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周四晚8点,兆凡老师跟池晓老师的年度教育直播对谈,精彩不容错过,欢迎预约!

以下文章转自公众号“钥匙玩校”,原文转自“寻麓书馆”。

在这个时代,教育的田野上空弥漫着一种焦虑的迷雾。我们的孩子,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被内卷的激流裹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兴起,让我们对未来的图景既充满期待又深感不安。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我们的下一代将何去何从?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又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11月2日,北京大学林小英副教授钥匙玩校、好奇学习社区创始人池晓进行了一场有关教育的对话,试图探寻教育的深层意义,以及我们共同面临的教育困境与抉择。

灌木也能成乔木:

如何寻找教育标准化之外的时空?

林小英 X 池晓

/ 「2024献给城市的人文礼」主题交流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24献给城市的人文礼」主题交流现场/

(以下是本次主题交流对谈的回顾精选,全文约4300字,阅读约需要10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基础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

池晓:在十三邀节目中,林老师提到基础教育应强调基础性和预备性,包括学会玩乐、艺术审美、认识死亡以及人的有限性等方面。我想请教林老师,是否可以更进一步系统化阐释这一观点,明确孩子们应掌握的知识?

林小英:现在的校园需要有“围墙”,这种围墙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一种心理和教育上的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在一个与社会风气隔绝的虚拟领域里成长,这里应该是一个他们可以放松的空间,比如允许他们犯点小错误、闹闹小脾气,而不是逼着他们“提前进入社会”。

很多人觉得:“既然孩子早晚要面对竞争,不如早点适应现实。”但我恰恰认为,正因为将来一定会面对各种竞争和压力,我们才更需要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提供足够的保护。基础教育的意义就在于给孩子一个被呵护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好好成长,等他们身心准备好了,再去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还体现在对儿童和青少年自然成长规律的尊重上。儿童就得是儿童的样子,到了少年期,他们可能会懂一些规矩,但不一定能坚持,意志力和韧性还需要时间培养。可是现在我们特别喜欢夸少年老成的孩子,比如三岁背唐诗300首,四岁能记住圆周率多少位,很多家长也把它当成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孩子的成长不该被这种标准束缚。一个孩子如果在小学阶段还能有点调皮捣蛋,是很正常的,这才是真正的“儿童观”。

此外,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是传授最基本的文化知识。这里的“基本”就是“啥都学一点,但不用学得特别透彻”。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接触和重复来掌握。这种渐进性的学习规律也符合教育心理学。暂时学不明白没关系,明年、甚至后年再学也不迟。只要孩子的学习节奏是符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教育的效果就一定是长远的。

基础教育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所谓基本素质,不是单独的一门课,而是贯穿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比如,劳动教育教孩子学会做饭,生活中如何解决问题,甚至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应对能力。就拿生活中的小事来说,下暴雨的时候如何保护书包不被淋湿,没人接送时能否步行回家。这些能力看起来很普通,但却是在面对现实困难时,培养韧性和处理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林小英副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小英副教授/

基础教育的预备性,它包括升学预备和就业预备。升学预备大家都比较熟悉,而就业预备则常被忽视。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跟不上时代,早早就让他们学编程、理财,觉得这是为未来做准备。但就业预备的前提是先了解社会的多样性,拓宽孩子的视野,增加对社会和职业的认知。我觉得看纪录片是个很好的方式。我在2020年到2023年间看了上百部纪录片,通过它们,我能接触到不同的生活和职业,这让我意识到,即使人在原地,也可以通过他人的经历来扩展自己的思维。这种“看见”的过程,既是就业预备的一部分,也是认识自己、寻找方向的重要方式。

有些人认为基础教育无法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但我认为,基础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应对具体的职业需求,而是传授人类社会积累的永恒知识。在社会变化加速的背景下,更需要“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而不是盲目追逐变化。为未来做准备的关键,是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而不是试图预测尚未到来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教育的名义,

上学能够带来什么?

池晓: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上学有什么用?您从求学的经历和从教的经历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

林小英:义务教育阶段,我们不需要讨论“是否上学”这个问题,有些事情既然必须做,就不要纠结它的意义,而是思考怎么把它做好,这才更有价值。

上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学习知识,更在于与人交往。我一直认同美国哲学家杜威的观点:“一个好的学校就是一个包容多样性的整体”。在学校里,学生们来自不同背景,通过共同活动感受到一种整体感。学校提供了一个包含多样性的场所,无论是班级活动、研学旅行、夏令营,还是社区志愿服务,都帮助学生走出家庭,完成初级社会化。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第一个是个体的身心发展,第二个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初级社会化从幼儿园开始,正式教育则从小学一年级起步。进入大学后,是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大学让人走出熟悉的环境,接触来自不同城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中形成自己的社会性。这种过程可以被称为“嵌入与脱嵌”。我们不断嵌入新的整体,与不同的人交往;当环境不再适合时,我们可以选择脱嵌,寻找更适合的地方。这种进进出出的过程,是形成个人完整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现代文明国家普遍规定义务教育,其意义就在于帮助人们建立这种适应与融入的能力。在学校里,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处,理解如何在不占据所有空间的情况下留给他人余地,这种能力对未来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竞争至关重要。可以说,上学的意义之一,就是让学生在不断的进退之间学会与他人相处。

至于学习的意义,早在19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学习不仅限于学校阶段,而是贯穿一生的过程。它是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方式。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习的途径更加多样化。每天通过互联网可以接触到许多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人,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观点常常启发我。这种学习未必能立刻转化为实际成果,但仅仅是思考的过程,就能让我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和智慧的力量。学习的意义在于享受这个过程,发现更多可能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学习的话,学习无处不在,也无时不有。无论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社会化,还是在生活中吸收新知,学习的意义都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生活的美好。

池晓:感谢林老师,我特别记得您在《十三邀》节目中提到的“脱嵌”这个概念,很多人因此了解了它的深意。刚才听到您提到,有选择地嵌入想要的部分,这让我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值得嵌入的事物并非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有无数选项等待我们去探索。如果我们还能为自己创造更多选项,那无疑更好。

/钥匙玩校、好奇学习社区创始人池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钥匙玩校、好奇学习社区创始人池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不该是适者生存,

而是让人感到未来是开阔的

池晓:作为学校老师或者教育系统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无法完全脱嵌的一群人。在您调研了全国各地学校之后,是否看到一些值得推广的案例?在预备性教育中,我们往往过于集中于高考成绩,但实际上,只有约25%的人能进入本科院校。对于剩下的75%,学校和老师可以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好未来的预备?

林小英:提供预备性教育,很多时候是“捎带手”完成的,无需郑重其事地设计和强调。我调研中遇到一位高二数学老师,他是学校的党委书记,也在参与扶贫工作。有一次,他从扶贫现场匆匆赶回学校,没有时间备课,就直接走进教室开始讲题,结果讲错了卷子,学生提醒后才纠正过来,这是一个真实又感人的场景。他每一次讲题的时候都会顺带鼓励一下同学们。当发现同学们比较膨胀的时候,他又来打击一下同学们,很多东西捎带手做的。这种“教书育人”的结合让我印象深刻。

所以在《县中的孩子》第二章的课堂实录中,我特意用黑体字标注了他教学中的“教书”和“育人”部分。凡是教书就是讲题,育人就是鼓励、探索学生的心灵状态,再带领大家一起往前走,我觉得这就是一块捎带手就做了。我们经常把有些东西解析开来郑重其事地去做,反而是适得其反,其实一堂课可以承载很多很多的东西。

在教育中,很多育人的细节可以信手拈来,比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宽容的话语,可能就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改变。我们无需将所有事情过于郑重和复杂化,而是要宽容、自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应带着慈悲的态度去理解和包容学生,用佛家所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来处理与学生的关系。这种理解能够让教育更加有效,也让师生关系更加温暖。

我知道,很多老师面临着KPI和考核的压力,这确实让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更加艰难。但即使如此,也要尽量在教学中展现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给学生一种灵活性和开阔感。我经常告诉学生,不要把目标局限于考公或考编,而是要学会生活、学会玩。假如目标没有实现,也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这种灵活的态度,不仅需要我们告诉学生,更需要通过我们的行为去展示。

教育不是由宏大的理论构成的,而是由一件件小事填满的。课堂的40分钟,学校的8小时,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甚至选择不说、不做什么,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时,一句鼓励、一份宽容,甚至仅仅是少一句批评,就足以让学生豁然开朗。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感到未来是开阔的、有无限可能的,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意义。

《县中的孩子》,林小英 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县中的孩子》,林小英 著

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7月

池晓:教育政策有变好的苗头吗?

林小英:能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政策的变化和教育的进步,需要我们耐心观察和理性分析,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所以我想引用《县中的孩子》中的一段原文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段文字在最后一章《县域教育:找回在教育事业中的主体性位置》第355页开头的位置,试图回答的正是教育政策如何嵌套成结的问题,也许大家能从中找到一些启发。

新世纪开端,人们对未来抱有无限希望,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目标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契机,教育成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最后也被引到从教育和学校体系中寻找答案,教育似乎获得了空前的重视,“大国办强教育”的宏大政策目标应运而生。高校扩招、合并升格两个重大举措,使得中国在新世纪才过了三年就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随之而来的是在新世纪的前20年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在两端不断扩充高等教育系统,在影响大体量资金投放的评价和评级机制的干预下,高等教育系统逐步强化分层,如“985”高校、“211”高校、“双非”高校层级符号深入人心,变成了高考志愿填报、大学生就业单位机构招聘中理所当然的分门别类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同层级的高校迅速的同质化,几乎所有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都希望建设成为本科院校,传统单科类本科院校都希望变成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都朝向研究型大学挺进,研究型大学竖起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旗帜。

以上所有的这些变革都化为各种各样分门别类的影响因素,作用于中学,进而影响小学,甚至幼儿园。影响一路下来,于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成功学口号,把刚出生的婴儿和背后的家长都绑到了一条为孩子的教育而战的赛道上。基础教育系统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都如影随形,亦步亦趋的复刻或复演了高等教育的层级化和同质化并存的模式,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就此建立了如此相互呼应和相互加强的关系。任何一方的改革带来的都是全面的牵扯和全民的敏感。处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相对边缘、相对弱势、相对传统、相对缓慢一些的县域教育,面临的就是前无古人的复杂局面。“竞争”是其中首要的关键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演变成为公认的法则。

我在文章中很少直接提出政策建议。很多时候我们过度考核并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方式,而是让教育系统陷入“内卷”的原因之一。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慢下来,停止用数据和指标一味评判教育成效,而是更多地去关注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至于如何具体改进,我的建议是:步子放慢一点。如果暂时看不清方向,不妨先停一停,观察一下。这可能是一个看似“无能”的建议,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最理智的选择。在我另一篇文章中,我提到,承认自己的无能和无知,比自以为全知全能要重要得多。面对教育系统的复杂性,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反思,而不是急于通过指标和考核寻找解决办法。

本周四晚8点,我们邀请到了钥匙玩校、好奇学习社区创始人池晓老师,他同时也是一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者,与联合主创郭兆凡老师进行对谈,欢迎点击海报预约,预约后可第一时间收到开播提醒!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给更多朋友~

关注C计划

与你分享理性的的声音

C计划8年潜心打磨一门课

C计划思辨直播课,以批判性思维经典书深度阅读为核心,帮助孩子懂阅读、爱思考、善沟通、会选择、负责任,适合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学生

点击这里查看购买,越早购买,优惠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