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近日天津一家长城汽车经销商因“传播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品声誉”被当地市场监管局罚款5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真的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都震惊了,这个处罚力度真的绝了。个体户卖20块钱的芹菜都能被罚6.6万,相比之下对于一家4S店来说5000块钱的罚款根本不痛不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正因为不痛不痒,所以在汽车销售市场上,类似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层出不穷。长城汽车那边的处罚公告才出来,近日网上又爆出国内另一主流电动汽车品牌广汽埃安经销商在店内宣传广告中拉踩打压竞品。想都不用想,这次被踩的竞品又是比亚迪,比亚迪现在真的是树大招风,谁都想蹭一下它的热度,顺便踩它一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家广汽埃安经销商显然缺乏一点勇气,想拉踩比亚迪蹭热度,但又不敢直接提比亚迪的名字,而是用“某D”来代替,显然它也知道自己的这些抹黑污蔑言论是要吃官司的,所以就在名字上打了个擦边球,既能引导消费者的联想,又能在关键时刻撇清责任,说不定还能反咬一口说是比亚迪自己“对号入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埃安Y的车主,这些年来我很少在网上吐槽埃安,但这次我真的忍不住了,你能先把车造好吗?车子造好了不比什么营销手段都强吗?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污蔑打压竞争对手,能骗得了消费者一时,但骗不了一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能有今天的成绩,那也是靠多年的产品技术积累换来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曾经都是在一条起跑线上的,现在比亚迪跑在前面了,其他某些品牌内心就不舒服了,拿不出过硬的产品,只能通过拉踩比亚迪来体现自身的存在感,最恶心的是某些品牌在干着下三滥的事的同时还满嘴仁义道德,说什么别人出老千他就要掀桌子,你特么上桌了吗?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你掀个锤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品牌在对外宣传的时候显得一身正能量,仿佛自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纪检委员,嘴里说的都是“守底线、讲良心”这些高大上的词,结果背后全是见不得人的小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些车企,我只想说:求求你们做点正事吧,把心思放到做技术上,不要再追着比亚迪咬了,难道不踩比亚迪你们就不会卖车了吗?难道把比亚迪拉下水你就能上岸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