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依次分析了贾母、薛姨妈和史湘云的牌,今天我们继续来分析薛宝钗的牌。

先看第一张牌,鸳鸯说:左边是长三。宝钗对:双双燕子语梁间。这个怎么理解呢?

在骨牌中,长三就是上下都是三点的牌,而且一般是斜着平行排列,很像两只燕子,所以宝钗对出“双双燕子语梁间”,既形象又合韵,不愧是宝钗。

宝钗的这句也来自诗词,北宋诗人刘季孙有一首诗《题饶州酒务厅屏》写道: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同朝代状元出身,后来做到了吏部尚书的忠臣彭汝砺,也有一首《答蜀公奉酬》的诗,其中有几句写道:细雨凫雏浮水际,微风燕子语梁间。竹冠筇杖篮舆好,认得公从湖上还。

原文中,林黛玉的《葬花吟》里也提到: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因此,宝钗的“双双燕子”不只是跟骨牌里的长三形似,也是夫妻关系的一种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第二张牌,鸳鸯说:右边是三长。宝钗对:水荇牵风翠带长。这个又该如何理解呢?

对比一下会发现,宝钗的牌和湘云、薛姨妈的牌,鸳鸯宣读的顺序是一样的,他们三人都是左右中的宣读顺序。

而且,他们三人的牌面,左右都是一样的牌,薛姨妈的两个长五,宝钗的是两个长三,湘云的是两个长幺,所不同的是他们中间的那张牌面。

左边的长三,宝钗形容为“双双燕子”,右边还是长三,自然不能重复,于是宝钗又找了一个“水荇牵风”的意象,意思是水荇的茎叶随风摆动,拖着长长的翠带,跟骨牌中的长三很像。

宝钗的这句诗直接引用杜甫的诗《曲江对雨》中的一句,原诗前四句是: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宝钗的左右两张牌,细细品咂起来,也不简单。第一句里的“双双燕子”是夫妻关系的象征,似乎暗示了她日后和宝玉结成金玉良姻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点,又可以和黛玉的《葬花吟》里的“梁间燕子太无情”一句合看,即宝黛早已定情,但最终宝玉却在家族安排下,舍弃黛玉娶了宝钗,所以黛玉说他无情,而宝钗与宝玉则成了“双双燕子”。

但是他们的夫妻关系十分短暂,不久后宝玉就出家去了。因此,宝钗的那句“水荇牵风翠带长”,似乎是表达了丈夫出走后妻子对他的思念之情,又或者是对自己过着清冷孤寂的守寡生活的一种哀叹。

还记得宝钗写的《忆菊》里的首联两句吗?写的是: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水蓼和芦苇可都是生活在江边水中的,跟这里的水荇的生活环境一样。

再看第三张牌,鸳鸯说: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对:三山半落青天外。这句该怎么理解?骨牌中的上三下六的牌面,是杂九。宝钗将上面的三点看作三山,下面的六点比作青天,所以如此说。

而在骨牌中,天牌是两个六点,一个六点属于天牌的一半,所以宝钗说“半落”,可以说非常工整,每个字都有对应,而且这句诗也是有出处的。

宝钗的这句话出自李白的诗《登金陵凤凰台》,原诗是: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白的这首诗,基调并不是那种明快洒脱的,而是有些忧国伤时,怀古伤今的意味,给人一种“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感觉。

放到宝钗身上,则更像是承接第二句而来,虽然前三句都是写景,从燕子到水荇再到山峰,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一点不假。

如果说前三句宝钗还有些遮掩,还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最后一句则是直抒胸臆了。不信?来看三张牌凑成一副儿后鸳鸯是怎么说的。

鸳鸯说: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对:处处风波处处愁。这句该怎么理解?我们先说牌面。

宝钗的三张牌,左中右分别是三三、三六、三三,一共五个三,一个六。五个斜着排列的三像铁锁,而一个六则像一叶小舟,所以鸳鸯说“铁锁练孤舟”。

宝钗的对句,是紧承着鸳鸯的话顺下来的,既然是孤舟,那就难免会“处处风波处处愁”啊。宝钗的这句话也是来自诗词。

明代画家唐寅有一首诗《题画廿四首》写道:芦苇萧萧野渚秋,满蓑风雨独归舟。莫嫌此地风波恶,处处风波处处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我们分析,宝钗的菊花诗里就提到了水蓼、芦苇这些水生植物,加上这次骨牌提到的水荇、孤舟,也都是以水为生的,而这些意象,带给宝钗的,只有怅然、断肠和愁闷。

最后一句,她没有再隐忍自己的愁绪和情感,而是一句“处处风波处处愁”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波澜和日后的处境。

都说宝钗是个拿得起放得下,凡事都想得开看得透的人,但其实,她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情感,尤其宝玉后来的出走,对她来说,一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她的一生注定要孤独终老了。

面对“煎心日日复年年”的现实,她除了“怅望西风抱闷思”,除了“蓼红苇白断肠时”,大约也就是“处处风波处处愁”了。

因此,宝钗的三张牌,写得正是她日后嫁给宝玉时短暂的夫妻“举案齐眉”,宝玉离家出走后她的孤独清冷的生活,以及她最终死心不得不面对守寡终老的凄凉现实。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