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抉择,每一代人都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如果目标是守成,那这个成八成是守不住的。即便你的想法只是想过好自己的一生,大概率也会在人到中年时,重新问下自己要不要再做一次抉择。”
如果你要我用一个词来概括《大明生死线》的主旨,那应该是“抉择”。
抉择不等同于选择。中午吃什么、今日事要不要今日毕、晚上手机刷到几点等等,人生在世每天都在做选择,但只有能影响人生走向的选择才算得上抉择。因此,“选择远大于努力”其实更应该表述为“抉择远大于努力”。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是选了条弯路可能还没走到罗马就累死了。
1骡马皇帝
即使选对了路,也不意味付出相同努力就能得到同样的回报,毕竟有人生来就在罗马,而有人生来就是骡马。
罗马人和骡马人之间最大的差异是容错率的高低。对生为骡马的人来说,机遇可能只有一次,不容有失;而这种机遇对于生在罗马的人而言,不过是众多选项的一个。比如,高考是骡马人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却并不是罗马人的唯一。
普通人有骡马和罗马之分,开国君主同样如此。像唐宗宋祖这种有祖荫的,就算不图谋帝位,也是人上人。而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则是骡马逆袭的先例。此后非贵族身份的刘邦创建汉朝,更是彻底打破了先秦已经运转了上千年的统治结构。
不过刘邦虽然不是贵族,但也是个相当于派出所所长的亭长,算是“体制内”的。有了这个跟宋江差不多的地头蛇身份,性格大气的刘邦就算不是生在群雄并起的乱世,和平时期也能聚拢一帮兄弟在地方上横着走。真要论出身,当过和尚要过饭的朱元璋才是最无争议的骡马皇帝。
出身只能证明朱元璋的创业比那些含着金钥匙的创业者要更难,却并不代表他就一定能够创业成功。纵观中国历史,创业失败、两世而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像明朝这样能够建立一个延续将近300年的大一统王朝的其实是少数。
这个王朝兴起时面对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游牧政权,衰亡时成就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渔猎政权。太祖朱元璋出身微末,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统北壮举;成祖朱棣五次亲征漠北,向北设奴儿干都司将控制线延伸至日本海,向南遣郑和下西洋扬威海外。
终大明一朝276年,前期没有如汉朝那样用和亲手段换取和平;后期没有如唐朝那样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便是最后亡了国,郑成功所代表的残明也拼尽最后一口余力,将觊觎台湾的外部势力驱逐出境。
然而回顾明朝的一生,却又颇有点高开低走之势。自朱元璋和朱棣两位大帝级的创业君主之后,明朝就没有出现过真正的中兴之祖,最后时刻更是呈崩盘之势。以至于仅仅一年时间,清朝从北京打到了南京,让明朝像东晋、南宋那样搞个南明政权续命的希望彻底破灭。
创业难,守业更难。无论从哪个角度,大明王朝都是不可多得的范本。生为骡马者,可以从朱元璋的创业史中看到如何通过正确的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生在罗马者,则可以从大明后世诸帝的身上吸取教训做出一些改变。
2朱元璋的创业之路
那到底什么称得上是“抉择”呢?一言以蔽之,能让你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的就是抉择。改变本身是个中性词,选对了叫改善,选错了叫恶化。大环境岁月静好的话,选好选坏的结果差异可能还不是太大;但当挑战与机遇并存,出现重新洗牌的局面时,一个抉择的不同,就可能让两个条件相当的人,日后的发展有天壤之别。
要说具体面临抉择时,到底用什么标准来判定胜算,其实古人早就教过我们的:看这个抉择是否合了天时、地利、人和。
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从这三点出发做了许多正确的抉择,最为知名和关键的当属“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剖析过后你会发现,这三条战略正是分别服务于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
在争夺天下的问题上,天时对应的是这皇帝当的是否合法合理、攻击对手是否师出有名,用现代语言概括,就是“是不是政治正确”。三国里的曹操,他本人虽然没有做天子的资格,却可以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将天下官民对于汉朝的法统的认可转移到自己身上,而贸然称帝,最终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的袁术就是一个反面教材。
当天时还不在自己身上时,就在等待的同时苦练内功。曹操虽然为了等待天时到死都没有称帝,但等到曹丕继位时,各级官员几乎全部出自魏王府,已经与曹魏利益深度捆绑,这时属于曹魏的天时也就到了。
朱元璋起事时,元朝的统治正因为异族出身而被质疑,因此反元是当时的政治正确。只不过当时参与天下争夺的不光只有朱元璋这一股势力,在大家谁也不比谁政治更正确的情况下,先称帝者反而会陷入被枪打出头鸟的困境中。
正因为如此,朱元璋在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这两个主要对手,并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发起北伐后,方称帝建立明朝。这个时候正可谓顺天应时、水到渠成。
“高筑墙”对应的则是地利。对于一个政权来说,都城的选择是最需要考虑地利因素的。当初项羽之所以败于刘邦,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羽一心想着衣锦还乡,把自己的都城定在了彭城,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徐州。徐州这个地方虽然在东部战场是兵家必争之地,却不具备争夺天下的地利。反观刘邦之所以能够成事,正因为抢占了关中这块之前成就了周秦两代的风水宝地。
朱元璋抢占的集庆路(现在的南京城),则是整个南方地区最有资格充当首都的地方。背靠富庶的江南之地,又有长江天险护体,还可以透过水路连通中上游的两湖之地和四川地区。历史上除了被吓破胆的南宋把都城放在了杭州以外,南京一直都是统治整个南方地区的不二选择。用“高筑墙”的办法守住这块风水宝地,地利上便胜了竞争对手们一筹。
“广积粮”服务的则是人和要素。虽然大家都热衷于从权谋、德政等角度去讨论收服民心的问题,但人心能不能稳,核心还是有没有饭吃。一个人有没有道德、会不会玩弄权谋,决定不了寿命长短,但人没有饭吃,七天就会饿死。
纵观历史上那些战争,粮食问题往往决定了最后的战争结果。曹操之所以能打赢官渡之战,关键在于用一场偷袭战烧掉了袁绍的军粮;诸葛亮屡次北伐失败,归根结底都是粮草不济。战争如此,民心也是如此。老百姓造反,直接原因就是没饭吃。在当时那个乱世,朱元璋只要能保证军队和百姓有饭吃,那就能占据人和优势,能打赢持久战。
如果你读完这本《大明生死线》,你会发现从元朝到明朝,再到清朝,主政者们的种种重大抉择,都在试图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或至少其中某一项。努尔哈赤起兵反明时发布“七大恨”檄文,为的是让自己的做法不被定性为逆天;袁崇焕在山海之间修筑关宁锦防线,想着的靠地利帮大明续命;明清双方不约而同的争取“辽人”为己用,更是因为知道这份人和足以影响战局的走向。
3朱棣的二次创业
如果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直被视为朱元璋创业时的成功之作,那朱元璋的另一项抉择——分封藩王,争议就有点大了。历史上因为分封藩王导致内乱的案例比比皆是,典型如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
朱元璋一死,大明就陷入了藩王之乱,朱棣起兵靖难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很多人不明白,朱元璋为什么非得这么做。然而你要是真站在朱元璋的角度看,这个藩王又是非分封不可。不光得分封还得就藩掌兵。这个抉择反映出来的是另一个真理——很多抉择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分封藩王这事,朱元璋的仿效对象显然是刘邦。在刘邦看来,秦国的灭亡很大程度是因为过度中央集权,不愿意像周朝那样把宗亲分封到各地,以至于赵高可以从容地将咸阳城内的秦始皇的子孙一网打尽。为此,刘邦不仅让功臣们立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誓约,更让刘氏诸王的封地变成了国中之国。
比起刘邦,朱元璋的开局更差。刘邦建立汉朝后,除了儿子还分封了12个兄弟子侄做诸侯王,一起守护刘氏江山。朱元璋倒是有三个哥哥,但因为家里太穷,他们没一个活到朱元璋起事的时候,几个侄子也都早夭,大哥的儿子朱文在跟陈友谅的决战中立了大功,却也没有活到朱元璋称帝。
对于帝王来说,家就是国,国就是家。朱元璋能不能靠着自己开枝散叶,不光事关老朱家的香火传承,更关乎大明的国运。好在朱元璋在这方面还算争气,40年时间里生了26个儿子,立国之后有24个活着的儿子被封为藩王。
对于没有贵族背景的帝王来说,开枝散叶才能保证江山不变色,才是最大的“人和”。回头看晋朝,即便因为内斗失了北方,却也因为生得多、封得多,最后还有个司马睿在南京重建东晋;南宋得以建立,也是因为赵构在金兵南下之前,被外放出去招兵买马,成为唯一幸免于难的近支宗室。朱棣和朱允炆的叔侄之争,固然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却也好过自己死后让那些功臣夺了朱明的天下,让刚刚安定的百姓再经历一次王朝更迭。
靖难之役不仅改变了皇位的归属,更改变了明朝的地缘格局,让朱棣成为了大明王朝的二次创业者。这一重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迁都。
明朝在建立之后,一直面临一个极大的地利问题:六朝金粉之地的南京城,作为南方政权的都城很合适;但作为大一统的首都,却无法对北方威胁做出及时反应。因此早在朱元璋执政时期,就在谋划首都北迁的问题。洛阳和长安这两座汉唐故都是朱元璋的心仪对象,但朱棣上台之后,还是选择了自己就藩的北平作为大明帝国的首都,北平也从此变成了北京。
如果遵循以长安、洛阳为东西两都的模式,那明朝就会走汉唐之路;以北京为首都后,明朝复刻的其实就是元朝的版图了。如果你去比较元朝后期和朱棣统治时期的明朝版图,你就会发现在明朝加上仍在北元控制下的蒙古高原,便是元朝的版图。倘若五次亲征北元的朱棣能够真的完成一统蒙古草原的夙愿,那北京城就不再是后人看到的“天子守国门”的位置,而是妥妥的天下中心。
至于到底是长安、洛阳更适合当大明的首都,还是北京更适合,还真不好说。世易时移,中国的地缘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唐朝之后,北京就成了胡虏们南下统治中原的跳板。
最先这样做的是崛起于东北草原的辽朝。得到幽云十六州之后,契丹人在燕山南北设立了“五京”,其中山西北部的大同是西京,后来的北京城则是南京。虽然还不是首都,但北京之于河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地位已经基本确立。
等到同样发端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建立金国,并且攻灭辽国、北宋,成为第一个入主中原的渔猎政权,北京城终于以“中都”之名变成了一个王朝的首都。再往后,当元朝再次将分裂了300多年的中国重新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时,这座辽国的南京、金国的中都,终于能够以“大都”之名,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
三个成功越过长城建立政权的异族,都选择了北京城作为他们进一步控制中原的跳板。光从这点来说,明朝要想北境安宁,至少也得给北京城一个副都的地位。
都城可以有几个,首都却只能有一个,同时对于一个帝国来说,首都在哪资源又必然往哪里倾斜。于是你会看到不光是明朝,前面那几个以北京城为都的王朝,都没有向西域扩张,反而是在东北地区建立了更强大的统治力。
另一个让朱棣定都北京的原因在于北京离海更近。虽然忽必烈尝试挖掘了连通大都城与江南的大运河,但运河却经常因为权贵的不守规矩堵塞,因此元朝更多依靠海路向大都运输来自南方的粮食。宋朝发达的海上贸易,让元朝有了这样做的基础。
明朝虽然依靠严格的管理,保障了京杭大运河的畅通,但前朝留下的海上遗产自然也不能放过。于是你会看到朱元璋得意地向朝鲜高丽国王宣称“汉唐之将长骑射,短舟楫,胡涉海艰辛,兵行委曲”,明军则“水陆通征,骑射舟师诸将岂比汉唐之为”。朱棣更是开启了史诗级的郑和下西洋。
怎么选择都存在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无论这个选择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择优而取,放弃一个方向,就必须放弃相对应的收益。
继承者们的教训
不管怎么评价朱元璋和朱棣的取舍,有一点都是肯定的,那就是明朝是在这两位创业帝王的合力经营下塑造成型的。这个创业过程的另一个贡献在于帮助大明渡过了最初的危险期。一些短命王朝两世而亡,说到底就是没能渡过这个危险期,典型代表如秦朝、西晋、隋朝。
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两世便是六十年。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最初的5、60年总是最危险的。一方面是百废待兴,有许多前朝和创业初期累积的矛盾需要消化掉;另一方面则是要等到几乎所有国民都出生在这个新王朝,天下归属才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国民才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就是这个王朝的国民。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朱棣则是在公元1424年逝于北伐的归途上。这两代帝王将近60年的塑造,才让大明江山形成稳定的运营机制,原本的骡马出身才会被遗忘。
可惜,大明在创业时有多么精彩,守业时就有多么的平庸,在度过危险期之后,再未能出现过一个大帝级的人物。
危险期也是积累期,前60年的积累并不是为了后代去守成,而是可以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以西汉为例,这个开国时穷到连给皇帝凑齐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都做不到的王朝,在立国60年后,却已经有了足够的本钱让汉武帝开启反击匈奴的战争。
唐朝在开国后的危险期,同样面临过二次创业的问题,甚至差点因为二次创业者是武则天而险些江山变色。但好在出了李隆基这个真正的中兴之主,使得唐朝虽然在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仍然被认为是一个开放进取的强盛王朝。再看清朝,无论我们怎样去评论乾隆的好大喜功,这个在清军入关后第82年登上帝位的皇帝,都让中国的版图达到了历史最大。
反观明朝的继承者们,总体都只能用平庸来形容。比如虽有勇气率军北伐,但却用一场土木堡之变的惨败,让明朝走向守成之路的明英宗朱祁镇;比如被《明史》评价为“中材之主”的嘉靖帝,执政四十五年,内部矛盾仅是暂缓,对外更是愈发保守。一方面在北方修建与北纬42度生死线和秦汉长城相距甚远的明长城,完全放弃西域与河套地区;另一方面又执行更加严格的海禁,让明朝拒绝已经来临的大航海时代。
又比如用生命践行“君王死社稷”理念的崇祯,虽然做法悲壮可叹,但如果能抛开个人荣辱,彼时的大明却并非无路可走。毕竟就连开局和基础远不如大明的晋、宋两朝,都还有东晋、南宋续命百年。虽然这种做法或许会让中国再次陷入南北分裂状态,但只要明朝最后没有那么快崩盘,至少清朝的剃发令是推行不下去的。
终明一朝,遗憾又何止于最后时刻。努尔哈赤起兵时发布了一个“七大恨”檄文,历数明朝是如何对不起他的家族。看过这本书你会发现,明朝的继承者们又何尝没有给大明留下七个遗恨呢?
所有这一切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世上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抉择,每一代人都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如果目标是守成,那这个成八成是守不住的。即便你的想法只是想过好自己的一生,大概率也会在人到中年时,重新问下自己要不要再做一次抉择。
篇幅所限今天就说到这了。最后想说的是,就这本《大明生死线》来说,从明朝的兴衰中得到些人生启示只是一个额外收获。相信这本书以及精心制作的四十余幅地图,最低限度可以从一个完全不同的有趣视角,帮助你重新审视下明朝兴亡的这段历史。
-The End-
《大明生死线》
作者:温骏轩
出品方:磨铁图书
出版年: 2024年12月
扫码即可购买限量亲签版
决定大明灭亡的是内斗吗?是党争者的私心吗?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问题在于谁又该负上更大的责任。
大明王朝的崩溃,其实早在建国之初的地缘战略中就有迹可循。朱元璋和朱棣带来了统一盛世,却也在北部国防线埋下致命的地缘隐患。到了崇祯手上,危机终于爆发,彻底不可收拾,最终满盘皆输。
而要理解这一切,还要从温度入手。
本书提出一个原创地缘概念:北纬42度温度线。
这条线东起长白山,穿沈阳、燕山、阴山,直到连接甘肃和新疆的隘口星星峡。两千年来,中原王朝和北方马上民族,谁能控制这条线上的战略要点,让自己的国防线尽量贴合它,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看懂这条隐藏在时空背后的生死线,就能揭开大明王朝兴亡的真正秘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