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2024年以来,货币政策调整幅度不小,未来还有多大空间?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作出表态。

“降准政策实施后,银行业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大概是6.6%,这个水平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的央行相比,还有一定空间。”谈及下一步政策考虑,潘功胜表示,要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动增量政策落地见效。

政策调控强度加大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央行采取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有助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也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中国城市专家网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林先平认为,当前银行业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为银行提供了更多流动性支持。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通过多种手段提高货币政策的精准性,以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

不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次并未提及下次降准降息的明确时间点。事实上,2024年12月底,市场期待的年内第三次降准也并未到来。

2024年9月,潘功胜表示,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9月27日,降准的消息赶在A股开盘之前落地:自2024年9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

这是2024年年内第二次降准,首次降准已在2月落地,年内两次降准共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共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

在宣布降准的消息时,潘功胜还称,在2024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10月18日,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再次表示,在降准降息方面,预计2024年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对于降准落空的原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202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加之净买入国债3000亿元,以及12月续作3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合计向银行体系注入中长期流动性2万亿元,远超12月14500亿元MLF到期量,相当于净投放中长期流动性5500亿元,也相当于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的资金量。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上述两项创新工具投放流动性对降准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且新工具投放流动性的效率更高,更有利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降准降息仍可期待

步入2025年,降准降息仍可期待。

天风固收在最新的研报中称,2024年12月MLF缩量11500亿元,关注中国人民银行有无降准以补充这一缺口。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1月仍可以期待的政策主要是货币政策和消费领域以旧换新的接续政策。

中信证券认为,1月外部的扰动因素可能明显增多:一是美联储1月底的议息会议大概率暂停降息,由于此次议息会议恰逢我国农历春节假期的开端,如果有预期外的鹰派表述可能会给春节期间的全球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二是1月20日美国总统就职后地缘风险事件可能会明显增多。如果站在应对外部压力的视角,预计在政策上,春节前后仍可能会调用尚未使用完的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避免政策断档,同时适时降准降息以稳定经济和市场预期。

此外,在实施货币政策的同时,还应加强财政、产业、贸易等其他政策领域的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以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之,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提高精准性,同时加强与其他政策领域的协调配合,以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林先平说。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