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猛禽”战斗机,作为曾经被誉为“全球最先进”的五代机,自2009年停产以来,就已经成为了美国军事实力的一张历史名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发现想要重新生产这款战斗机却异常艰难。首先,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F-22战斗机的每一个零件背后都可能有成百上千家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中,许多在停产后已经退出市场,甚至破产。更糟糕的是,F-22的生产还依赖于全球供应链,许多关键零件来自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而并非中国。
实际上,F-22战斗机的国产化率超过了95%,剩余的约5%的零部件也主要是从加拿大、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采购的一些过滤器和传感器等小设备。例如,德国企业奥科宁克动力供应铝和钛合金材料,德美合资的利勃海尔航空制造气压控制系统,英国企业穆格生产自动驾驶系统,加拿大企业aerotech制造引擎点火器和预热器等。在中国生产歼-20战机的时候,第一年仅仅生产了为数不多的几架,而后其年产量便迅速攀升,没多久就达到了两位数。相比之下,F-22战斗机生产线的重建,需要逐步建立这些零部件的生产线,这将会导致非常高昂的成本。
具体来说,重建F-22战斗机的生产线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这不仅仅是因为需要召集一批熟悉F-22战机生产流程的人员,并且重新寻找当年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同时还得重构供应链。更重要的是,F-22战斗机依赖于许多独一无二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的供应商在F-22停产后,因为失去订单而纷纷倒闭或重组。例如,如果F-22战斗机依赖于A公司制造的一种阀门,而在拆除该战斗机的生产线后,A公司随即进行了破产清算和重组,那么美国就需要找到替代的供应商,或者重新建立这个阀门的生产线,这将耗费大量资金。
除了供应链的问题,美国无法重建F-22生产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去工业化政策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将制造业大规模外包到海外,忽视了对本土工业的支持。这种政策的直接后果是,美国的工业基础逐渐流失,许多高端制造领域的人才和技术也随之消失。F-22的生产线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停产之前,这条生产线集合了全美最顶尖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而停产后,这些人才要么转行,要么退休。如今,即便美国想重启生产线,也很难找到当年那批熟悉工艺的技术人员了。
此外,F-22战斗机在现代空中作战体系中的定位也使其复产变得不再那么迫切。现代的空中作战是以体系化方式进行的,各式战斗机通过数据链连接成一个统一体,从而在此基础上展开作战。F-22虽然性能卓越,但难以融入美国空军现有的作战体系。对其进行大规模升级所需的成本超出了美国的承受范围,这使得F-22目前脱离了美国空战体系。一旦战争爆发,F-22战机将不得不“独自作战”。因此,美国当初决定关闭F-22的生产线,转而选择生产F-35,这一举动也反映了其对未来空中作战体系的预判和布局。
至于中国零件的问题,虽然美国的先进战斗机确实使用了中国制造的零部件,但F-22并不在其中。早在2014年,美国F-35战机的雷达系统、起落架及其他硬件设备中就被发现使用了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尤其是钐钴磁铁。但即便如此,美国也无法因为缺少这些中国零件而重建F-22的生产线。因为F-22的生产线已经拆除,与之相关的供应链也已经崩溃,重建生产线的难度和成本都远远超过了简单替换几个零件的范围。
更重要的是,美国内部对军事预算的分配也充满争议。F-22的停产资金被挪用来研发F-35战斗机,而F-35虽然号称“性价比更高”,但在性能上却远不如F-22。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让美国的空中优势红利逐渐耗尽。如今,美国空军面对的现实是,现役的F-22数量已经从原本的187架减少到不到150架,而这些战斗机的维护难度和成本却在逐年上升。没有足够的零部件供应,许多F-22只能靠拆解其他退役飞机来“续命”。这不仅对美国空军的战斗力形成了削弱,也让“全球最强空军”的名号蒙上一层阴影。
综上所述,美国无法重建F-22生产线的根本原因并非买不到中国的零件,而是由于供应链崩溃、工业基础流失、全球化采购风险以及去工业化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不仅让F-22的复产遥遥无期,还揭示了美国军事工业体系面临的全面危机。未来,美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去工业化政策,加强本土制造业的投资和支持,以确保在需要高端制造业支撑时,能够拥有稳定高效的工业基础。同时,美国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协调,以应对全球化采购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只有这样,美国才能在未来保持其在军事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