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伟达在线上发布了自家30系显卡,性能提升幅度之大引发玩家热议。回顾十年前,也就是2010年,不知道大家还能否记得当年的主流电脑配置。十年前显卡市场还是GTX480和HD5870的天下,那时DX11也刚问世。这一次我们就带大家盘点一下这十年来英伟达和AMD发布过的高端显卡,从GTX480到如今还未发售的RTX 3090,科技的进步到底有多大呢?

回到2010年,那时的英伟达还不像现在这样意气风发,在2009年,AMD发布了最强单芯显卡HD5870,这一款DX11的显卡在性能上大幅领先英伟达最强单芯卡GTX 285,甚至和双芯小核弹GTX 295打得有来有回,后续的HD 5970更是打得英伟达毫无招架之力。于是,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便马不停蹄地打磨下一代GTX 480,到了2010年3月发布,玩家们发现这一代旗舰GTX 480为了性能牺牲了功耗,靠着满载功耗近500W的大核心压制住了HD 5000系列。即使拥有曲面细分、DX11等众多新技术的加持,GTX 480仍旧难以挽回口碑,被戴上了高功耗高温的帽子。同时,HD 5000系列也让AMD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在GTX 480惨胜的仅仅半年后,英伟达就发布了自家新旗舰,GTX 580。与上一代相比,同样采用费米架构,在制程提升的同时,功耗也有所降低。在同样的功耗下,性能相比于GTX 480有百分之20的提升。当时两家在显卡市场还能达到近似五五开的局面,虽然性能上N卡能压制A卡,但功耗高一直是N卡的缺点。

在2012年,英伟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普勒架构诞生了,代表显卡是GTX 680。升级为28nm工艺的开普勒架构让显卡核心频率首次突破1GHz,性能提升的同时,功耗相比GTX 580下降了50W。自这一代开普勒架构发布后,英伟达发展速度便超过对手,随后的双芯卡GTX 690更是被冠以核弹的称号。

2013年底,英伟达发布了开普勒架构的GTX 700系显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GTX 780Ti了,性能超过AMD旗舰R9 290X,功耗下降了30W,英伟达大火炉的帽子也甩给了AMD。也是自这一代开始,黄仁勋开始售卖特殊型号的显卡,名为TITAN,面向的是最高端的游戏玩家以及科研人员。

英伟达下一代显卡,也就是GTX 900系列采用麦克斯韦架构,提升的重点依然是在提高能耗比。英伟达发现上一代开普勒架构削减逻辑控制单元太多,造成CUDA冗余利用率低,这一代重点优化CUDA单元分组。根据英伟达官方给出的解释,麦克斯韦架构相比开普勒架构,在IPC方面提升超过百分之35,能耗比直接翻倍。首发的GTX 980相比GTX 780性能提升百分之30以上,功耗却低了百分之10。彼时的AMD由于CPU方面的失败,没有资金维持新架构显卡的研发,只能在原有的GCN架构上缝缝补补,直到近年RYZEN系列处理器的成功才推出了RDNA架构的RX系列显卡。

再说英伟达这边,依靠全新的帕斯卡架构和台积电16nm工艺,GTX 10系显卡性能提升达到了百分之60。加上当时矿潮以及AMD显卡的不给了,使得GTX 1060这张显卡成为一代神卡,无论是使用率还是价格,都居高不下。直至今日,GTX 1060依然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款显卡。

在帕斯卡架构显卡彻底击垮AMD后,英伟达仍不满足。2018年,跨时代的图灵架构显卡发布了,这一代显卡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入了RT core和Tenser core,支持光线追踪以及超分辨率采样技术。实时光线追踪能让游戏画面更加真实,细节更出色,而DLSS也就是超分辨率采样技术在损失几乎不可见的画质后可以有效提升游戏帧数。

而今日发布的安培架构RTX 3000系列显卡则是把光线追踪和DLSS推向了新的高潮,首发的RTX 3070、RTX 3080、RTX 3090这三张显卡更是性能暴涨,让玩家惊呼NVIDIA YES。而此时的AMD,已经被英伟达甩卡了太远。英伟达这边光线追踪已经迭代了两次,DLSS2.0技术加持下也让光线追踪高度可用,AMD去年推出的navi显卡冲击高端未果,最近也没有了动静,让玩家着实为AMD捏了一把汗。

十年来,半导体芯片行业发展速度超乎想象,十年前顶级的硬件配资放在今天可能连入门级显卡都比不过,这也让我们更加期待十年后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