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Wallace Chuc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hoto by Wallace Chuck

文 | 叶伟民

写作很好,好在结果;写作很难,难在过程。然而,很少人清楚真正难在哪里。选题?词汇?技巧?文笔?虽都不易,但总能解决。写作真正难的,是如何抵抗孤独和漫长。

爱写作的你,肯定经历过这样的惶恐——

1、被终点硬控:一想到还有这么多字没写,就如被熊压,里外动弹不得,喘不过气;

2、被大脑硬控:除了躺平,大脑拒绝一切改变,反复下决心,反复被浇灭;

3、被得失硬控:我付出这么多,写得这么认真,万一没人看,我得多伤心。

这种焦虑的苦,纠结的累,还有未知的煎熬,不知劝退了多少满腔热诚的写作者。一个人在写作上坚持不下去,往往不能简单归咎于他的意志力。内心再强大的人,也难敌时间的煎熬。

这像极了人生和爱情,不怕辛苦,不怕付出,就怕没有回音。

破除终点魔咒:只需盯着下一面旗子

先来看第一点。在传统认知中,人们总热衷赞美目标远大,却忽视了它的阴暗面。

终点是有魔咒的,你一直盯着它,它也将凝视你,最后变得无限大,把你笼罩得严严实实。

这种反噬更具体点,就是对写作无差别的畏难。小时候作文要求800字,使劲“水”字数也不够;工作后要写个2000字的工作总结,觉得简直要命;手捧人家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更如看外星产物——他是怎么一字一句码到这个长度的!

中学体育课要测1500米。对那时的我们来说,那简直是超级马拉松——要足足跑差不多4圈操场。有些愣头青一开始就猛冲,不出两圈就咳嗽干呕,直接趴在泥地上。后面的人一看也乱了节奏,不是停下来散步,就是摆手不干,最后跑下来的没几个。

体育老师一看急了,这及格率得扣奖金。于是他想了个招儿,在跑道外沿等距插了些旗子,叫我们盯着这些旗子跑,也别管什么一圈两圈的,多跑一面是一面。

这还真管用,我们眼前没有终点,永远只有下一面旗子,此时此刻我只需要完成眼前这几十米。再没有人猛冲,连步调也统一起来,像击鼓般整齐。我至今仍记得那近乎无意识的跑动,不记得晃过多少面旗……待长哨响起,我才抬头,发现竟然跑完了。

Photo by Dom Goul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hoto by Dom Gould

演说家博恩·崔西在他的畅销书《吃掉那只青蛙》里,也分享过一次类似的经历。他曾驾车穿越撒哈拉沙漠——方圆900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此前,很多挑战者倒在这里,一是缺乏标识指向,常常迷路;二是满眼荒芜,无垠无尽,看不到希望。

后来法国人在这里放了许多汽油桶,每隔5公里放一个。这个距离刚好是人类远眺的极限。于是,崔西在穿越途中,总是看见两个汽油桶,一个是刚刚经过的,一个是5公里外的。他仅需要记住“到达下一个油桶”,就穿越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这就是分解的魔法。再艰巨的工程,只要分解到无数的日日夜夜去,就变成一件件简单的小事。

同理,把你为之恐惧的鸿篇巨著比作撒哈拉沙漠,每天写的字数就是油桶间隔。那么,不管你一天是写2000字,还是200字甚至100字,你不需要想路还有多远,只需盯着下一个油桶,就必定能穿越。

微习惯+重复:反过来硬控大脑

分解思维能破除终点魔咒,但细分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先说答案,分解到你觉得舒服、无压力为止。

例如,你想挑战每天写2000字,但总是实现不了,内心很焦虑。这其实是大脑在抗拒,它恪守习惯,讨厌改变,不管这种习惯是好是坏,它就是希望一直如此。

我们说过,写作很难,因为要强迫大脑走出舒适区,去感受,去思考,去表达。你突然空降一个大任务,它自然是不愿意的,相反它会诱导你坐立不安,喝水或刷手机,最后一个字也憋不出来。你会自责、愧疚,觉得自己意志薄弱,不是那块料。

这着实错怪了自己。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没有掌握改变大脑的规律。

畅销书作家斯蒂芬·盖斯也是个天生的懒虫,他决意改变,不是雄心壮志,不是大刀阔斧,而是最微小的“积极行为”。例如,1天做1个俯卧撑,1天看1页书,1天写50字,两年后,他练出了身材,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

他将这些体验写进《微习惯》一书,并得出结论:

改变习惯的两个关键是重复和回报……如果不断重复下去,这些微小的变化会给大脑(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微习惯策略就是强迫你自己每天实施1到4个“小得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这些行动小到不会失败,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你轻易放弃。它们有双重作用——激励你继续做下去,并会成为(微)习惯。

可见,要改变自我,做点大事情,细分是第一步,重复是第二步,用日复一日零压力的小行为,用时间换空间,滴水穿石般建立新的习惯。

或者说,改变自己的上瘾行为,从“奶头乐”转移到写作上,一天不写不读,就浑身难受。

我有个坚持了很多年的晨间习惯——发一段短文案,也就百来字。一是给大脑热热身,再是敦促输入。我称之为“微练笔”。

每天一篇微练笔,我已积累了2000多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一篇微练笔,我已积累了2000多个

我每天只更一条,内容很自由,所见、所闻、所思、读书摘要、有趣的场景、对话、观影片段、回忆、吐槽都行。

这些书写碎片,化零为整,定期归纳组合,文章就有了,有点纳博科夫“卡片写作法”的意思。

作品多了,书也就不远了。我们算笔账:每天100字,一年就是36000字,三年就近11万字。你会发现,当年的遥不可及,也不过每天的星星点点。

公开写作:像玩游戏一样让自己上瘾

最后看开头说的第三关——被得失硬控。其实不只是写作,人生诸事都是如此:埋头复习怕落榜,真心付出怕被拒,倾囊创业怕血亏……

得失心总是难免的,与其假装豁达,不如疏导解决。对写作来说,就是公开写作,在即时反馈中获得持续创作的动力。

玩过电脑游戏的都清楚,让人沉迷的秘密就在于“即时满足”,一个判断,一个操作,能立即打到对方或获得分数,大脑觉得很爽,而且还想一直爽,于是就上瘾了。

写作也是,如果你写下一段话,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才能与读者见面,才知道他们的反应,你一定觉得很煎熬(所以,写长篇或书都是很艰难的)。

Photo by Pixab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hoto by Pixabay

换个思路呢?让写作就像打游戏一样,这一秒写完,下一秒就发表,是赞是弹,干干脆脆,明明白白。写得好,继续冲,写垮了,再开一局就是。

因此,公开写作要比埋头写作科学得多。例如,上一节说到的“微练笔”,我每天坚持写一条,然后发头条、朋友圈、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看数据和读者评论,与他们交流。

公开写作,如果再加上主题明确,威力将更大。比如你是心理咨询师,想出一本书。先定好书的主题,每天阅读、观察、记录、思考,把高光点转化为百字微练笔。再发到自媒体上,一次操作,多种产出,让更多人看见你,关注你。

同时,你还可以参考优质评论来优化内容,让读者成为你的军师。沉淀过后,这些碎片缝合起来,改头改尾便是文章。文章多了,书还会远吗?

东西有人看,你才渴望写更多。写给抽屉的文字是难以持久的。

最后,回顾一下,我们可以通过三点来养成可持续创作的新大脑,实现意志力的升级迭代。

1、化整为零,蚂蚁也能吃大象

学会分解,把艰难的工程细分到每天可承受的范围,轻松完成;

2、微小+重复=巨大的红利

承接第一步,以时间换空间,轻量任务重复足够多天,便能建立新的习惯;

3、顺人性而为,从延时满足变为即时满足

公开写作,从即时反馈中获取持续创作的动力,让自己像对游戏一样对写作“上瘾”。

其实,这三点不仅对写作有效,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也能以这样的思维轻松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