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乡愁》213

如果说,联产承包第一年,让所有的北方农民一下有些手足无措;而我家,从联产承包开始,就一直有这种感觉。

在生产队里妈妈虽然挣的工分不高,但在生产队的日子里,还是可以多少挣一些口粮养活我和妹妹。但现在分产到户后,所有的一切都改变。

那一年,妹妹才15岁。小学读完后,也就在家里忙着照顾大田里的活路了。

但是,两人都没多少气力,要像其他家庭那样风风火火地将责任田种好,还是面临着很多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一件,是生产队的一头黄牛,分给我和邻居哥哥饲养,算是我们两家的一头生产用牲畜。

开始时,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照顾这头黄牛。

再说,各家里当时除了有个鸡窝外,就根本没有养牛的地方。

所以,当时分畜到组户的一些人家,就继续委托给生产队的老饲养员刘孟河帮着饲养,我们各家去兑点草料。

因此,那一年,还是需要我不时回家去干点农村,帮衬着照顾责任田。

而到夏收秋收时节,更是要长时间旷课,回到家里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拉下的功课,就回去自学了。等估摸着赶上功课了,再回家忙一阵子。

之所以拉下的功课,不去问我们的老师。是因为那个年代的高中老师,水平都不怎么高。

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爱读错别字,笑翻了下面的很多学生。

所以,对于这位语文老师的课,都是爱听不听。

那位老师也知道自己的水平有限,对不来上课的学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好,每次自己“恶补”功课后,每次考试时,基本上还是能跟得上“大部队”,成绩在中游水平吧。

从冠县就读的柳林高中,到我们的老家猴堌,虽然是两个县域,但只有15市里的距离。

那时候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了。

那一年的很多时光,我就骑着那辆破自行车,奔走在这条15里的小路上。

有时候,两边的庄稼地里,不时会传来一些莫名的响动,还是会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

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奔生产队的牲口棚,去换淘麦糠的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北方的夏天里,牲口除了能吃到一点青草,更多的还是要靠上次麦收后储存的麦糠

牲口吃麦糠容易上火,在冬天还好说,用竹筛子简单晒一下,就倒进牲口槽里了。

但到夏秋天,这些麦糠要用很大的水缸,先浸泡淘洗了,用大笊篱捞在竹筛子上,将水控干净了,再给牲口吃。

当然,如果麦糠里能有点青草,就是牲口最喜欢的了。

之前,牲口棚那里有几口很大的水缸。

夏天里,都是社员们轮流去换淘草的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产到户后,就是各家分到牲畜、需要饲养员寄养的人家,轮流派人去换水、挑水。

但只这一件事,就是妈妈和小妹做不来的。

每次轮到我们家出劳力去换水了,都是要积攒几天。

等我回家后,连续几天帮着换水、挑水,估计半月内轮不到我家做这件事,才赶着回到学校。

牲口棚的那几口大缸,每口缸都要几担水才能灌满,而且最好每天换一次。

不然,头天的淘草水到第二天就有味道了,而且水的颜色变成茶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缸里的水要舀到水桶里,挑到附近的大坑里倒掉;再去邻居家里,在水压井上一桶桶压满倒在大缸里。

每次干这件事,基本上都要用一下午时间。

在那几天时间里,下午挑完淘洗麦糠的水,还要去附近田间地头去割点青草。

回来后,请饲养员帮着用铡刀铡成寸断,跟着麦糠一起淘洗了,喂我们两家分到的那头老黄牛。

其余的时间里,才能到田地里,好好照顾下我们的“一亩三分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过几年,大家都慢慢学会养牛了,也在各家院里搭建了牛棚等。

这些牛就陆续被牵回去,各家轮流饲养了。

最后,就剩下我们那头老黄牛,饲养员不愿意饲养了,喊了几次让我们牵回去。

没办法,我和邻居哥哥只好牵回来,两家轮流饲养着。

邻居哥哥在自家院子里搭了棚子,倒是还多少有饲养的地方。

但我们家连个棚子都没有,只好拴在大门里面一棵大榆树下。

在树下随便搭建了一个木槽,就靠着大树给老牛遮风挡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房子的边上,有个夹道,后来随便弄个棚子遮挡风雨,但这里要储备麦糠等草料,所以老牛只好继续在大树下趴着。

有一年,夹道的棚子坍塌了,连麦糠都压在下面。

每次再轮到我们养牛的半个月,就只好从夹道里扒拉着还没变质的麦糠,凑合着喂牛。

所以,等下次邻居哥哥来牵牛时,那头老牛就瘦骨嶙峋,有点“牛瘦毛长”的感觉。

但邻居哥哥也是厚道人,咋咋嘴,也没说啥,就将牛牵回去,再精心饲养半个月。

不久,附近村落里还有偷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家连大门都没有,想牵走我们的牛,比牵自家的牛还方便,妈妈也担心了一阵子。好在当时家里养着一只狗,也算是一个“耳朵”吧。

再后几年,分到各个小组的几头牛,就明显不够用了。

于是,乡亲们自己协商,将牛做个价格,看哪家留下;不留牛的那家,就分一点钱,再自己添点钱去买头小牛喂着。

有些牛羸弱不堪,哪家也不想留,就牵到集市上,卖到宰房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卖牛的那点钱,就几家均分了。

至此,生产队的所有家伙什再也没一点了。

连生产队的仓库、牲口棚,也陆续分给了其他人家。

“生产队”这个概念,就慢慢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