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月 17 日,中国财政部发行了 400 亿元 30 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票面利率 2.57%,每年 5 月 20 日和 11 月 20 日付息(遇节假日顺延),一直到 2054 年 5 月 20 日还本付息。按计划,财政部今年要发行 1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财政部官网显示 2024 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二期)将于 5 月 24 日招标,是 20 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总额 400 亿元。6 月 14 日,财政部还将首发 50 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

特别国债相对于一般国债而言的最大 “特别” 之处在于其虽仍属于政府债务,但不计入财政赤字。中国财政赤字率目标多年来都是 3%。据复旦金融研究中心,取 3% 参考自欧盟 1993 年的加入门槛之一:赤字率低于 3%。

跟平常人们在银行柜台或者手机应用里点几下就能买的储蓄国债不同,这次发行的特别国债属于记账式国债,先在一级市场通过记账式国债承销团发行给机构投资者发行,然后在中央结算公司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个人投资者要在债券上市后,向二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购买,比如券商和银行。

据《南方都市报》了解,今年前几期特别国债预计大概率被机构包揽,报道援引一位农行工作人员的话说,现在农行的特别国债只对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开放。一位国有大行上海分行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在他们暂时没有接到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销售通知。

不算这次的特别国债,中国历史上发行过三轮特别国债,分别是 1998 年、2007 年和 2020 年,分别为了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购买外汇注资中投公司、抗击疫情。前两轮认购这些特别国债基本都是机构。2020 年抗议特别国债因为用途特殊性和紧迫性,由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联合认购。

1997 年那次是定向发行给 “工农中建” 四大行。当时具体做法是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四大行大约 2400 亿元存款准备金变成超额存款准备金,再加上原来的 300 亿元超额准备金,共 2700 亿元准备金按央行要求存于专户。时年 8 月,四大行向财政部认购 2700 亿元特别国债,再由财政部用这笔钱向四大行等额注资。国债最终持有人实际是央行。

2007 年发行了 1.55 万亿元特别国债,其中 1.35 万亿元由财政部向农行定向发行,0.2 万亿元向社会公众发行。比较复杂的是定向部分,具体做法是财政部到筹集人民币资金后,向央行购买等值外汇,同时央行利用卖汇获得的人民币,向农行购买等值的特别国债。最后国债的最终持有人包括央行(定向)、金融机构和个人(公开发行部分)。

央行这么做是为了符合《中国人民银行法》的相关规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也在 2007 年解释过:

采取这种操作方式的原因是,由商业性金融机构从财政部购买特别国债,并将特别国债出售给人民银行,可以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实施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措施,使交易行为遵循市场规律。

发行这批特别国债换得的外汇被注入中投公司。2023 年中投资产管理规模一度以 1.35 万亿美元超过挪威政府养老基金,成为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龚方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