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出世纪
科研界的“侦探”:Elisabeth Bik的打假之路
柏林爱因斯坦基金会将今年的个人奖颁给了荷兰研究者Elisabeth Bik,她放弃生物医学初创公司职业、转而成为揭露科学欺诈的“侦探”。
Bik的“侦探之眼”
Bik自2014年以来,分析了超过10万篇学术论文,发现了其中6500篇存在数据造假问题。她擅长通过肉眼识别图像伪造,比如旋转、拉伸或重复使用的实验图像。她幽默地将自己的研究方法形容为“模式匹配的眼睛和大量的咖啡”。
在抹黑,还是在陈述事实?
Bik的几个论断:
尽管中国政府声称正在打击学术欺诈,但一些伪造案例的荒谬程度令人啼笑皆非。例如,一篇关于前列腺癌的中国研究论文中,50%的患者名字是女性——而女性显然没有前列腺。
她的努力也常常受到阻碍。例如,她揭露了中国著名免疫学家曹雪涛的多篇论文存在图像问题,但官方调查结果却轻描淡写地称其为“实验室管理不严格”。Bik对此愤怒地表示:“这些问题并非无心之过,而是‘意图误导’的表现。”
她调查了位于中国的“论文工厂”——这些机构专门按需炮制假冒的学术论文,通过操纵和重复使用相同图像的片段,并将这些作品冒充为原创研究成果。她指出:“他们对每篇论文收费高达5000美元,而且这些论文工厂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广告非常明目张胆,似乎没人在乎。”Bik声称在中国,临床医生为了晋升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对许多人而言,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向国内迅速扩张的论文工厂产业定制一篇。Bik追踪到大约400篇论文都出自同一家工厂之手,这家工厂不仅负责提交论文,还提供获取同行评审和签署版权同意书的服务。
至少从表面上看,中国正稳步实现成为科学超级大国的目标。自2017年以来,中国每年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超过任何其他国家,同时在引用次数上也领先全球,这通常被视为衡量论文影响力的一个指标。问题在于,这些研究中有很多明显是不靠谱的。在追求全球主导地位的过程中,牺牲了质量以换取数量,助长了大规模的欺诈行为,这威胁到了整个科学出版过程的信任基础。
科学出版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而Bik认为,期刊往往更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不是撤回那些有问题的论文。欺诈者在不同的出版商之间兜售他们的论文,某些期刊因此获得了容易上当的名声。中国是学术期刊的重要市场,许多期刊担心得罪这个国家。“没人敢质疑中国政府,甚至连美国的期刊也不敢,”Bik说。“这很奇怪。有时候期刊表现得很软弱。他们不愿意撤稿。”
“如果中国政府不采取一些非常激进的措施来对付这些论文工厂,他们最终会损害自己的声誉,因为现在人们的印象是所有来自中国的论文都是假的,”Bik说。“情况并非如此,也有很好的科学研究成果,但是好的研究成果却不得不因为那些不良分子所建立的坏名声而受到牵连。”
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