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创造性社会实验。
甚至好几百年前,人类就有过“乌托邦”这样的构想。
但无一例外,这些超前的实验都以失败告终,并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有人通过革命和战争,对社会进行改造,同样也有人想通过教育和洗脑,对人进行“升级”。
来看一个一百年前发生在西班牙的真实故事。
一个女孩从出生就被母亲以天才之名进行培养,为的就是要让她在成年之后引领社会,改变世界。
那么这对母女成功了吗——
《红色圣女》
La virgen roja
一个孩子的出生,总是被父母寄予厚望,也因此诞生了很多虎妈虎爸。
琴棋书画,不说全会,也要略懂皮毛。
无论怎么鸡娃,大多数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掌握一门技术,将来多一个出路。
但对于一百年前的奥罗拉而言,她鸡娃的目的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改变世界。
她的这个计划在女儿还未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
首先就是找一个完美的精子提供者,要身强力壮,要有头脑,最关键的不会跟她抢抚养权。
于是一夜情之后,奥罗拉成功怀孕,并在9个月之后诞下了一个女婴,她将女儿取名为希尔德。
这是她改变世界的第一步,一个健康的女婴,接下来就是第二步,打造她。
奥罗拉出身于上流书香世家,所以她要求女儿必须要像她一样。
同龄人还在玩泥巴的时候,希尔德已经开始自主读书了,那时她才不到3岁。
读尼采,读马克思,读弗洛伊德,在奥罗拉的培养下,希尔德10岁时就已经掌握了六门语言。
到16岁,她早已可以独立写作,并发表时政文章,为女权呐喊。
当然,要想有这样的成就,付出的努力非常人所能理解。
希尔德的生物钟是被安排好的,上午看书,下午写作,晚上睡觉前再和母亲跳一曲华尔兹。
日复一日,几乎不变。
除了自己创作,希尔德还会给报社投稿,她的言辞犀利,针砭时弊。
一篇“性与爱”让报社的编辑大为震惊。
希尔德尚且年幼,毫无性爱经验,是如何写得出来这么深奥的文章呢?
这得益于奥罗拉对希尔德的影响。
奥罗拉是一个激进的自由派,尤其是对女权主义推崇,她将女性所有的悲剧都归咎于男性。
认为是男性禁锢了女性的自由,利用性和爱来奴役女性。
简而言之一句话,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所以女儿你绝对不能陷入爱情,绝对不能。
老话说的好,物极必反。
希尔德在一场活动上结识了一个进步青年,当时西班牙刚推翻了君主制,社会时局动荡,所以青年就想邀请希尔德这样的“知名人士”给他们站台、演讲。
希尔德当然想去,可是母亲奥罗拉却不同意。
在母亲眼中,这无非就是一些政客们拉票的伎俩,我女儿是高雅的学者,怎么能和这样的人同流合污呢。
不过希尔德却有不同的看法,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就高调到场发表一番演讲,让他们这群臭男人知道我们女性的力量。
结果不出所料,希尔德靠着她十多年来的积累,三下五除二就将在场的政客们辩得哑口无言。
虽然在场的人不一定认同她的看法,但她铿锵有力的节奏感,还是赢得了在座的掌声。
最重要的是,希尔德通过这次集会上的演讲,其个人魅力得到了极大的肯定。
她的书卖爆了,连英国人都邀请她去英国跟她谈合作。
然而每当希尔德获得大家的认可时,她的母亲奥罗拉却马上出现,然后阻绝这一切。
她禁止希尔德再和那个进步青年接触,也回绝了英国人的合作邀请。
她给的理由是,外界充满诱惑,所以希尔德必须要待在她的身边。
但这不过是控制欲在作祟罢了。
奥罗拉培养希尔德,但同时也用非常严厉的规定限制了希尔德。
禁止她交朋友,禁止她穿黑色以外的颜色,禁止她读通俗爱情小说。
希尔德母女的怪异和超前的思想,当然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抨击,有反对者甚至跑到她们家门口泼油漆、写侮辱的话。
但外界的阻扰和非议,完全没有影响到她的实验。
是的,从头到尾,奥罗拉都在专心致志进行着自己疯狂的人类培育实验。
奥罗拉有个外甥,因为小时候就展现了对音乐的热爱,于是在被家人悉心培养之后,成了音乐神童。
这给了奥罗拉极大的启发,如果从零开始培养一个孩子,给她最好的教育,灌输最先进的思想,将她培养成最完美的人,是不是就可以延续自己,甚至成为另一个版本的更优秀的自己?
于是希尔德诞生了。
她人生的每一步都在奥罗拉的计划之中,与其说是她的女儿,倒不如说是她的作品。
可是奥罗拉忘了,一个高喊着要去解放别人的人,怎么可能甘心被控制?
在和进步青年的通信中,希尔德和他渐渐发展出了朦胧的爱情,虽然希尔德在文章里对于男女之情剖析得津津乐道。
但当她身临其境陷入爱情,就意识到那不过是空喊的口号。
事实上,从她开始违背奥罗拉开始,母女之间的裂痕就不可能避免地发生了。
这不是青春期的叛逆,更像是自由意识的觉醒。
而奥罗拉为了阻止女儿脱离自己的掌控,不惜用钱诬陷了进步青年,将其关进了大牢。
在她眼中,任何阻碍实验的人都是障碍,都要被清除。
但女儿这个“作品”最终还是有瑕疵了。
希尔德得知真相后,不再坐以待毙,而是坚定地要和母亲分手。
饭桌上,她将奥罗拉教授给她的思想一一反驳。
或许在影视剧里,这种觉醒时刻往往都是那么燃情,那么励志。
可是这个故事里,或者说这个历史事件里,事情却走向了大家都没有预料的地步。
在希尔德发表了要离家的决心后,奥罗拉对着她连开三枪,一枪在私处,一枪在胸部,还有一枪在头部。
希尔德死在了母亲的枪下,也死在了最美好的18岁。
然而受审的过程中,奥罗拉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她既没有感到悲伤,也不觉得内疚。
实验失败了,对于这种有瑕疵的作品,她只能毁掉。
而希尔德的成就,那些超前的进步思想,也随着她的逝世和西班牙时局的反复动荡,最终淹没。
这是一个早已注定了悲剧结尾的故事。
奥罗拉高喊自由,但她的女儿却从未品尝过自由的滋味,奥罗拉扬言要解放女性,可是她却杀死了违背自己意愿的女儿。
以爱之名的禁锢,最终走向了万劫不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