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那天,我刚从儿子的录取通知书上擦掉眼泪,转身却接到了弟弟的电话。
“姐,听说小浩考上985了?你这几年陪读的功夫真不是盖的,咱家小浩真是给咱们家争光啊!”弟弟的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兴奋。
他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又多了几分试探,“姐,这不侄子今年也高三了嘛,成绩有点不稳定。我和弟妹工作忙,想让你帮忙陪读一年,你经验丰富,肯定能让他成绩提高。”
我愣了一下,电话那头他的声音还在滔滔不绝:“姐,你可是咱们家的功臣!小浩能考上985,你功不可没。侄子这关键一年,就全指望你了,咱们总不能看着孩子落后吧?你帮帮忙吧!”
面对他的请求,我有些不知所措,心里五味杂陈。喜悦刚刚在心头绽放,弟弟的话就像一盆冷水泼了下来。我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平静地说:“这事儿回头再商量吧。”挂了电话,我却再也高兴不起来。
陪读一年?
这句话在我脑海里反复回荡。
小浩能考上985,是我多少年付出的结果。
可这一切,在别人眼里似乎成了理所当然。
他们看到了小浩的成绩,却不曾看到我背后付出的心血。
难道我的努力,就这样被轻描淡写地忽略了吗?
我叫李雪梅,今年43岁,有一个19岁的儿子小浩。小浩是我和丈夫王建国的骄傲,也是我这些年辛苦打拼的唯一动力。
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家里家外的事情全落在我一个人身上。
小浩小时候聪明伶俐,但到了初中以后,课程难度加大,他的成绩一度下滑。
那时候,他开始迷恋游戏,还偷偷攒零花钱跑去网吧。
老师多次找我谈话,说孩子再这样下去,连高中都考不上。
我心急如焚,跑遍了各种补课班,可效果都不理想。
为了他的未来,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掉工作,专心陪读。
我和小浩搬到了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不到50平米的小房子。
房间简陋到连窗帘都发霉了,冬天冷得刺骨,夏天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每天清晨,我给他准备饭菜,送他上学;晚上,他写作业,我在旁边陪着,甚至深夜还要盯着他复习,整理错题。
那些日子,说是“陪读”,其实更像是“陪战斗”。
我几乎把全部时间、精力都压在了小浩身上。
为了省钱,我很少添置新衣服,连吃饭都精打细算。
可即便这样,小浩偶尔还是会抱怨:“妈,你别总盯着我,能不能给我点自由?”每次听到这话,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但我知道,现在松懈,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高考前几个月,小浩的压力越来越大。
有一次,他摔了手里的书,冲我吼道:“我考不上了!
别逼我了!”那一刻,我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可我忍住了。
我把他拉到身边,轻声对他说:“小浩,没关系,考不上就再考。
妈一直都在。”那一晚,他哭了,我也哭了,仿佛把这些年的委屈都释放了出来。
后来,他终于挺了过来,拿到了985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我抱着他哭了很久,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可是,弟弟的那通电话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弟弟李国强比我小四岁,我们从小感情不错。
可成年之后,他似乎把“姐弟”关系当成了“索取”的理由。
弟弟结婚后,家里的经济压力很大,为了省钱,他让母亲帮忙带孩子,而我也没少接济他们。
每次他们家遇到困难,弟弟都会打电话开口,语气里总是透着几分理所当然:“姐,你条件好,这点小忙你不会不帮吧?”母亲也总是在旁边帮腔:“雪梅啊,咱们是一家人,帮帮你弟弟是应该的。”
我不是没帮过弟弟。
侄子小时候上学需要买书,我掏钱;他们家装修,我帮忙借过钱。
可是,这次的请求实在让我无法接受。
陪读一年?
我这些年为了小浩已经筋疲力尽,现在儿子终于出息了,我还想喘口气,怎么又要为侄子操心?
几天后,弟弟带着侄子来家里“坐坐”。
一进门,他就笑着说:“姐,侄子这次模拟考进步很大,离一本线就差一点点了。
要是有人盯着他,肯定能考个好大学。”侄子低着头,不敢看我。
我倒了杯茶,开门见山地问:“国强,你想让我陪读,这事你和弟妹商量过吗?
还有,这一年你们怎么安排?”
他挠了挠头,支支吾吾地说:“商量过了。我们想着,你不是经验丰富吗?就再辛苦一年,帮侄子把成绩提上去,等他考上大学,我们肯定好好感谢你!”
“感谢?”我笑了笑,语气却冷了下来,“国强,我陪小浩读书这些年,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吗?搬家租房,白天晚上盯着孩子,根本没时间做别的事。你让我陪读,这一年我的时间怎么算?”
弟弟的笑容僵住了,他愣愣地看着我。我接着说:“如果真让我陪读,那就得按实际情况来。一年五万块,不算多吧?我又不是专业老师,这点补偿不过分吧?”
他一下站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姐,咱们是一家人,你怎么能提钱呢?你帮我就是帮自己,怎么能算得这么清楚?”
我冷笑了一声:“国强,我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这一年我的时间、精力难道就不是成本?再说了,小浩上大学也需要学费,我哪有那么多闲心?”
弟弟气得不轻:“姐,没想到你现在这么现实!”
他摔门而去,没多久,母亲就打来了电话:“雪梅,你怎么这么冷血?国强是你弟弟,他让你帮忙是看得起你,你怎么能跟他要钱?咱们是一家人,你连这点忙都不肯帮,那以后别回娘家了!”
母亲的话像一记耳光,狠狠打在我脸上。
我深吸了一口气,压住情绪,语气平静地说:“妈,我这些年对国强好不好,您最清楚。
我帮过他多少次,可这次不一样。
陪读不是小事,我的时间、精力,还有家里的经济情况都不允许。
您说得好听,可真要去陪读,谁来管我的家?
谁来管小浩的学费?”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最终冷冷地说:“雪梅,你变了,真是越来越自私了!”
挂了电话后,我的心里复杂极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平衡家庭和亲情,可似乎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
后来,弟弟找了别人帮忙陪读,侄子的成绩也有了进步。但我们之间的关系却冷淡了许多,母亲也很久没主动联系我。
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会问自己,是不是太冷漠了?
可转念一想,我已经为这个家付出太多,难道我没有权利为自己活一次吗?
正如作家三毛所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忠于自己。”亲情不是单方面的索取,而是互相扶持。
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哪怕被误解,也要守住自己和小浩的生活。
或许,这才是对得起我所有的付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