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武汉失守,中国国军主力退到西南山区,抗战进入了最焦灼的状态,一度形成拉锯战的局面。

此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长官部设置在樊城,此地位于五战区防区中心地带,便于统筹全局,临阵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第11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也已经率军抵达。李品仙是桂系猛将,作战有“广西狼兵”的特色,异常勇猛,平战出奇。同时到达的,还有老杂牌军刘汝明率领的第68军。李宗仁到达后,即令两军在随县布防,准备随时迎战日军的进攻。

李宗仁不愧是国军中的中流砥柱式的大将,面对刚刚被打溃散的部队,大约十万人,立即进行休整,修建工事,沿途布防。李宗仁的总体战略方针是:死守桐柏山、大洪山两个据点,以随时向武汉外围出击;同时与大别山区的桂系大将廖磊率领的第21集团军遥相呼应,伺机进行机动战与游击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李宗仁的敌人是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山田乙三深,他深知李宗仁的战略布局要点就是桐柏山和大洪山,因此,还没等李宗仁部署好,日军就迫不及待地对这两个据点展开了猛烈地进攻。

日军第三师山胁正隆率领约7000人,气势汹汹的进犯,本以为中国军队刚刚被打散,一定气势萎靡不振,却恰恰出乎意料,日军抵达我军前线阵地,向我方窥伺,李宗仁面对气势汹汹的日军,临危不乱,镇定自若,运筹帷幄,排兵布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将第一线分为两个守备区,以84军174师为左翼地区守备队,占领左起蒋家河右岸的河滨经竹林铺、昆山一线;以84军第189师为右翼地区守备军,与左翼地区第174师相衔接。以84军第173师为总预备队,在襄花公路唐县镇整训,以备不时之需。经过李宗仁这样精密的部署,虽说称不上跟铁桶一样坚不可摧,但至少是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敌军想要分分钟拿下我方阵地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国军忙于部署的时候,日军就迫不及待地发起了进攻,日军在飞机大炮的火力支援下,首先对着我军右翼地区狂轰滥炸,敌军将军山胁正隆以为我方刚刚大败,士气正处于低迷时期,企图以少数兵力,凭借优良武器,妄图把我方军队一举击溃,继而占领襄樊,但是没有料到,经过第五战区总司令李宗仁的整顿,国军士气正旺,结果日军连续几个昼夜的进攻,都被击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速战速决的计划被轻松地击溃了,山胁正隆于是与我方军队展开了拉锯战。山胁正隆错误地以为,经过几番拉锯战,我国的军队就会土崩瓦解,可不想越是拉锯战,我方的实力就越强,工事就越坚固,这与我国军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经过几番战斗,李宗仁指挥的军队,固守随县,山田乙三暂时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大的战斗,对峙状态就此拉开序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争取了有利的时间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