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传来了很多消息:

第一个消息:

据北京日报报道,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家法院日前下令冻结美国最大银行摩根大通在俄罗斯拥有的资产。这份令状有利于俄罗斯联邦外贸银行寻求追回因美国制裁而被冻结在海外的4.395亿美元。法庭文件显示,俄联邦外贸银行不久前起诉小摩及其子公司,请求扣押小摩在俄账户中的资金以及动产不动产,涵盖小摩在俄子公司的股份。案件焦点是俄联邦外贸银行在小摩账户中持有的4.395亿美元资产,这些资产早前被美国冻结。

俄乌冲突爆发至今,西方共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约3000亿美元资产,其中大部分被欧盟扣押,要用来支持乌克兰。这样一笔大金额,对俄罗斯而言无疑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对此,普京政府咽不下去这口气,采取了报复措施。报道指出,俄罗斯很有可能会扣押在俄罗斯的美国公民以及投资者的资产。在这之前,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允许拜登政府没收在美国银行持有的俄罗斯资产,并且将这些资产转移到乌克兰。尽管克里姆林宫警告此举是非法的,可美国以及其盟友似乎并不当回事。

俄总统秘书佩斯科夫同样表示,没收俄罗斯资产,那么这件事将成为西方经济棺材上的一颗钉子。对于美国要做的这件事,于情于理于法都不光彩,也不符合国际法,完全属于强盗行为,是要遭到耻笑的。从历史上回顾来看,美国能发展成为现如今的超级大国,基本都是靠掠夺资源资金而来的。现在的他们口是心非,喊着追求世界和平,为各个国家提供保护,实则是在扩大自己的霸权野心。俄罗斯把话放在了明面,只要美国动手,那么他们一定会成为陪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对美国出台“没收俄罗斯资产”法案的举动,欧洲的态度出现了很大变化。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即使欧盟与俄罗斯有密切的经贸联系,他们依然紧随美国,积极参与对俄制裁。但这一次,欧盟拒绝跟随美国,对华盛顿当局没收俄资产的要求非常愤怒。法国、德国等欧盟大国已经表态,不会跟随美国没收俄资产。就连美国在欧洲最铁杆的盟友英国,也出现了强烈反对声音。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怒斥美国在进行“犯罪行为”。

第二个消息: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各地大学支持巴勒斯坦、反对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的抗议活动仍在继续,至少三个大学的抗议营地被当地警方拆除。据报道,当地时间10日早上,警方拆除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营地,逮捕了30余人。麻省理工学院有不到10人被捕,校园里的营地10日被清理。亚利桑那大学也有4人被捕,营地遭拆除。报道称,有部分学校的抗议活动仍在进行中,各地学校均开始对“未能听从解散命令”“扰乱秩序”的学生予以处分,不少抗议者面临刑事指控。

这场抗议活动的背后,是美国学生对于政府外交政策的不满和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他们要求美国政府停止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并呼吁加沙地带的冲突双方停火。抗议活动不仅局限于校园,华盛顿、纽约、亚特兰大、洛杉矶等城市的大学学生也纷纷加入到这场全国性的抗议中。目前,已有约2900名抗议者在全美各地的大学校园中被警方逮捕。这些抗议者不仅面临着校园内的处分。校园内外的反响激烈,学生、教职工、社会人士以及政治团体都对此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者正在抗议拜登。目前,“挺巴反以”的热浪席卷了全美各大高校。《纽约时报》的统计显示,自4月18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清场行动以来,本轮学潮已蔓延至60多所高校,至少两千多人被捕。这场“挺巴反以”的学生运动,正在演变成为反拜登政府的运动。请注意,这些学生群体历来是民主党的大票仓。所以说,拜登的支持者正在抗议拜登。还有更可怕的事,美国媒体报道说,拜登的好几个巨额捐助者也间接资助了高校“挺巴反以”示威。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此前报道,在美国多所大学校园内进行的抗议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暴行的示威活动,大体上和平进行,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批评这些抗议活动充满“巨大的仇恨”,还说2017年发生的白人至上主义者种族暴力事件反而显得“小儿科”。

特朗普还就校园抗议活动抨击总统拜登说:“这是巨大的仇恨,但白宫里的那个人却无法谈论此事,因为他不了解问题所在。他不了解我们国家正在发生什么事。”

第三个消息:

就在不久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任期内的二度访华结束了。在访华结束之前,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了他。这一点,与他去年访华时所经历的程序,有相同之处。“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的中美关系历经风风雨雨,给了我们不少重要启示:两国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应该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应该求同存异,而不是恶性竞争;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这话,布林肯显然是听到了。他如何将这些谆谆之言听明白,并带回国,带入到实践中,我们不妨继续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布林肯访华前,中美双方就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目标和诉求。中国主要有5大目标,分别是加强中美对话、树立美国对中国的正确认知、管控中美分歧、推进中美合作以及共同承担大国责任。此外,中国还会就台海问题、经贸科技、南海等阐明立场,划出红线。据美国国务院表示,布林肯此行有3个目的,第一是希望在国际上的一些关键问题取得进展,第二是明确并直接的传达对中美双边、区域以及全球议题的关切,第三是管理竞争,以免导致误判或发生冲突。

“希望你不虚此行”,这是布林肯访华进入尾声后,中方高层送给布林肯的一句话。在为期三天的访华时间里,布林肯此行有哪些收获呢?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美双方在全面交换意见基础上形成五点共识,其中主要是加强沟通、增进了解、避免误判。

在布林肯访华的背景下,俄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工业家和企业家联盟代表大会上,宣布自己将于今年5月访问中国。如果访问成行,这应该是普京在2024俄总统大选胜出后,首次出访外国,凸显出对发展巩固中俄关系的极大重视。

目前中美关系处在比较脆弱的稳定状态。相比一年前,中美关系是较为稳定的,但这种稳定很脆弱、很不可靠,因为美国还在继续推进其对华遏制打压政策。接下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还会是一波三折,不可能真正的稳定,也不会有显著的改善。特别是在2024大选年,拜登政府为了大选的需要,既要向中国示强,也会向中国施压,以解决自己的利益关切。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关系改善发展的空间就会非常有限。美国真正的选战在8月之后开始,目前还是两党各自推出候选人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