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农尝百草》

中国传统文化中,香文化源远流长。自神农尝百草开始,大自然中或可食用裹腹、或可药用救人的植物草本,逐步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物资。随着艾草的药用价值被发现和利用,经过不断探索尝试,人们在其基础上研制形成艾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法制香》

艾香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有关于香的历史和纪录,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名医别录》到《本草纲目》等历代文献资料及名著均有大量记载;历经千年风雨,艾香成为先人们留下的不可多得的财富,以其独特的价值形成别具一格的香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食香传艾香集锦》

走过风云激荡20世纪的中国人,正开始以更加清澈的目光审视非遗文化传承艾香的实际功效与发展。为了让更多人知香、好香、乐香、闻香、赏香,让中国传统艾香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在医疗、保健、药剂等各个领域得以传承,同时普及新时代文创产品和医疗开发,使其贴切于民,用之于民。石食香传,一个用传统手工制作艾香技艺弘扬传播中华艾香文化的制香工坊,在新冠疫情反复中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食香传艾香成品一角》

石食香传是由儒商高岳和手工艾香制作工艺大师谢安共同运筹决策的结晶,高岳先生和谢安老师是多年挚友与伙伴,相知相助,成立石食香传是他们早已有之的想法。说起名号来源,这里边的“石”、“食”和“香”是绕不开的,其一石曰奇石、一食曰陕北宜川猪灌肠,一香曰艾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食香传三剑客:从左至右为儒商高岳、非遗会员谢明铠、制香工艺大师谢安》

对于传承和传播艾香文化,他们不只是仅凭情怀在默默坚守,而是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手工制香传承方面,在他们的引导带动下,90后的谢明铠放弃大多青年追求潮流娱乐的共性,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到纯天然手工制作艾香的事业中来;勤奋好学的他不断进取,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成为石食香传手工制香的中坚力量和明日之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食香传艾香——自然晾晒、尚品天然》

艾香传播方面,针对当下疫情的反复,作为中医药大家族的一个成员,艾香的预防保健作用早已被证实。石食香传艾香团队做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后发现,人们对艾香是有迫切需求的,但多苦于对化学制香和纯手工制香无法区分。于是,他们决定将真正采用纯天然艾草作为原料、以纯手工制作无添加的艾香让更多喜香人士熟识。鉴于此,以奉献天然艾香、弘扬普及传统艾香文化为使命的石食香传正式踏上发展的快车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艺大师谢安手工制作香牌》

石食香传艾香,以精心挑选、自然生长的艾叶为原材料,尊承百年传统手工技艺为制作规范。精选艾草、研磨打粉、搅拌艾泥、手工塑形、自然晾晒,每一道工序一丝不苟,盘型、线型、柱型、塔型、香牌,每一盘艾香都经由工艺大师谢安、非遗会员谢明铠亲手精雕细琢,盘盘艾香倾注着石食香传人对传统艾香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敬畏与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香徐徐扑面来》

点燃石食香传之艾香,闻其味,正如轻罄重钟沁心脾,艾香徐徐;观其形,恰似轻雾薄烟淹鸟影,艾烟袅袅。耳畔禅音起、目前艾烟飘,在艾香的熏陶中,静心品味,既可舒缓情绪又能宁心安神。其散发出的自然清香既能驱役避秽,有效抑制流行性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还有除异味、驱蚊虫等妙用,受到文人雅士追捧和群众之喜爱,使石食香传艾香之美名得以广泛传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烟袅袅自然起》

展望未来,石食香传艾香团队在传承和发扬艾香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瑰宝的康庄大道上,定当不忘初心、攻坚克难、越走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