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苹果手机的,不会是下一个手机。”
这是红衣教主周鸿祎在看完扎克伯格的智能眼镜发布会后,做出的评价。
事实上,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一边倒地认为,智能眼镜是最有可能替换智能手机的下一场科技革命。
被誉为互联网之父、未来学家凯文·凯利在他的新书《5000天后的世界》中,预言了"镜像世界"的到来。这位"硅谷先知"说,第三个 5000 天将会是 AI 的时代,届时人手一副智能眼镜,通过它能打开一个名为 “镜像世界” 的新世界,未来我们将生活在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完美融合体中。
那么在这场科技革命里,怎么又能少得了深圳元素呢?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包括谷歌、苹果、三星、Meta在内的巨头,以及国内的华为、小米、百度、oppo等互联网大厂,都早已投身在AI眼镜的赛道,试图在这个新兴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甚至在一些投资人看来,2025年,注定是“万镜大战”。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29年,AI智能眼镜年销量有望达到5500万副,而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14亿副。
既然,智能眼镜是未来10年硬件主角,既然智能眼镜属于高科技制造,既然深圳是著名的眼镜之城,那这个领域怎么少得了深圳企业的身影呢?
就在12月,两家深圳企业闪极科技与LOHO眼镜正式推出了国内首款量产的AI眼镜——“拍拍镜A1”。
据悉,这款智能眼镜在发布后不久,预售的5万副产品就已经全部售罄。在近期的2024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上,它更是成为了流量明星,吸引来了中外观众的体验与打卡。
按照官方说法,这就是一个外置大脑,可以让人们提前体验到未来生活。在我看来,这款眼镜虽然没有苹果眼镜那么科幻,也没有什么特别酷炫的赛博技能,但是这款眼镜让你至少敢戴到街上(像苹果眼镜,戴上去像科学怪人,很多人压根不敢戴着上街)。
事实上,它还有两点让我们感觉到这个产品很“深圳”:
第一,价格务实。这个智能眼镜售价不要9999,不要5999,只要999元人民币。相比于那些动辄上万的智能眼镜,这个集拍照、录像、语音助手的智能眼镜,只需一个普通眼镜的价格即可。这大概只有深圳的供应链优势,才能把这个价格打下来吧。
第二,使用务实。深圳这款智能眼镜是国内第一款实现量产的。相比于其他概念版,它的实用性以及价格优势,注定了它很可能是一个比苹果、谷歌更快,被我们身边人用起来的AR眼镜了。
可以说这款智能眼镜的诞生,标志着深圳在AI眼镜领域的突破。
虽然说深圳面积很小,但实际上深圳的产业集群却有着颠覆一个行业的能量。
例如,华强北的手机,水贝的黄金,大浪的服装,光明的钟表,大芬的油画,横岗的眼镜,都是深圳赫赫有名的产业集群。
在凯文凯利看来,AI 化将会带来社会的完全变革,所有产业都会因科技而重塑。所以在人工智能爆发的当下,深圳这些传统产业似乎都被注入了一些神奇的力量。
其中,深圳眼镜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凭借地理优势和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港资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中高端眼镜制造和出口的重要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眼镜生产基地之一。
虽然,深圳制造的中高端眼镜产量占全球产量的六成左右,但全球庞大的传统眼镜市场正等着AI功能的飞速渗透。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上,我们可以看到深圳眼镜行业正积极探索将AI、AR、VR等智能技术融入传统眼镜产业,推动智能眼镜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在博览会上,除了拍拍镜以外,还有多款极具科技感的智能眼镜惊艳亮相,它们除了时尚的外观,还在镜腿、镜架、镜片等位置集成了先进的功能,如电话通信、摄影摄像、移动影院、语言翻译和音乐播放等等。
从普通眼镜到智能眼镜,深圳眼镜华丽转身的背后,“软硬件结合”是致胜的关键。硬件上,深圳在眼镜制造业已经是独步江湖的存在;软件上,深圳恰好又是“中国硅谷”,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为传统眼镜插上“智能”的翅膀。
例如,深圳眼镜厂商可以与深圳的芯片商、软件商紧密合作,将高性能处理器巧妙嵌入镜架,赋予眼镜运行复杂软件的能力;或者是携手人工智能企业,让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技术落地,用户只需轻声指令,即可查询信息、拍照留念,甚至精准识别眼前物体,开启智能交互新篇。
不过,AI智能眼镜产业方才起步,产业链各个环节还在摸索中前进。在政府和协会层面,深圳积极推动更多企业的跨界合作。在今年8月,深圳顺利召开了AI智能眼镜高峰论坛,成立了AI智能眼镜产业联盟。
另一边,有着行业风向标的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即将举办,目前包括TCL雷鸟在内的多家深圳企业都将带着自己的智能眼镜产品亮相这个世界级展会。这一系列动作,无疑展现了深圳在智能眼镜领域的雄心壮志。
在博览会上,深圳市眼镜行业协会发起创始人、深商会联合党委书记林慧表示,深圳是中国眼镜的创新高地,汇聚了顶尖人才、完善的产业链生态系统,在产品的创新设计、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风险投资等方面均处于国内乃至国际的领先地位。
深圳,是科技之城,更是创新之城。
最近,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上肯定了深圳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突出表现,未来要以更实举措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全力支持企业发挥好主体作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推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更大进展更好效果。
放眼中国,深圳正在以前瞻性的视野和创新性的举措,着力提升科技创新“硬核力”,在各个产业领域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展现出这座创新之都的强大活力与无限潜力。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比亚迪和华为代表了深圳新能源车企在电池、智驾、制造等各方面的技术天花板。2024年,深圳新能源汽车总产量预计超280万辆,全球每8辆新能源车就有1辆深圳造。
可以说,深圳为新能源汽车注入的新质生产力,不仅改变了传统汽车行业格局,更引领了人们出行方式的变革。
在AI领域,华为盘古大模型持续升级;腾讯混元文生图大模型宣布开源,深圳公布的“城市+AI”应用场景已近200个……
在低空经济发展中,深圳制造的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产量的七成左右;顺丰旗下的全球首款C端互寄无人机物流产品丰翼无人机,已在大湾区实现低空物流大规模常态化运营。
在机器人方面,深圳的优必选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深圳的越疆科技也在近期登陆港股,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为1797亿元,深圳俨然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增长新中心,成为全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风向标。
另外,在科技金融、在线教育、云计算等高新科技领域,深圳早已结出了累累硕果。
更为关键的是,如今的深圳不仅有华为、腾讯、比亚迪这样的行业头部,还有众多的“独角兽”“瞪羚”“小巨人”,以及超过2.4万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梯次发展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这意味着,不管是传统的眼镜行业,还是服装珠宝,都有可能在深圳成为下一个被AI重新改变的行业。
毕竟在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正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以政府服务为保障,在各个产业领域持续深耕新质生产力,向着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高质量发展先锋城市的目标稳步迈进,为世界产业发展贡献着独特的“深圳样本” 和 “深圳智慧”。
我是小圳子
半吹半黑的深圳控
与你在深圳打怪升级的小圳青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