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惠能来於此地,与诸官僚道俗,亦有累劫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知。愿闻先圣教者,各须净心闻了,愿自除迷,如先代悟。(下是法) 惠能大师唤言: 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 善知识!愚人智人,佛性本亦无差别,只缘迷误。迷即为愚,悟即成智。

惠能来於此地,与诸官僚道俗,亦有累劫之因。——这是佛家的因果言说方式。你看慧能的父亲被贬到岭南,这是一个因缘。在五祖处学法,得法后又被指点到南方,又是一个因缘。至于为什么这些官僚道俗能够来这里听讲,也是前世的缘分,解释不清楚,归之于前世的因。

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知。——这是慧能的自知之明。为往圣继绝学,其所传之法,也是传承有序的。近处观是传承于五祖弘忍,可以上溯到达摩祖师,再可以上溯到释迦达摩,再往前可以上溯到七古佛。

愿闻先圣教者,各须净心闻了,愿自除迷,如先代悟。(下是法)——各需净心闻了,这里有一个净心,可以回应开始的“净心念摩柯般若波罗蜜法”。愿,发愿。自除,从迷到悟,也只能靠自己,反求诸己。如先代悟,就是和历代圣人所悟没有差别。

净心,就是要去除杂念,制心一处。我们修行的紧要处就在这里。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的讲座、课程,特别是B站,很多都是很好的课啊,真正能从中收获的人,必然是那些“净心”去学的人。比如我要认真学的话,就不能做其他的事情,拿出纸笔做笔记,或者在电脑打开一个WORD,做笔记。这样,就是一种初步排除杂念的做法。

下是法,就是从下面开始讲法。

惠能大师唤言:——唤,这个词用得好。唤,叫唤,唤醒。焕发生机之焕,同音啊,音近义不远。这个“唤”字,让人的生命为之一振,焕然一新。

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菩提般若之智,也就是中庸所谓的“天命之谓性”。心迷,就是不能“率性”,就是不能顺着本心本性活着,天性被遮蔽,不能见性。靠自己也不能从迷中出来,需要“大善知识”,或者“圣贤”,示现真性,获得开悟的因缘。

善知识!愚人智人,佛性本亦无差别,只缘迷误。迷即为愚,悟即成智。——愚人智人只是一个当前的状态,都具佛性。这如同儒家,小人与君子,是可以转化的,小人上达,即为君子。君子下达,即为小人。愚人智人,也是同样。悟者可以复迷,迷者可以有机缘开悟成智。

我喜欢读坛经,处处有机锋,带着一种兴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