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病人身体状况、了解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叮嘱家属护理相关事宜……12月18日上午8时许,刘泽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他忙碌又平凡的一天。
刘泽是市第二医院创伤关节科主任,在查房结束和科室医生交流探讨后,又片刻不停换下白大褂,匆忙赶往医院手术室。
连续完成4台手术后,刘泽从手术室出来,已是下午一点半。只见他一脸疲惫,却也顾不上休息,简单扒了几口已经凉了的盒饭,算是补充一下能量,便匆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今年50岁的刘泽,先后在卢龙县石门镇中心卫生院、卢龙县医院、市第二医院工作,从医28年来,始终在帮助患者、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每周一出全天门诊,周二至周五平均每天排5台手术,有时候也会有突发的急诊手术。”
为缓解每天繁重的手术量,刘泽牵头引进3D打印技术,应用到临床创伤关节骨科手术中,通过术前精准规划,实现手术快捷流畅,每台手术时间在40分钟左右。
刘泽介绍说:“3D打印技术就是将病人的影像学数值在电脑上模拟出来,再把数值输入到3D打印机中,就可以打印出与人体骨骼1:1比例的模型。术前,医生就可以在模型上把骨头复位所需要注意的位置、需要置入的螺钉等布置好,这样一来,手术就更快更简洁更流畅。”
传统骨科手术模式下,大多依赖医生的经验,术中需要进行再次观察测量螺钉等固定物的长度、方向,术中再进行透视确认,以免损伤病人重要组织。而3D打印技术应用于医学后,术前在3D模型上就完成了这些操作,大大提升了骨折治疗术的精准性,缩短了手术时间,使手术更加流畅,减轻了病人病痛和经济负担。
刘泽还表示,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不仅对骨折的类型分型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更便于和病人及家属沟通,“和病人及家属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救治水平的重要环节,有了3D模型,在术前和病人及家属沟通中,便于他们更直观地了解手术方案,提升就医体验。”
自2020年引进3D打印技术至今,刘泽及其团队已应用3D打印技术完成手术80多例,“我将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将3D打印技术更好应用于髋臼骨折的初次和翻修、关节置换的翻修手术中,为人民群众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秦皇岛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