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荷兰首相吕特 资料图

作为今年10月起接替斯托尔滕贝格担任北约秘书长的热门人选,荷兰首相吕特正在积极寻求支持。他已获得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多数北约成员国的背书。但据英国《金融时报》18日报道,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尚未公开表示支持,吕特如今也正在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谈条件”。

报道称,欧尔班与吕特曾有过多次冲突。17日,他们一同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出席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进行了单独会谈,两人似乎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金融时报》援引吕特一名发言人的话说,这是一次“良好而开放的谈话”。

据法新社18日报道,欧尔班本月曾表示,如果吕特为之前抨击布达佩斯右翼政府的言论道歉,他可能会放弃反对吕特出任北约秘书长。吕特17日告诉记者,他注意到自己几年前的讲话在匈牙利社会引起的反应,但欧尔班没有在会谈中要求他道歉。“如今已经走到这一步,要采取行动面向未来。”吕特说。

欧尔班此前还透露,他上周已与现任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达成一致,匈牙利今后可选择不参与北约支援乌克兰计划,只要吕特同意这一安排,他就能获得匈牙利的支持。《金融时报》称,北约支援乌克兰行动包括为乌方提供长期财政支持、训练乌军士兵以及就军援事务掌握更大控制权。两名知情人士透露,为获得欧尔班的支持,吕特承诺,如果自己最终被任命为北约秘书长,匈牙利将有权在他的任期内选择不参加北约支持乌克兰的行动。报道披露,吕特将以书面形式向欧尔班确认他们讨论的内容。

法新社说,17日与欧尔班会谈后,吕特对于争取到匈牙利的支持当选北约秘书长表示“谨慎乐观”。据外媒报道,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北约国家正敦促于下个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峰会上就北约新任秘书长人选达成一致。吕特可能在7月荷兰新政府正式组建后卸任荷兰首相一职。(丁雅栀)▲

延伸阅读

媒体:要卸任的北约秘书长给世界埋雷 继续威胁中国

北约秘书长:北约害怕中国和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北约秘书长:北约害怕中国和俄罗斯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即将卸任,不出意外的话,将于下月在美国举行的北约峰会就是他的告别之旅。这两天,斯托尔滕贝格跑到华盛顿去给峰会打前站,同时炫耀一番自己的“政绩”,为9年的秘书长生涯留下一些政治遗产。他吹捧北约32个成员国中有23个达到了将GDP的2%用于国防开支的目标,还透露北约正讨论部署更多核武器。这些令世界深感忧虑和威胁的话,斯托尔滕贝格说起来云淡风轻,甚至非常兴奋。他还继续威胁中国,称中国在西方与俄罗斯之间难以兼得,若不改变路线,将会“付出代价”。

北约秘书长威胁:中国再支持俄罗斯,就要付出“经济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北约秘书长威胁:中国再支持俄罗斯,就要付出“经济代价”

斯托尔滕贝格在任这9年时间,叙利亚内战延宕,乌克兰危机以及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北约作为冷战的产物和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光彩的。尤其是乌克兰危机这场由北约东扩导致的冲突,令乌克兰陷入战火、欧洲更加分裂,北约则借尸还魂,就连美欧内部对此也不乏严厉的批评和警告。

而斯托尔滕贝格并不满足,他17日在华盛顿继续呼吁西方国家向乌克兰供应更多武器,称这是“通往和平的道路”。甚至连他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承认这两者“看似矛盾”。这就是斯托尔滕贝格掩盖战争企图和罪责的话术,也是整个北约的话术:说是预防危机,实则制造冲突;说是管理危机,实则加剧灾难。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总结的,入侵成了“人道主义干预”,政变成了“民主革命”,颠覆政权成了“促进民主”,炮舰外交成了“航行自由”,军事集团扩张成了“欧洲一体化”,支配成了“从实力地位进行谈判”。

我们看到,斯托尔滕贝格领导下的北约还企图染指亚太,配合美国的战略方向,推动“北约亚太化”。目前虽然这样的企图在亚太地区遭遇了大多数国家的抵制,因而只限于几个美国盟友组成的小圈子当中,但地区国家绝对不能麻痹大意。地区国家有维护地区和平发展大局的愿望,不等于北约就没有挑拨离间的企图。北约自身历史已经说明,它就是通过制造危机来强化其功能的,既然现在打算强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存在和功能,那它就必然要制造更大的危机。

对这一点,国际上的有识之士,包括西方国家的有识之士,早已做过精辟的总结。像北约这样的组织,几乎染指了其诞生以来的所有战争和冲突,“一直做的事情是向外输出战争”,“只能带来更多问题”。在寻找敌人—制造危机—延寿续命的循环中,北约想把中国当成最新一环。近年来北约峰会声明中点名中国的频率逐年上升,针对中国的挑衅性动作越来越多。尤其斯托尔滕贝格本人,那套威胁中国在西方与俄罗斯之间必须选边站的说词,光今年已经说了好几回,还曾在2月份上演过访美6天7次“碰瓷”中国的“名场面”,其讲话中充满对抗性语言和冷战色彩。在美欧一些政治精英动辄高举“反对胁迫”“捍卫和平”等道德旗帜的背景下,他们应该为斯托尔滕贝格的言论感到脸红。

斯托尔滕贝格要这么费劲地去表演,利用各种场合鼓吹“中国威胁”,从一个侧面说明,这活不好干。中国一贯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参与国际事务,谋求的是和平、带来的是机遇,即便在北约内部,其32个成员国中的绝大多数主要贸易伙伴之一都是中国。这也是为什么北约要把中国列为“系统性挑战”的原因之一,对北约这样的“战争寄生瘤”来说,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当然成了“挑战”。

今年也是北约成立75周年。斯托尔滕贝格的那些好战言辞,恰恰是对北约在75年来所扮演角色的最好注脚。如果说斯托尔滕贝格这个任期留下什么遗产的话,那就是冲突和战争。人们尤其应当警惕斯托尔滕贝格兜售的“威胁论”。因为历史已经反复证明,那样的鼓吹总是与和平、发展和繁荣背道而驰,北约越是提高声量,热爱和平的人们越应当保持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