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知青姐姐:小时候知青姐姐带我进城,长大后我也生活在城里

我是乡下人,不是知青,可我与城里来的知青有过亲密接触,因为当年城里来的知青姐姐就住在我家,在我家吃住了小半年,我和知青姐姐一口锅里吃过饭,一个铺上睡过觉,城里来的知青姐姐是我老师,她也是第一个带我进城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记得是1968年冬季,大约是阳历的11月上旬,我们陈家舍大队来了一帮青年男女,她们有的背着挎包,有的拎着大提包,都穿着好看的衣服,个个精神抖擞,一看就不是乡下人

当年我七岁,听队长伯伯说,这些青年男女是扬州知青,是城里人,他们是到我们乡下来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那时我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知青,更不懂什么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看村里的大人都到村口迎接城里来的知青,我们一帮小孩子也都跟着去凑热闹。

在大队部的院子里举办了简单的欢迎仪式,大队书记把扬州来的知青按照知青分派名单分到各个生产小队,各小队的队长把知青带回各自的队部,我们四队因为没有可供知青住的地方,队长伯伯就让城里来的知青暂时借住在社员家中,住在我家的是一位漂亮姐姐,她叫李金玲,扎着两条短辫,穿一件花格棉衣,长得很漂亮。

李金玲姐姐和我大姐住在西间房子里,我和父母住东间房子,我大姐和李金玲姐姐很要好,常听到她俩在屋里嘀嘀咕咕说得别提有多高兴了。李金玲姐姐对我也很好,经常给我梳头,还用一根红头绳在头顶上给我扎了一根小辫子。有时我也在西间屋和两个姐姐挤在一起睡觉,李金玲姐姐还帮我洗脚。

每次吃饭的时候,我大姐都会把饭菜端到西间屋子里,大姐和李金玲姐姐在一起吃饭,有时妈妈让我给她俩送咸菜,李金玲姐姐都会摸摸我的小辫子,笑着说一声谢谢小妹。

第二年夏天,队里就在队部后院给知青哥哥姐姐盖了新房子,扬州来的知青都搬到新房子里居住了,李金玲姐姐也不我家吃住了。李金玲姐姐搬走的时候,用手摸了摸我的小辫子,笑着说:“小妹,以后有时间,姐姐来教你学习识字认字,你也该上学读书了。

1969年秋天,我到陈家舍小学读了一年级,李金玲姐姐正好是我的老师。开学的第一天,李金玲老师送给了我一把铅笔,还有橡皮和本子。在本子的封面上,李金玲老师还帮我写上了名字,我的名字原本叫陈小梅,李金玲老师帮我改成了陈梅香。

那个年代,国家取消了高考制度,上学根本就没什么出路,到学校读书的学生也不多。每天放学后,李老师都要手把手教我写字,还告诉我,要好好学习识字,要是不识字,以后到了城里连茅厕都找不到,因为城里的茅厕分男女,城里的商店和饭店门口也都挂着招牌,不识字可不行。李老师看我似懂非懂非懂,就笑着对我说:“梅香,等冬季放假我回城的时候,我带你跟我进城看看,看看城里的风景,你就明白了。”

原本以为李老师就是这么一说,没想到等学校放了寒假,她就到我家跟我父母说,她说要带我跟她进城过春节,春节后再带我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起初父母都不同意我跟着李老师进城,担心我年龄小不懂事,怕我给李老师家添麻烦。李老师说带我进城见识见识,过完春节就回来,没什么麻烦的。我父母看李老师诚心诚意带我进城,才勉强答应了。

进城的头一天,我妈把家里的豌豆、大米装了一书包,还有一些小鱼干和夏天晒干的蔬菜也装了一些,当时物资匮乏,我们乡下实在是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进城那天,我爸挑着李老师的行李,把我俩还有李老师的几名同学一直送到码头,看我们坐船走了,我爸才一个人回家去了。

第一次进城,我真的是眼花缭乱,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汽车,也是第一次见到大楼。李老师的父母很热情,对我特别好,顿顿都给我做好吃的。李老师带我逛了百货商店,带我去了新华书店,也带我逛了公园。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扬州城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和我们陈家舍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别,我非常羡慕城里人的生活。

那次跟着李老师进城,李老师的父母给我买了一件城里孩子穿的花格上衣,李老师给我买了一个书包,还有铅笔和橡皮。李老师告诉我说,从小只要好好读书,长大了就能在城里生活。

春节过后从扬州回来,我把跟着李老师进城的经历讲给同学们听,同学们都很羡慕我,都说长大了也要到城里瞧瞧。我就对同学们说:“李老师说了,只要从小好好读书,长大了就能进城生活。”

从那之后,我学习特别认真,小学毕业后,李老师动员我们去读初中,我第一个带头报名,好几名同学和我一起读完了初中。

我初中毕业那年,李老师招工回城了,她被招工到扬州无线电厂工作。李老师回城时,鼓励我继续读高中,她说读高中的学生少,以后高中毕业生才算是文化人,初中生顶多也就是到村里的小学当个民办教师,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当时还没恢复高考,我父母不支持我读高中,我说李老师是城里人,她有眼光,我觉得李老师说的话在理,我就哭着闹着读了高中。

1978年夏天,高中毕业我参加了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扬州师范学院,成了陈家舍大队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农民子弟。

到了扬州我才知道,李老师也考上了大学,她考上南京师范学院。我到扬州读书时,李老师也正准备去南京读书。得知我考上了大学,李老师特别高兴,她说我是她教的学生中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她为我骄傲,说我为她争了光。我在扬州读书期间,李老师的父母给了我很多照顾,我发自内心地感激李老师和她的父母。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在扬州一所中学任教,当了一名语文老师。李老师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南京,也当了一名中学老师。李老师参加工作不久就在在南京结婚成家了,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后来在李老师父母的关照下,我也在扬州结婚成家,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里人,过上了令乡下人羡慕的城里人的生活。

说句心里话,当年要不是李老师带我进城,要不是李老师鼓励我好好读书,我别说考大学了,甚至连初中都不一定能读。因为那时乡下的孩子读初中的很少,何况我还是个女孩子。有了李老师的鼓励和引导,才有了我美好的未来。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我的恩师,我永远都感激敬爱的李老师,是李老师改变了我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昨天和李老师聊天,她说元旦期间回扬州,然后和我一起回陈家舍看我乡亲们。李老师说陈家舍是她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地方,当年陈家舍的乡亲们也给了她很多关爱和照顾,她永远都不会忘记第二故乡的乡亲们。每年能陪伴恩师回乡下看望乡亲们,也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因为那里也是我的故土。

作者:草根作家(根据陈梅香老师讲述编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