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沿着川盐入黔古道探索。通讯员 方兰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辨读川盐入黔古道上的碑刻。通讯员 廖代银 摄

上一期“綦走发现”,先后从“盐筴起家杨存义”“川盐入黔‘明’首功”“富贵何必归故乡”“反客为主道义担”的角度,介绍了江西商人杨存义贸易来綦后,面对綦江到播州官道险阻,往来不畅的困境,大胆捐资改造,以一己之力改变两地商品流通瓶颈的壮举。本期,将继续追踪他的行迹。

侨居他乡遇贵人

据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培贵2012年发表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明代解元考中进士的比例、年龄与空间分布》一文介绍,“宣德五年(1430年)至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间44科共12661名进士的平均中式年龄(官年)32.77岁。”结合杨为栋是“三连捷”进士的学霸、考霸,推测他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考中进士的实际年龄约为30岁。再按《杨存义墓志铭》述其留在江西的长子杨珍已经成年,“壮游蜀”来綦再婚得子杨珂,再传杨为栋推算,杨存义生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左右,来綦时间是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左右。

查清《綦江县志》卷之六《职官》记载,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前的綦江知县胡铎,即为江西鄱阳举人,同卷《政绩》赞其“实心爱民,催科不扰,一钱不入私囊。卒于任,贫莫能归,葬西门外,士民哀之。有碑记,祀名宦,载旧《通志》”。

胡铎任职时间与杨存义来綦时间高度吻合,他们都是公道优先,且有仗义疏财、慷慨解囊、恤老怜贫的个性,还同是江西老表,这就解释了作为初来乍到的远方生意人,杨存义为什么能够短时间就“通天”,能够向知县直接汇报个人思想,并且得到一县之长支持的难解之迷了。

独入虎穴化战端

虽然《杨存义墓志铭》并没有回应綦岸盐运陆道松坎至娄山段有“有白日剽掠者”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但我们还是可以推测,既然道路通行条件变好了,往来商旅自然就多了,络绎不绝的人流,对于强盗就是一个无声的威慑。

不过,风平浪静的好景不长。路通,人心不通,同样不行。《杨存义墓志铭》就记述了杨存义攻克“人心”难关的过人之处。

“而桂岩王酋诸部掠境上。”根据南宋《舆地纪胜》卷第一百八O《南平军·景物》,及清《綦江县志》卷之二《山川》记载,“桂岩”应为“柜崖”,即今桐梓县松坎镇三元坝水龙岩,在今渝黔高速三元互通上行约1.5公里处,距綦江最南的安稳羊古垴(今羊角)、石壕苏家井(今老万隆)边境,也不过四十来里。

杨存义培修官道,畅通重庆与播州,本是大功一件,但却带来了一个副作用——柜崖王姓土著部落来綦江边境抢劫财物更方便啦!面对旋风忽来,又卷风而去的劫掠,羊古垴、苏家井与播州交界一带的綦江老百姓不堪其扰,报复之心日益疯长。

反复多次后,柜崖王土司的抢劫规律及倾巢而出不设防的习惯被綦江边境老百姓掌握。“綦人虏其息以归。”息,即子女。千算万算,不如天算。当尝到甜头的王土司再次来犯时,愤怒的綦江人反其道而行之,趁机偷袭反抢成功,活捉了王土司的幼子。

“酋恚(huì)甚,谋蹂綦江。”恚,愤怒、怨恨。王土司恼羞成怒,放言要踏平綦江,并开始谋划筹备。

“公单骑舁(yú)还之。”舁,携带。恶性事件一触即发之际,杨存义异常冷静,明白解铃还需系铃人,没有以非对非,而是一个人出面,单枪匹马把王土司的幼子安全护送了回去。原本以为只有收尸的王土司,看到儿子安然无恙,自然对杨存义感激涕零。杨存义顺势开导,循循善诱,王土司发誓不再抢劫綦江,边境重归安宁。

“鲁仲”铁肩亦被诟

“难解。”《杨存义墓志铭》还记载了他此高招不被人理解的一面,但鉴于杨存义的威望,綦江人也不好当面指责,只是在背后议论纷纷,总觉得他分不清敌我。“有司议以闻。”此时的綦江知县也不再是完全理解,充分信任他的江西老表胡铎,把杨存义找来训话。

杨存义面对众人,甚至一县之长的“通匪”误解,他身正不怕影子歪。“公艴(fú)然曰,‘聊城之矢不赏,何以此为。’自是名震邑中。”艴,生气的样子。聊城之矢,指战国义士鲁仲连以箭书晓喻聊城燕将,助齐攻克聊城的典故,后世常用此典颂扬以智谋建立战功。杨存义哀莫大于心死,据理力争,“冤冤相报何时了!我独入虎穴,将心比心,施以感化,解决土、汉边境交恶,何错之有?你们却不明事理,不但不夸奖感谢,反而批评指责,欲加之罪,道理何讲?”笔者借用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伯虎的千古名句,稍作修改送给杨存义,再恰当不过了:铁肩担道义,新为綦人杰。

不过,经此波折,“晚益务自韬晦,治黄老家,言泊如也。”杨存义从此把锋芒收敛起来,晚年更是称病宅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再抛头露面,享受人生。

百龄眉寿贻之谷

《杨存义墓志铭》开篇即是“余友杨水部,蜀人。遇于徐沛,语甚得。水部愀(qiǎo)然顾余曰”。接着就开始叙述杨存义的世系、生平、籍贯、事迹等行状。经查《明万历十七年进士榜》,刘曰宁与杨为栋是同榜进士。结合本报6月26日、7月3日《綦江第一位“三连捷”进士杨为栋》(四)(五)“回任京官步步高”“惩恶扬善运河岸”“京官掺和地方事”部分考证,杨为栋任工部都水司主事时常驻徐州沛县,时间大约在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据此推算杨存义于此前不久逝世,享年100岁左右。

“文林公有声,博士藉甚。公慨然叹曰:五世之积累,将在兹乎,天道也哉!其后四年,文林公有子举进士,是为水部。公能其官,悉如公言云。”杨存义的儿子杨珂当上县学教师后,杨存义激昂感慨地说,“苍天有眼,善有善报,先辈们的行善积德,终于在儿子身上应验了。”又过四年,杨为栋高中进士,现又提拔为工部都水司主事,更是喜上加喜,屡屡应验福报善。

“始余以为左氏语,夸尔凤凰之占毕,万之数一,何奇也。”“凤凰之占毕”,典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于京。”刘曰宁原本以为,杨存义“五世之积累”的福报,这只是卦象的概率性偶然吉兆,话好听而已,并不奇怪。“由今以观,其然欤!其然欤!”现在了解了杨存义这么多壮举,才明白这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必然。“公之倜傥行义,固宜有此哉。”

“假令非有适子在,无忧霜露,綦即甚沃且淳,筮即吉,吾知公不以此易彼也。”刘曰宁继续推衍,假如杨存义没有嫡长子杨珍留在老家代为承担祭祖尊宗,假如杨存义仍处于暴霜露,斩荆棘的艰难困境中,即使綦江土肥物丰,民淳俗厚,占再多的卦,抽中再多的吉语,也不会扎根綦江,开枝散叶,终成綦江“多达人”的旺族!

“孰来自楚,孰启斯土,孰贻之谷,是为綦祖”。贻之谷,即贻谷,典出《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俾尔戬谷”,后指父祖的遗荫。这就是对杨存义只身赴綦,苦心经营,终成该支杨姓入綦始祖的最高评价。(未完待续)

文/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