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邓沐澄(左一)向市民介绍展出的艺术作品。深圳晚报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策展人邓沐澄(左一)向市民介绍展出的艺术作品。深圳晚报记者
▲画展展出的是生活在龙华区鳌湖村的小朋友创作的版画。 深圳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展展出的是生活在龙华区鳌湖村的小朋友创作的版画。 深圳晚报
▲“梦想与现实:童真视角下的艺术觉醒”展出的艺术作品。深圳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梦想与现实:童真视角下的艺术觉醒”展出的艺术作品。深圳晚

一些旧书和废弃的布料,加上树枝的交错盘曲,巧妙构造出了一棵充满岁月痕迹的记忆树;一些棉花团被粘制成云朵,和废弃的电线一同被编织成鸟巢形状,仿佛是悬浮在云端之上的城市……很难相信,这些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艺术作品出自孩童之手。

近日,来自深圳中学的16岁女孩邓沐澄,带着深圳鳌湖村上百名“小艺术家”和50多位来自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龙华区广培小学的小学生,在深圳书城中心城深圳艺廊设展,通过200多件艺术作品向大家呈现了孩童视角下的艺术世界。

成长

未来会“自然发生”

邓沐澄在深圳出生,自小便跟随父母生活在被艺术家们称为“灵感源泉”的村落——深圳鳌湖村。回忆起儿时的鳌湖村,邓沐澄眼中闪烁着别样的光芒。那时的鳌湖村,是一片被遗忘的角落,荒芜的土地上散落着破旧的房屋。村子里的教育资源更是匮乏,幼儿时的邓沐澄没有完整上过幼儿园,只能游玩在巷陌中,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

也许好奇心就是她进步和蜕变的原动力。邓沐澄的妈妈王亭告诉记者,小时候发现女儿对折纸感兴趣,她便教女儿折纸,时不时还和女儿开展折纸比赛,尽管邓沐澄一开始折得并不好,但她毫不气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坚持做到成品比妈妈叠得还要好。“在外人眼里,她可能不是‘完美’小孩,但在我们心里,她就是最好的小孩。”王亭说,那一刻,她看到了孩子身上迸发的无限潜能和很强的内驱力。

这种内驱力一直延续到现在。2022年的中考,邓沐澄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深圳中学,后来还加入深中学长团,首创了“毽子社”,成为学校“百团大战”中引领全校“毽子热”的传奇人物。“未来不是被规划的,而是通过自己现在一步一步向前走,大胆突破,勇于尝试,便会‘自然发生’。”邓沐澄说。

理想

埋下艺术的种子

邓沐澄知道种子对生根发芽的渴望,16岁这一年,她用自己的方式为鳌湖村的孩子带去艺术阳光。

“我从小就在村里生活,深切感受到村子里的孩子接受的艺术教育是非常有限的,我想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她利用课余时间为村子里的孩子举办公益艺术学习课堂,邀请他们参与到自己策划的艺术工作坊中,此外,她还多次组织村里的艺术家对小朋友的作品进行指导。

“最初,孩子们比较拘谨和害羞,能主动和我交流的更是寥寥无几,但随着创作的深入,孩子们逐渐对我打开了心扉,还主动和我分享自己的想法,非常有成就感。”邓沐澄称,有时,孩子会兴奋地拿着自己的作品跑到邓沐澄面前,大声地叫着“老师!老师!你看”,他们的眼中闪烁着自豪和期待,仿佛等待着一个肯定和鼓励,那一刻,邓沐澄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在邓沐澄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用画笔描绘自己的世界,用色彩表达内心的情感。近日,她将村里上百名“鳌湖小艺术家”的作品搬到了深圳书城中心城深圳艺廊展区。此外,她还牵头邀请了“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和“龙华区广培小学”近50名小学生共同参与本次展览。

此次展出的200多件作品中,有邓沐澄创作的9件完成度相当高的综合版画,版画中的动物造型源自村里的生活。

邓沐澄为这次展览起了一个主题名字,叫“梦想与现实:童真视角下的艺术觉醒”。“我从未想过刻意改变孩子什么,我只是希望,通过这场展览,能在更多孩子心中埋下一颗发现美、了解艺术、渴望看到更广阔世界的种子。愿这颗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天悄然发芽,引领他们走向更美好的人生。”邓沐澄说。

来源:深圳晚报记者 刘夏蓝 实习生 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