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国放弃了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为其市场经济地位辩护的案子,而诉讼的被告方是欧盟。西方媒体认为,这是欧盟在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取得的“低调却重大的胜利”。对于我国外贸企业而言,中国放弃诉讼到底意味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7国建议对中国补贴征收关税

不管中国想法如何,放弃诉讼都意味着欧盟和美国可以继续以中国政府为其出口商提供补贴为由,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诉讼程序结束后,27个欧洲国家建议对中国的补贴征收关税。

事实上,欧盟委员会在6月17日公布的《外国补贴白皮书》称,外国政府通过零利率贷款、无限制国家担保、零税率协议或国家专项资金等的补贴似乎促进了外企收购欧盟企业,并提及铝、钢铁、半导体、造船及汽车行业较容易获得外国政府补贴,进而强化相关企业在欧洲的竞争优势。欧盟委员会建议,应对于活跃在欧洲、使用政府补贴与当地竞争对手进行不公平竞争的外国企业采取行动。

目前欧盟委员会可以就欧盟各国政府提供的补贴进行审查,但对于外国政府给予的补贴却没有审查权力。欧盟委员会已告知欧盟各国,希望为制定一项确保公平竞争环境的立法铺平道路。欧盟委员会的白皮书建议目前供公开讨论,欧盟委员会之后将以之为基础制定立法草案。这些新规则的生效最终还需要获得成员国和欧洲议会的批准。

可以预料,只要中国还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在中国经济和出口商品的性价比越来越有竞争力的情况下,中国商品出口价格在欧美等经济体将会面临前所未有审视,尤其是那些被认为价格“显然过低”的“廉价商品”或有“倾销行为”的中国进口品,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加征关税的风险。这点应引起中国出口商格外注意。

另有分析指出,欧洲实际上是滥用贸易保护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全球经济相对低迷的情况下,欧盟也深陷经济衰退的泥潭,为了保护当地的企业和产业,采取了这样的贸易保护措施,这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