长大了之后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都会去找原生家庭的原因。

因为过度控制而形成的四大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比如:自控力差;失去自我;发展出讨好型人格;产生习得性无助。

这其中的任何一种结局,一定都不是父母所希望看到的。

想要让孩子不被过度控制,家长就要反思自己,是否在这5个方面对孩子进行了过分的控制:

1.时间控制;2.行为控制;3.情感控制;4.思想控制;5.社交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

长期内耗的家长究竟做错了什么?

为什么原本是想要对孩子好,结果孩子不领情,自己还弄得身心疲惫呢?

精神内耗的原因有3个:

1. 框架错误。在错误的赛道上奔跑却不自知,你想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拼命的在孩子的赛道上拉着她跑,这就是框架错误。

父母要做的是唤醒孩子的自驱力,用行为影响孩子积极主动、脚踏实地。

2. 习惯比较。比较是人类贪婪的开始,因为比较,你会发现自己孩子还不够好,宽容度降低,焦虑感就会增加。

因此,我们要拒绝攀比。

3. 心理反刍。你会不会因为孩子的一个问题反复地想“为什么”呢?这不仅会不断强化自己的负面情绪,还会把这些负面情绪扩散给你身边的人。

将“为什么”改成“怎么办”,问题才能不在原地打转,从而找到解决策略。

在《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中说:痛与痛苦是有区别的,感到痛不是你的选择,但持续的痛苦,是你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保罗·萨缪尔森曾提出过一个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

效用,比如孩子的成绩。想要幸福值提升,要让效用增加,同时也让期望值降低。

换言之,在效用相同的情况下,期望值越低,幸福感越高。

如何练习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呢?这里有两种方法:

1. 降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值。“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2. 降低对孩子自控力的期望值。孩子大脑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直到25岁才完全成熟。所以给孩子一些耐心。

让自己成为孩子生命中的“发光体”而非“黑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

精神内耗的对立面是松弛感。

松弛感是一种保持轻松自在的情绪的自由状态。松弛感有5个水平:

1. 不知不觉。

不知松弛感为何物,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容易陷入焦虑。

2. 后知后觉。

被情绪劫持时会控制不住发怒的自己,每次发完脾气后会感到后悔,也会进行自我反思。

3. 当知当觉。

能够觉察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克制住来自身体的应激反应,通过心理策略来计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作出让彼此都舒服的举动。

4. 先知先觉。

会在头脑中预演一遍要做的事情,在多种可采取的方式中选择一种更有效果的方式去践行,从而真正实现无痕引导,让孩子觉得这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

5. 无知无觉。

这是松弛感的至高境界,父母不悲不喜,宠辱不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可能觉得这类人天生“心大”,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事实上,更多人的松弛感是后天训练习得的。

在《不强势的勇气》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思路。作为大众心理、家庭教育类书籍,太值得推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