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波兰2015年合拍电影,中文翻译《夏至》,德语原文叫《我们最后的夏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部电影原长96分钟,不知道为什么在网上看到的都是89分钟的剪辑版,稍显有些凌乱,有些地方如果不注意看的话会感觉有些突兀,当然如果就理解成是导演的独特思维倒也说得过去。

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1943年在德国占领下的波兰,一个德国士兵和波兰火车司炉都喜欢爵士乐,又都爱上了一个波兰帮厨姑娘。故事很平淡,没有什么特别狗血的冲突,但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深思,战争扭曲了人性,无论是德国人还是波兰人,或者可以换一个方向,也许正是扭曲人性的德国人和波兰人,才导致爆发了战争也未可知。

有关影片中的几个历史“彩蛋”:

1. 1939年德国闪击华沙,随后占领波兰。与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不同,德国人对波兰人采取的是殖民态度,并没有对波兰人斩尽杀绝,他们需要波兰人提供日常的服务。而且影片中的波兰人都或多或少的懂一点德语。

2. 波兰对德国的态度其实比较中性,甚至有一点亲德。一战以前这片地方叫东西普鲁士,再往东一点是东普鲁士的首府柯尼希堡,现在改名叫加里宁格勒,更是普鲁士祖宗的龙兴之地。1875年东普鲁士的人口中73.48%是德国人,18.39%是波兰人,8.11%是立陶宛人。一战以后西普鲁士被归入波兰,东普鲁士为魏玛共和国的飞地。在1920年东普鲁士举行公投,自己决定是回归德国还是留在波兰,96.7%的投票者希望回归。1923年,苏联立陶宛共和国强行占领梅梅尔地区,就是德国老国歌里“Von der Maas bis an die Memel”的德意志民族的天然东部边界。二战以后苏联吞并东普鲁士的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连同西里西亚和波美拉尼亚被划入波兰,从此“普鲁士”这个名词消失。对照在影片里,德国士兵收拾餐具时弄脏了制服,旁边的波兰大妈摇着头絮絮叨叨的给他擦干净。很难想象这样的情节会出现在日占区里中国老百姓对日军的行为上,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那两国人心里的一丝认同感。

3. 对比德国,波兰人对苏联人是恨之入骨。1940年苏联秘密警察将2.2万波兰军人和知识分子在苏联斯摩棱斯克以西的卡廷森林集体枪决,被称为卡廷惨案。事后,苏联当局隐瞒了真相,对外宣传是纳粹德国所为。直到1990年4月13日,苏联政府才正式承认对卡廷惨案负全部责任。波兰人说,德国人来了我们会失去自由,俄国人来了我们会失去灵魂。片子中对苏联的游击队有了比较负面的描写,不光强奸波兰女人,连老人也一枪打死,正是映射了历史中波兰人民普遍的反苏情绪。

4. 波兰地处德俄两国之间,夹缝中生存,历史上被三次瓜分,并导致了亡国。如何获取眼前的利益,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一些是最关键的,这也造成了波兰人民过于务实的原则。影片里波兰火车司炉和他的师傅在铁轨线上捡被杀害的犹太人的衣物,据为己有还沾沾自喜,甚至送给情人,而司炉偷了德国军人的旅行箱,拿回家他妈兴奋的认为自己家时来运转了。

5. 1935年戈培尔认为爵士乐是“黑鬼音乐”,是“来自劣等民族的劣等作品”,下令在全帝国境内禁止爵士乐与摇摆乐。因此,德国士兵和波兰司炉偷听音乐时被人发现才会那么紧张。更加说明问题的是,上尉问德国士兵为什么入伍,他回答说是因为他堕落的听了爵士乐,上尉说那确实很堕落,由此可见在1943年德国军方仍对爵士乐持否定态度。最后波兰女孩被杀也是因为此。无独有偶,在《我们的父辈》里,第一集在柏林的咖啡馆,也是5个青年听爵士乐跳舞,引来了秘密警察。

6. 德语有“您”和“你”,在军队,上下级之间全用“您”,这看似客气的称呼非常巧合地说明了战争的本质。战争不是请客吃饭,不需要和别人交朋友,只要服从命令,拿起枪射击就好了。在二战的后期,在民主德国时期,这样的军人形象数不胜数,他们内在的人性和上级命令之间的冲突,是目前所有德国优秀电影所要表达的内核。

7. 影片的最后,养狗的德国士兵升职了,养狗代表着心里的善良,而服从上尉的命令获得晋升则意味着良心的丧失;波兰司
炉升为司机,过路口时不再减速为德国士兵让路,两国国家之间的冲突,其实才刚刚开始。

最后,我特别喜欢片子里的上尉,查了一下,演员叫斯特芬·施曼(Steffen Scheumann),长得特别像《再见列宁》里的楚潘·哈玛托娃(Chulpan Khamatova),不过俩人应该没有血缘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