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等你一人

只等你一人

网易号

关注
4粉丝
0关注
62被推荐
IP属地:江西

2枚勋章

专注历史内容,值得期待

  • 伟人到底有多霸气?一句话让中国领海面积翻4倍,中国受用百年

    2024-06-16
    图片
  • 1938年林彪受伤,115师代师长人选上,罗荣桓为何输给了陈光?

    2024-06-16
    图片
  • 1950年一场误会,导致一野二野大打出手,打死打伤近300人!

    2024-06-12
    图片
  • 汪东兴百岁病逝临终前直言道:自己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死而无憾了

    2024-06-12
    图片
  • 1958年批判粟裕,陈毅为何带头发言,还说粟裕阴得很?

    2024-06-12
    图片
  • 1979年讨论对越反击战,中央军委超半数反对,陈云一句话定决心!

    2024-06-12
    图片
  • 砥平里战斗彭老总罕见犹豫,未采纳韩先楚意见,竟成邓华余生之痛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在与美军的对峙中遭遇了一场犯难。彭德怀坐在办公室里,面对韩先楚和邓华两位将军提出的不同建议,犹豫不决。 韩先楚主张先攻打西线的砥平里,而邓华则建议先歼灭东线毫无战斗意志的南韩军。两人各持己见,彭老总无法立刻做出决策。是采纳邓华的建议还是韩先楚的?最后彭总还是决定率先拿下横城,却不料这个决定成为了邓华心中的痛。 抗美援朝战争震撼人心,它是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抗强大美军的一场历史性较量。在这无数个艰苦的日夜中,彭老总担负着沉重的责任,需要做出关键的决策。 然而,当他面对韩先楚与邓华不同的意见时,他陷入了沉思和犹豫。韩先楚与邓华是众多杰出将领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建议都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理由性。 在这个关键时刻,彭老总陷入了思考,因为他明白,选择一个正确的决策将关系到战局的胜负、士兵的生死和国家的命运。 当时,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后连战连捷,成功取得了前三次战役的胜利,不过我们的损失也同样不小,毕竟各方面的补给太差了,这一点李奇微可是看的很清楚。 李奇微是美军中的一员骁将,此人性格沉稳非常低调,不像麦克阿瑟,仗还没开始打就给士兵画完饼了。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李奇微开始研究我军的打法,他发现我们经常在夜间作战,白天很少主动发起进攻,这说明我们在武器装备方面不占优。 而且李奇微还发现,志愿军的进攻一般只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在经过一番深入分析后他明白了为何:补给困难。 李奇微利用这个时机,研究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术,发现他们更倾向于在夜间作战,白天很少主动进攻。这表明志愿军在武器装备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李奇微还发现,志愿军的进攻一般只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经过深入分析后,他明白这是因为补给困难所致。 在看清楚我们的弱点后李奇微开始积极准备反攻,这一次他把“不可一世”的美军,和战斗力较弱的南韩军分开了。李奇微此举就是想扰乱我军指挥官的判断,美军看似行动比较快实则啥事没有,而他让南韩军故意走的那么慢是为了给我们分调部队的时间。 但李奇微这招并没有影响彭老总他们的判断,韩先楚邓华等将领也是一眼看出了李奇微的伎俩,所以彭老总对此制定的作战计划是:让韩先楚顶住西线美军的压力,然后邓华负责歼灭东线的南韩军,当然了既然他们想来,那就放他们进来。 邓华到位后很快便将南韩军拦住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先解决哪边了。 邓华的想法是先主要解决他这边的南韩军,毕竟他们实力弱,歼灭起来相对比较轻松,这样的话就能全力攻打西线战场的美军了,但韩先楚并不这么认为。 韩先楚自然想着是先打西线战场的美军,因为那儿的砥平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一旦拿下了此地,又将会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大胜仗,而且他觉得南韩军对他们构不成什么威胁,同时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如果先歼灭南韩军的话,李奇微一定会往西线战场增兵! 砥平里地位位置的重要性他也很清楚,而且我们的想法他也很懂,东线搞定了肯定是回头打西线啊,所以这种情况下他一定会派兵守住砥平里。 两位将军的想法各有道理,不过一番分析后彭老总觉得邓华的想法更稳妥,毕竟打美军不如打南韩军胜算大,而且歼灭南韩军后就可以全神贯注的对付美军了,所以彭老总采纳了邓华将军的建议。 得知我军先歼灭东线的南韩军后,李奇微果然在西线集结了大量援军,此时的韩先楚就已经看到结果了,邓华那边完事后他赶紧来到了西线战场,这一次李奇微不仅喊来了援军,还改变了战术。 他知道我军经常在夜里发动袭击,所以他们建了一个圆形防线,防的就是我们晚上的四面八方进攻,不得不说这给志愿军带来了很大的阻挠,几乎是很难靠近,而且就算是靠近了,天基本上也快亮了,这时候我们的优势会荡然无存。 而且到了白天美军就开始活跃了,他们开着飞机到处扔各种炮弹,要么就是用坦克炮等各种轰炸,所以在李奇微新的战术下,志愿军伤亡非常惨重,已经无法再组织大规模的进攻了,所以最后彭老总只能下令撤退。 如果说当初彭老总采纳了韩先楚的建议,在敌人援军到来前攻打砥平里,或许胜算会更大些,或许就是另一个结果了,毕竟南韩军的威胁并没有那么可怕。 砥平里战斗后邓华深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他向各指挥部以及每位战士做了最深刻的检讨。而这一战也成为了邓华余生之痛!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否定邓华的贡献,他依旧是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以一场失利而否定一个人的功勋。
  • 毛主席宴请高玉宝,他却违令和主席碰杯,肖华说:你的运气真好啊
    1952年,怀仁堂招待会上。高玉宝在招待会上与毛主席和周总理见面,感到非常激动。他是一个经历了磨难和艰辛的战斗作家。 高玉宝从小就要撑起整个家庭,他没有喊过一声累。他被迫辍学且陷入贫困,只能做最累的劳动来还家中的债务。为了家人的生活,他带着父亲到处流浪,甚至到雇佣童工的地方工作。 他的父亲病倒后,他决定替父亲去集中营当劳工。在集中营中,他也经历了苦难和残酷的环境。他见证了抗日战争的惨烈和战友的牺牲,在战火中穿梭,传递重要的信息。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他为解放军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他不满足于只是战斗,他想要记录下来战士们的故事和生活。于是,他努力学习写作,学会了运用每一个字。他写下了自己的经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作品《高玉宝》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继续创作,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高玉宝与毛主席见面的故事 在1951年1月28日高玉宝完成了20多万字的小说草稿。当小说寄到中南军区政治部文艺科后,便立刻吸引了当时的文艺科科长郭永江的注意! 很快高玉宝的小说在宣传科长郭永江的指导下一边进行修改完善,一边将修改完善好的部分在当时《解放军文艺报》上进行连载。其中的《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一经发布便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甚至连毛泽东主席都是这本小说的忠实拥趸,每期都看。 毛主席对高玉宝坚韧不拔,勇于创作的精神高度赞赏。于是便在1952年向高玉宝发出了国庆请柬,邀请他参加国庆招待会。 1952年,高玉宝收到了一份邀请函,与其他青年作家一同受邀参加毛主席举办的招待会。他激动得睡不着觉,对能够与毛主席见面感到非常幸运。在招待会上,他紧张地站在台上,不知道如何与毛主席和周总理交流。 罗荣桓对接见的代表说,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工作都非常忙,为了避免主席和总理为难,敬酒的时候,由肖华同志代表你们举杯向主席和总理敬酒,其他代表一同举杯就行了。 宴会开始后不久,肖华就带领高玉宝和其它代表走向主席台,去向主席、总理和其它党和国家领导人敬酒。 敬完酒后,高玉宝正欲跟随肖华走下主席台。不想却被总理直接挡住了去路,并主动跟他握了握手。原来周总理在宴会开始前,已经看过名单,所以一下便认出了高玉宝。 此时的高玉宝已经紧张的不知所措。这时总理又微笑着把高玉宝介绍给了毛主席:“这是写小说《半夜鸡叫》的高玉宝同志。” 毛主席高兴的端起酒杯站了起来,幽默地说:“久闻大名,你把剥削阶级写的很形象嘛!来同战士作家干杯!”说完就把酒杯端了起来,面对这一突然的殊荣,高玉宝已经来不及请示了,所以他随机应变,同毛主席碰了杯。 回到座位后,高玉宝主动向肖华承认了错误,没想到肖华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笑着对他说:“你做的很好,毛主席向你敬酒,这是你的光荣,也是全军的光荣,你的运气真好!” 从此,“战士作家”的名号也开始响彻中华大地,这是高玉宝一生中最难忘的国庆宴会,他一生中一共受到毛泽东接见23次。 高玉宝的创作精神和影响 高玉宝是一个充满创作激情的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正能量和人民味道。他从自己的身世出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阐述人民军队的伟大和艰辛,用自己的故事来感召更多人关注军人和人民。 他的作品生动鲜活,真实感人,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他的创作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作家和青年,鼓舞着他们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人民写好故事。他的作品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战斗创作的一把利剑,为中国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 高玉宝的艰难经历和与毛主席见面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战斗作家的坚韧和奋斗精神。他身世坎坷,但他没有被困难打败,他用笔写下了自己的故事,为人民写好了故事。 他的作品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精神永远不朽。我们应该向高玉宝学习,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用自己的作品为人民服务,记录时代的变迁,传递爱与温暖。
  • 经过一系列军改后的四大野战军,最终保留下来的部队,是哪几个?
    鼎盛时期的人民军队,共计拥有70个军。这70个军都是革命战争年代,消灭反动派军事集团的骨干力量。然而,在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后,发展农业经济建设成为重中之重,也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有很多部队集体转业,负责我国的农业生产。 这样一来,就有很多部队的番号被取消。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部队转制其它兵种,比如海军,空军,铁道兵,工程兵。经过这一系列军改,最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基本上都是能征善战的王牌劲旅。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海战术已经成为过去式。想必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军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化作战的部队。 等到了1985年,经过一系列军改后的人民军队,从之前的70个军,最后只保留了24个军。那么,在这一年保留下来的部队都有哪些呢? 第一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共下辖四个兵团,每个兵团下辖三个军,共计12个军。注解:还有后期由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的第九军,独二军与独三军。 然而,在1985年,成功保留下来的有第一军,第63军,第64军,第65军。这保留下来的四个军,在不久后全部改制集团军。其中的第65集团军,在1985年,是由陆军第36军,第37军,第65军,第69军合编而成的。 来自第一野战军的四个集团军,最后成功保留下来的是第一集团军与第65集团军。第64集团军是在1998年被撤销的。第63集团军是在2003年被撤销的。 在2017年,人民军的又进行了一次军改,将原本18个集团军调整13个。 这样一来,第一集团军改编成72集团军。第65集团军改编成81集团军。 第二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共下辖九个主力军。在1985年军改后,保留下来的部队第13军,第12军,第14军,第16军。还有一个第15军,是被改编成我国第一个空降军。 第二野战军保留下来的四个军都很牛掰。第13军与第14军被誉为是丛林之虎。第16军有着长白猛虎的美称。第12军被誉为是百将军,形容该军名将辈出的意思。因为战斗作风顽强,骁勇善战,由第二野战军改编的四个集团军,部队番号一直延续到2017年。 在这一年,第14集团军被撤销。第12集团军,第13集团军,第16集团军都进行了整编! 第三野战军是解放时期的主力部队,下辖四个兵团,其中的第七,第八,第九兵团是下辖四个军,第十兵团是下辖三个军,共计15个军。 然而,在1985年,保留下来的部队有第20军,第21军,第23军,第24军,第26军,第27军,第28军,第31军。 这八个军在不久后,统一改制成集团军。其中的第28集团军,在1998年被撤销。第23集团军与第24集团军,都是在2003年被撤销。剩余的第20,第21,第27,第26,第31集团军,部队番号一直保留到2017年。 在这一年,人民军队又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原本18个集团军调改成13个。这样一来,第27集团军与第20集团军,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第21集团军,第26集团军,第31集团军也都进行了调整! 第四野战军也是解放战场上的主力部队,共下辖12个主力军。其中的王牌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47军,还有由第44军第45军合并而成的第54军,都是我军战争史上,能征善战的王牌劲旅。 与此同时,来自四野的王牌部队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很遗憾的是攻坚猛虎第43军,在1985年被撤销。剩余的七个军,在不久后全部改制集团军。其中的第38,第39,第54集团军是人民军队中,反应最快的重装集团军,属于是王牌中的王牌。 前后共历经11次军改的第40集团军与第47集团军,在2017年被撤销。 第38集团军,,第39集团军,第41集团军被,第42集团军以及第54集团军也都进行了调整!
  • 74年,韩先楚视察连队时,发现连长和战士一起洗澡,批评他不称职
    韩先楚是四野名将,号称“旋风将军”,1955年本来被评为开国中将,但毛主席一句话“韩有功,中晋上”,肯定了韩先楚的功劳,最后被授予开国上将。韩先楚在海南岛战役中立下大功。 要解放海南岛,意味着就要跨海作战,当时人民海军才刚刚成立,缺少作战舰艇,但韩先楚却在没有海、空军配合的情况下,亲率40军,43军四个师三万关东子弟,乘坐400多艘风帆船从雷州半岛灯楼角起渡,跨海作战。历时56天,成功解放海南岛。 为了成功解放海南岛,韩先楚严抓海上训练,并且研究了郑成功收复台湾、二战诺曼底登陆登经典战役,并对金门失利进行了总结,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解放海南岛,韩先楚立下头功。1950年10月,中央做出发动抗美援朝的决定,韩先楚又主动提出参加,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在彭老总和他的指挥下志愿军连战连捷,让美军吃了很多败仗。在美军情报部门,关于韩先楚的档案最多,他打仗喜欢出奇招,很有研究价值。 1957年,韩先楚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一干就是23年,他不仅军事能力优秀,还非常关心战士。1974年,韩先楚决定突击检查,所以没有告诉任何人,就悄悄地来到边防连。 到了边防连后,韩先楚发现非常安静,好像没有人似的,他就问哨兵“连长在哪儿?”哨兵回答说,连长不在连里,带着大家去洗澡了。韩先楚听了直摇头,叹气说这个连长不称职。 连长带着大家去洗澡,说明连长体恤战士,为什么韩先楚会说他不称职呢?哨兵很快就通知了连长,没过多久连长就跑来了,头发还是湿的,军装也有些湿,明显是身体、头发还没擦干就跑来了。 连长见到韩先楚,立刻立正敬礼,问首长好。韩先楚问道,干什么去了。连长回答说,今天是连里的洗澡日,大家都去洗澡了,今天也没接到您来视察的通知。 韩先楚说,就是要突击检查,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和连长一起来的小战士说,报告首长,这里缺水,我们都是半个月才洗一次澡,为了节约用水,连长也和我们一样,从没搞特殊。 连长听了怪不好意思的,说这是他应该的。本来以为韩先楚会夸自己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结果韩先楚却开始批评连长了,说缺水就要想办法弄水,要是连洗澡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关心战士都是假的,所以你这个连长不称职。 这下连长很委屈,韩先楚又说,我刚去过别的连队了,那里也缺水,但人家连长就知道在驻地里打水井,就有了水,他们一天就能洗一次澡,你再看看你们?真是个死脑筋。 最后韩先楚说,缺水是客观情况,不能怪你;但你没能解决这个情况,就要怪你了。战士们每天刻苦训练,累得汗流浃背,却只能半个月洗一次澡,那得多难受呀!你自己觉不觉得难受呀?连长小声回答说“难受”。 韩先楚对连长说,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给你一个月时间,能不能完成。连长大声说,保证完成。然后就离开了连队。 没过几天,连队就收到了一笔经费,上面还派来了几名工程兵,帮助他们打井。就这样,连队打了一口水井,解决了用水困难的问题。
  • 远征军老兵忆往事:战争很残酷,野人山里的巨蟒把哨兵都吃掉了
    战争往往都是残酷的,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对于上个世纪的老人来说,却是历历在目的事情,战斗不会偏向谁,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进行生离死别的挑战。 抗战英雄李承基在2014年9月24日接受了采访,战场上看不到日色,整个天都是昏暗的。敌军的战机呼啸着从上空飞过,在阴暗的角落,光照不到的地方。 日军的战斗机从远处飞来,飞机上带着的是喷射罪恶的火焰,每一颗子弹都带着沉重。飞机开始俯冲,机枪打开了保险栓,子弹就像是擦着头发飞过,这是一场毫无预兆的偷袭。飞机上装载机枪低空扫射而过,当时的阵地上有一个排,30个人全部壮烈牺牲。 李承基看到敌军的飞机过来,急忙卧倒,飞机贴着飞过,李承基不敢动,也是日军的粗心大意才让李承基躲过了一劫,敌人都以为当时的战场上没有活人,也没有了清扫战场的想法。 采访期间,这位抗战老人脸上写满了坚强。岁月在他的脸上像是用刀刻上去的痕迹。肩上扛着的是曾经峥嵘的岁月,这位老人坐的挺直。铁骨铮铮在李承基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每个人都曾年轻过,年轻的时候心里装的都是热血,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散。当时的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刻,战争无处不在,年轻的李承基也是满腔热血,想要为了国家去出一份力,但是处于战争的年代,群众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上战场,就是命悬一线,谁都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事情,能不能活着回来就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年幼的李承基跟家里边的人说了之后,父母是极力反对的,奈何李承基爱国心切,一心想的都是保卫国家。趁着家人不注意偷偷去参了军,义无反顾的冲上了最前线。 当时的日本已经侵略了大半个中国,父亲当时也是政府官员,从小李承基就有这样爱国的思想,像是少爷一般长大的李承基听到参军的号召之后,心思一下子扑到了战场之上,一心想着报效国家。尽管是家里万分劝阻,最终还是木已成舟。 学生们都是充满热血的,从课本上读到先烈们的壮举,加上当时日本都打过来了,爱国心得到极大的放大,学生兵随即在北教场集合,开始接受训练。训练结束在少城公园进行誓师大会。 战士们都知道一旦送往战场,先不说伤不伤的事情,这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很可能就永远留在了战场上,但是军人义无反顾,我们是为了大义,为了国家,保卫国家就是我们唯一的重任。李承基说:“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李承基与战友们乘坐飞机到达战场,从小就是养尊处优长大从没有接触过这么真实的,以往都是在课本上看到,现在看到真实的战场。 放眼望去,尸体,血迹,李承基觉得很难受,自己在家里从小就无忧无虑,这都是前辈们在战场之上为他们抗下了苦难,想到这里,李承基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往前是敌军,身后有自己需要拼死保护的人。这一战,他无所畏惧,所向披靡。 采访中弹起来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李承基双眼开始空洞起来,整个人陷入了回忆,仿佛就在眼前一般。 那是翻越野人山的两天,当时的部队装备战力都是比不上日军的,我们选择正面冲突就等同于送死,只能翻过野人山,采取包抄迂回的战术。 野人山里山高林密,河流纵横,是一片原始森林,并且常常传出有野人出没,原始森林里蛇虫毒兽经常出没,最为惊奇的就是那条巨蟒,犹如磐石一般盘踞在路上,足足有水桶那么粗,盘起身来犹如小山一般。 路被挡住,只能用山炮平射,没想到蟒蛇肚皮破开之后掉出来的是美军的头盔,水壶,手雷,哨兵竟然是被蟒蛇吞了,人都已经被消化了。 解放之后,李承基思乡心切回到家中,时隔多年,在战场再苦再累的时候李承基都没哭过。在看到家人却已经泪流满面,家人就是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吧。
  • 金正日最喜欢且不美貌的四夫人,曾担任朝鲜七十五周年阅兵总指挥
    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娶了四位太太,不禁让人好奇,这四位夫人身上有何特点令金正日如此钟爱呢? 值得一提的是,金正日最喜爱的却是并不貌美的第三任夫人高英姬,而是不美貌的四夫人金玉。她还曾担任朝鲜七十五周年阅兵总指挥 第一夫人:洪一茜 金正日的第一夫人洪一茜是一位烈士后代,她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闻名。然而,与其他三位夫人相比,她并没有从事过艺术行业,因此在外界的了解有限。 然而,作为烈士后代,洪一茜背负着家族的光荣与责任,她一直以忠诚和奉献精神支持着丈夫金正日。 虽然没有大量的资料可以了解她的个人特点,但可以确定的是,她作为第一夫人,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压力。 第二夫人:成蕙琳 金正日的第二夫人成蕙琳是朝鲜当时最性感的电影明星,在平壤话剧电影大学毕业后,成蕙琳成为了电影界的璀璨明星。 她的美貌和出色的演技使她成为了许多人的偶像。然而,金正日并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喜爱她,而是因为她的聪明和才能。成蕙琳在电影界展现出的演技和才华让金正日对她刮目相看,并将她作为自己的妻子。 第三夫人:高英姬 第三夫人高英姬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夫人,她是一位舞蹈员,曾在万寿台艺术团担任舞蹈员。她的舞蹈才华和演技使她在艺术圈内备受赞誉。 然而,更令人称道的是她的勇气和智慧。高英姬患上乳腺癌后,为了金正日和家庭的幸福,她果断地安排金玉和金正日用餐,促成了两人的结合。 她在临终前托付儿子给金玉,可见她对金玉的信任和器重。高英姬的离世让金正日对金玉更加珍视和宠爱。 第四夫人:金玉 金正日的第四夫人金玉是他最喜爱的夫人。金玉毕业于平壤音乐舞蹈大学,主修钢琴专业,品学兼优。 金正日对她的宠爱和信任深深根植于她可爱、聪明和善解人意的个性。金玉被称为“握有金正日房间钥匙的人”,她是金正日与外界联络的重要窗口。 她担任着安排金正日的日常工作和安排接待重要将领和官员的重要职责。随着时间的推移,金玉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她甚至担任了2010年朝鲜人民军创建七十五周年阅兵仪式的排练总指挥一职。 这个职位通常由军方最高司令担任,可见金玉在金正日心中的地位和权力也得到了认可和承认。 总结 金正日的四位夫人各有不同的特点和才华,他们分别以忠诚、才艺、勇气和智慧赢得了金正日的喜爱和宠爱。 尽管金正日娶了四位夫人,但在他的心中,最喜爱的却是并不貌美的第三任夫人高英姬。高英姬的勇气和智慧让她在金正日心中独树一帜。 而第四任夫人金玉则以她的可爱和聪明赢得了金正日的信任和钟爱。她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才华使她成为金正日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金正日作为一个领导者,每一个夫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展现出了无可比拟的才华和品质,成为金正日背后的坚强支持者和合作伙伴。 世界各国的领导者都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私人生活。无论他们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如何,他们在家庭中也是丈夫、父亲和儿子。通过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为人和决策背后的动机。
  • 1959年彭老总落难后,有人劝粟裕找中央解释问题,粟裕为何拒绝?

    2024-06-11
    图片
  • 1971年,许世友收到毛主席的密令,紧急出动两个师,将王维国逮捕

    2024-06-11
    图片
  • 1949年解放大西北,毛主席严令彭德怀,杀光马家军一个不留?

    2024-06-11
    图片
  • 1953年王震被撤职,毛主席为何会说:你坏了中央的大事!

    2024-06-11
    图片
  • 朱德作为十大元帅之首,军衔命令状编号004,编号001是谁的?

    2024-06-11
    图片
  • 尼克松访华,曾问伟人有何特长,伟人回答五个字让他肃然起敬

    2024-06-11
    图片
  • 1983年唐山严打,几十万军警联合行动,50多名恶霸被枪决!

    2024-06-09
    图片
  • 14万中国劳工被骗出国,等着他们的不是高薪水,是几十万漂亮女人

    2024-06-09
    图片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