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3年,贺龙元帅之子贺鹏飞高考失利,没能达到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他怀着忐忑的心情请父亲帮忙,没想到贺龙还真去“清华”找了人。

一向注重家风、从不搞特殊的贺龙元帅,为何会在这件事情上“破例”

高考失利的贺鹏飞,又是如何在1964年进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就读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走小路,穿草鞋”

1896年,贺龙出生于湖南桑植。

由于家里比较穷,他只念了几年私塾就辍学了,后来辛亥革命爆发,他开始跟随孙中山先生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由于敢打敢拼、深入群众,贺龙很快就在军队体系中崛起,1927年时已经成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

就连蒋介石都派人拉拢他,承诺只要他站在自己这边,就给他一座兵工厂、500万光洋,以及一个司令的名头。

但贺龙并不为名利权势所动,反而直接带着湘西子弟兵开赴南昌,成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正是他一手拿枪、一手拿表,下达了起义的命令,而那个时候的贺龙甚至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

放弃国民党的高官厚禄,选择和共产党一起进行艰苦斗争,这在当时的众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所以才会有许多人说:

“贺龙是大路不走走小路,皮鞋不穿穿草鞋!”

南下的时候,我军伤亡颇大,敌人穷追不舍,旁人在这时候或许会动摇,可是贺龙却坚定地向周总理提出了入党申请,他坚决跟着共产党走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平山和周逸群在发展贺龙入党的时候,询问了一下他的动产、不动产和现金等财产剩余情况,贺龙淡然地摊手一笑:

“这些东西早就没有了!”

为了参加革命,贺龙早早地抛下了一切,他决心要毫无保留地参与到斗争中去。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学习、进步,这才成为我们熟悉的贺帅。

贺龙虽然读过私塾,但是识字并不多,所以作战的时候,他会在副官的手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让副官到部队里去口述自己的命令。

这种管理模式虽然方便,但是并不周全,所以在周逸群的劝说下,贺龙开始每天读书识字,不管再辛苦都没有间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与敌人激战,贺龙两天两夜没能合眼,即便如此他还是在战斗间隙里读书,引得同志们感慨:

“贺龙把学习看得比吃饭、睡觉还要重要!”

实际上,哪怕是在1927年贺龙还没有下定决心重拾书卷的时候,他就已经充分展示了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态度和天赋——

宋庆龄在南昌起义后发表的宣言,贺龙第二天就会背了,而那些读过不少遍的知识分子们甚至都背不完全,也难怪贺龙会引起周逸群等人的惊叹。

在1927年后再度开始学习的贺龙,等到红军长征时期已经能熟读著作、文献,同时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了,进步速度这么快,自律性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严于律己的贺龙

贺龙对自己有着严格要求,最直观的一点就是“不能搞特殊”

红军长征的时候,贺龙就提出高级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给战士们做榜样,用理想和信仰支撑大家走完最艰苦的这段路。

光靠说是不行的,还得有切实的行动,所以贺龙亲自参加了党员干部们组成的“试吃小组”,试吃草地里的野草。

要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有些野草有毒性,贸然吃下去可能会丧命!

此外,贺龙有一匹非常喜爱的战马,这匹马曾经多次救过他的命,他自己都舍不得骑,却把马牵出来给伤病员和小战士们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部队里实在没粮食了,众人商量后决定杀一批马给战士们充饥。

做出这个决定后,爱马如命的贺龙不顾众人劝阻,双目含泪地杀掉了自己的枣红马。

其他战士看到那一幕都落下泪来,贺龙却强忍痛苦安慰大家道:

“战马和战士不能两全,只能牺牲战马保护战士们了……”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提到贺龙有一张“妙口”,只要他做了决定,战士们往往云集相从。

其实哪有什么“妙口”,只不过贺龙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见证与认可罢了,战士们都信任并且敬佩贺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是贺龙在军队中用兵爱兵的真实写照;

而更令人钦佩的,是贺龙不慕名利,甘在幕后,在西北战争中当后勤大总管。

“听党的话,跟着党走,怎样有利于战争的就怎样来!”

回顾西北战争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彭德怀元帅的赫赫战功,也应当看到贺龙元帅的无私奉献,正如毛主席评价的那样:

“这场仗能打赢,同样仰仗守卫边区的贺龙,他是我军之中的萧何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荡年代里,街头上时常能看到我党同志们贴的标语,

“一切为了抗日”,“抗日高于一切”。

贺龙就是这些标语的最好宣传者,他的身体力行让更多人看到了我党的态度与精神。

在贺龙的影响下,不仅有很多爱国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就连国民党官员都找到贺龙,主动提出要帮他解决粮草给养问题,这充分体现了贺龙的人格魅力。

贺龙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让他们不能搞特殊这是其一,其二则是要求他们传承这种宝贵的“红色精神”

那么问题来了,贺龙究竟是如何教导子女的?红色精神具体又是指什么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贺龙的家庭教育

在子女很小的时候,贺龙就给他们定了一条规矩:

“不能以我的名义向学校或者组织要求特殊照顾,如果真发生了这种事,那么我一定会严肃处理。”

贺龙的儿子贺鹏飞在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因为踢球而腿部骨折了,上学非常不方便。

有人提出让贺鹏飞在家好好休养,也有人提出贺鹏飞可以搭贺龙的“顺风车”上学,不过这些提议都被贺龙否决了。

贺龙在街上找了一辆人力三轮车,然后让贺鹏飞拄着拐杖坐三轮车上学,任谁来看也猜不出这是一位高官子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觉得贺龙这样做太不近人情了,贺龙却说道:

“我儿子本来就是普通百姓,从生活中得到磨炼,以后的路更好走嘛!”

当然,雇三轮车的钱是贺龙自己出的,不明所以的人可能以为建国后贺龙元帅家庭条件很好,其实并不是这样。

贺龙与夫人本来就有4个孩子,后来又收养了10个烈士遗孤,一家十几口人生活是很艰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我国出台一项国家规定,公家抚养烈士子女,贺龙却坚持自己出钱来抚养这些孩子。

“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跟着我革命的时候牺牲的,我有一口饭吃,就不能饿了这些孩子,至于向国家伸手那就更不能了。”

对于这些收养的子女,贺龙并没有格外优待,而是把他们当作亲生孩子一样养育。

养子贺兴桐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了新华社国际新闻部,他非常高兴,连忙同贺龙说了这件事情,没想到贺龙听完后却皱起了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家之后,贺龙就让秘书给学校分配小组打电话,问他们哪里最艰苦,分配小组回答了“甘肃”

于是贺兴桐就被分到了甘肃工作,与他一起去甘肃的,还有贺龙的亲儿子贺鹏飞。

这就是贺龙的教育理念,不让孩子因为自己受到优待,养成纨绔的性格,要把孩子送到最艰苦的地方打磨,这样才能让他们像玉石一样熠熠生辉!

为了培养孩子坚韧勇敢的性格,贺龙还亲自带着孩子们去游泳。

一开始孩子们都不会游,也不敢轻易下水,贺龙就搬个小板凳坐在池塘旁边,一边监督一边鼓励孩子们下水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游泳,贺龙还经常带着孩子们干农活。

劳动锻炼的时候孩子们经常弄得一身都是泥,贺龙看到非但不介意,反而还会满意地哈哈大笑。

“干得好,改造世界观,就是要这样!”

贺鹏飞被送去打铁,回来的时候手臂酸痛,根本抬不起来,贺龙摸摸他的手掌,然后摇了摇头。

后来贺鹏飞的手上磨出了一层老茧,贺龙才冲他点点头,笑着说有点成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严格要求孩子们的同时,贺龙也依旧保持着自身的“纯粹”,哪怕他后来职务地位很高了,依旧能跟底层战士们同吃同住。

去青岛考察的时候,甚至能和战士们一起蹲在院子里,围成一圈吃饭。

当时在场的苏联顾问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连忙上前去劝贺龙进屋子坐下来,说在苏联从没有这样的事情,没想到贺龙摇头笑道:

“不必了,这正是我军的传统嘛!”

对自己和家人要求如此高的贺龙,真的会在贺鹏飞上大学一事上破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 、贺鹏飞上大学

这件事还得从贺鹏飞的学业说起,他1962年从北京四中毕业后没能考上清华大学。

1963年,贺鹏飞又考了一年,这次只比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低了一点。

按照当时的相关规定,贺鹏飞作为高干子弟是有机会进入清华读书的,所以贺鹏飞才会希望父亲帮帮忙。

可贺龙是出了名的廉洁奉公,怎么可能在这种事情上“帮”儿子?

贺龙的确找了人,不过找的不是清华大学的招生办人员,而是清华附中的校长——

在咨询过校长意见,并且与儿子讨论过后,贺龙直接把儿子送去复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贺鹏飞的水平,当时不复读也可以进很多学校,不过他还是想去清华,所以在1964年再度参加了高考,而这一次他凭本事考进了清华大学!

去清华读书,主要是贺鹏飞自己的意愿。

贺龙对子女的要求则很简单,只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就行了,倒也不必苛求成为什么官或者什么家。

事实证明,这12个字比人们想象的更有分量,贺龙的子女们认真践行着这条“家规”,后来大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以贺龙的六个亲生子女来说,长女为革命牺牲、次女在年幼时夭折且不说,剩下四个孩子后来都成了国家的栋梁——

三女贺捷生主要从事军队宣传,在文学领域有不俗表现;

四女是北大高材生,退休前一直在专攻旅游这块;

至于小女儿则主要是从事经济工作。

剩下的就是贺龙的儿子贺鹏飞了,他是海军中将,为我国海军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大大提高了我国海军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贺龙的子女逐渐长大,纷纷组建新的家庭,他们也将贺龙的教育理念给传承了下来。

培养子女吃苦耐劳的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他们懂得粮食的可贵,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就拿珍惜粮食来说,看起来虽然不起眼,可实际上却是红军长征精神的一种绵延。

先辈们从无比艰苦的岁月中一路走来,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连草皮、树根和积雪都吃过,后人更该懂得粮食和“自我节制”的重要性。

贺龙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言传身教,给他们的一生都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帮助他们铸成了光辉的品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贺龙不帮助儿子直接入学,而是让他去清华附中复读,凭自己的努力考进清华大学这件事。

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实际上却是贺龙在儿子最“软弱”的时候“撑”了他一把。

“顺境不致狂妄,逆境不致落魄”,这就是品格的重要性,而贺龙在对孩子品格的教育上,无疑是做得很好并且值得我们学习的。

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到良好品格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注意自我磨砺。

不要因为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一点失败郁郁寡欢,养成良好的品格与品性,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贺龙、叶飞为子女“撑一把”》 人民网

《贺龙:不能把子女装在口袋里》 检查日报

《贺龙之女贺晓明:传承长征精神要学做红军那样的人》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