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引爆的消息传到法国后,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因此大发雷霆,拍着桌子质问氢弹负责人和主要科学家:为什么法国的氢弹迟迟搞不出来,而让中国人抢在前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10月中华民族终于走过了百年屈辱史,以崭新的面目重新站了起来。只是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即使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国家各方面实力却任然需要很大的提升。

为了抵抗对新中国虎视眈眈的西方各国,于是经过一众领导人的决议,中国开始大力发展核武器项目。

以当时中国的现有国力,开发核武器是一件极其高难度的事情。

所以当中国即将要对核武器进行开发的消息传出后,西方各国几乎将这个消息当做玩笑话,基于中国那时的国力再加上苏联的一众资源撤出中国,所以西方各国根本不相信中国能够独自研制出像样的核武器。

也就是这时,当时作为高端科研技术人员的于敏得到了一纸任命,需要秘密进行一项科研任务。

作为这项科研研究的参与者的于敏一头扎进了研究中,而因为事关重大,这里边的东西哪怕是家人也不可以提及。

所以为了能使这项科研任务不被泄露,也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实验,于敏工作的地点从城市中被变动到西北的戈壁之中。

而要于敏再三进行保密的工作其实就是氢弹的研究,氢弹是一种就连当时位列发达国家的法国都没能研制出的高端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此时的中国还正处在一穷二白的状况之下,没有过多的经济支持,更没有丰富的科研材料支撑,这使得氢弹的制造难上加难。

但即使如此,由于敏带领的科研团队也没有过丝毫抱怨,更是鲜少向组织上提出要求。艰苦的条件下,负责氢弹的研究院所之内就连一台计算机都没有。

可为了能够保证,数据结果计算的绝对正确,负责氢弹研究的研究者们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通过算盘来计算。

于敏从未有过留学的经历,对于国外的科研材料也丝毫不知。

可就是这样的于敏,在专业知识上却丝毫不输国外的大牌科学家。日以继夜的工作,让氢弹制作的蓝图日渐清晰。

1967年中国氢弹研制成功。负责氢弹研制的科学家们,看着氢弹升空不由得抱在一起庆祝。

与欢呼雀跃的中国科学家们不同的是,法国总统却气愤不已。

而让戴高乐如此愤怒的原因是,早在1960年法国就已经进行了研发。

法国作为二战的战胜国之一,与满目疮痍的战败国不同,法国工业受到的破坏极小。

这也让法国在氢弹的研究上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由于戴高乐对于氢弹的研究十分重视,所以在1962年时,法国政府大笔一挥为氢弹的研究投入了70亿法郎。可巨大的投入却没能为法国换来有关氢弹的任何进展。

直至1966年,法国才刚刚掌握到了一些关于氢弹原理,而单单只有理论是不能够制造出氢弹的。

虽然在这其中的难度不小,但是政治方面的巨大优势让戴高乐绝不会放弃对于氢弹的研制,可就在法国方面对于氢弹的研制开发一筹莫展的时候,中国氢弹成功研发,这让戴高乐十分不能接受。

戴高乐下令让负责氢弹的相关研究人员,在他离世之前必须将氢弹研发出来。为此,戴高乐加大了对氢弹研究的投资。

而直到1968年,法国才发出声明法国已经能够自主研发氢弹,可即使如此法国在氢弹研发时间上落后于中国却已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