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冬至大如年,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对中国人来说,这个节气非常有意义。
冬至,阴阳争,白昼短,黑夜长。古代君子在这一天会闭关自守,以让身宁,去声色,禁嗜欲,以此应天时。
“九尽桃花开”,冬至之后九九八十一日,就会春暖花开。
自从冬至这天开始,太阳由此循环往复,开始新一年的轮回,此后白昼逐日增长,阳气慢慢升腾,这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对于“冬至”这个节气,古人留下了很多诗词,其中杜甫和邵雍各有一诗,最有代表性,读完让人感叹万千。
杜甫曾在冬至这一天伤心欲绝。
一个爱国的人遭遇国破和羁旅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在《冬至》这首诗里,杜甫就告诉了我们: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我在读的时候就感到了一股深沉的冷气,对杜甫的心境也能揣摩一二。第一句是说江湖漂泊已经很久了,内心难免是忧愁苦闷。
特别是在节日氛围中,那种游子的思绪更为浓重。然后杜甫又想到了他心念念的朝廷,自己在江湖之远,归路不可寻觅,简直是心碎了一地。
这是杜甫晚年所作,有一股子迟暮悲凉的心情,其实我更喜欢他那首《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这首诗蕴含了希望,比《冬至》这首诗要有生机,但我也知道,《冬至》才是杜甫的现实写照,多少在节日漂泊在外不能回家的游子,都能对此心有戚戚。
当邵雍遇到冬至,又是如何呢?
两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不一样,太平和不太平是有大区别的,毕竟是社会的存在决定了社会的意识。
但邵雍和杜甫是两类人,邵雍一生精研数理,对宇宙天道深有体会,我们从他的诗里就可以感受到他的情怀: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
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
此方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诗意简单,唯有最后提到的“庖牺”很多人不知道,所谓庖牺即伏羲氏,字太昊,三皇之一,用来研究天地规律的八卦即是他所创。
冬至这一天,邵雍默默静坐,体会阴阳二气的此消彼长的变化,阴极阳生,一阳来复,在最冷的冬夜,春天的生机已经开始孕育了。
这个过程就像是酿酒的最初滋味,也像是大音希声,唯有有道之士才能感知到。如果有人不信,那是因为不懂得伏羲八卦。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冬天过去后就是春天,四季是轮回,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一个事有开始就有结束,一切过程都有个了结的结果。
所以,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自然会明白事物有本有末,事情有开始有结束,了解了先后也就能够合乎规律了。
大道至简。真理本来就很艰难,但认识真理的过程和对真理的追寻则很复杂,甚至是很艰苦。
关于冬至的诗,邵雍不止一首,“何者谓之几,天根理极微。今年初尽处,明日未来时。此际易得意,其间难下辞。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这一首诗也很有意味,可谓邵雍的心得。
智者都是可以见微知著的,老百姓看重结果,而邵雍这样的得道之人看重的是开始,如此才能趋吉避凶。
心有正念,皆如所愿。
人是渺小的存在,人身如尘埃一般,所以说“尘归尘,土归土”。但人又是伟大的生命,因此可以生生不息,与天地并列。
常人只知道身体的行为在现实的反应,重饮食,重声色,好财物,追求名利权情,为物欲所迷惑。
他们不明白万法由心,色不异空,福不在于得到了什么宝贝,福的根本在于自己的内心。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不要觉得自己很聪明,还擅长掩饰和欺骗,哪怕你可以骗过所有人,也骗不了天地。要知道头上三尺有神明啊。
所以人生在世要能够正心正念,与天地同频,与日月合拍,循天道而行。努力索求什么,不如养德,厚德才能载物。俗话说人要积德,就是这个理。
总而言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相信这个真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