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由于社会矛盾的积聚,和政治上弊端的显现,大明王朝的国力与以往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作为仕途“主力军”的读书人中,虽有不少混天撩日,但也真有不少忧国忧民者,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海瑞和张居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海瑞张居正的不同人生

1、大名鼎鼎的“海青天”

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就廉洁秉公之程度来看,可与宋代名臣包拯相媲美,因此民间也亲切的称呼他为“海青天”,他出生于海南琼山,也就是现在的海南省海口市,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四朝,是“元老级”的朝廷官员。

公元1549年,明嘉靖28年海瑞成功中得乡试,被委任为福建南平教谕,后历任知县、州判、户部和兵部主事、两京通政,最后做到了右佥都御史。从海瑞的个人履历来看,他拥有很丰富的地方治理经历,也在中央六部中担任过实职,可以说一直奋战在仕途的第一线,也就是百姓口中的“父母官”。

2、执着改革的首辅大臣

张居正,湖广荆州卫人,生于江陵,因此也称为“张江陵”,他是军籍布衣出身,和同龄的读书人一样,从秀才开始一步步走着科举出仕之路,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尤其是在官场上政治嗅觉极其灵敏。

最后从进士出身做到了内阁大学士,也是位极人臣,张居正一生致力于改革和新政的实施,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正是他的存在,才有了明朝的“万历中兴”盛世。

隆庆6年,公元1572年,进入内阁且晋升中极殿大学士的张居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首辅大臣,从这一天起,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刀阔斧的实施制定已久的新政,新政内容涉及到财政、军事、吏治等诸多方面。

二、同为名臣差距巨大,关键在哪?

就海瑞和张居正来看,都是不世出的一代名臣,可两人的性格截然相反,人生的境遇也大相径庭。海瑞的一生已经足够清廉,却还无时无刻不为民为国着想,但是这样的人注定不懂得官场上的变通之法,虽然政绩斐然,民望极高,也如愿以偿成为了京官,可平心而论,海瑞的思想还停留在地方“父母官”的层次。

另外,他虽然在六部任职,但几乎都是做具体事的官员,并不能决定政策的大方向,在这种环境下想要施展自己的理想,必定要想尽办法往上爬,可海瑞过于墨守成规,说白了就是太迂腐,这样的人无法做到平衡各方关系和利益,因此成就必定有限。

从字面上来看,所谓“清官”,就是水字旁加上一个青年的青字,这说明想做清官就一定是思想单纯的、耿直的,海瑞就属于民家俗语中“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那种官员。

张居正一生在历史上颇具争议,一方面他立志改变现状,让大明朝呈现中兴之势,另一方面,他本人又喜欢奢华的生活,甚至还有贪腐行为,中饱私囊。

如果说他是个贪官,也的确如此,可是身处高位,还有着一身的抱负想要化为现实,张居正很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必须要有钱,有钱才能讨得皇帝的欢心,才能让朝堂上的官员听从自己的意思。

张居正一心想要改革,那首先就必须得到话语权,这件事想要达成,前提就是必须有权还得有钱,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虽然很多事喊出的口号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事实上都是周旋人情世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张居正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作为,正是明白了这一点,相较之下,海瑞一生都没能明白,缺少了张居正的那份通透和老练,或许两人同朝为官,张居正心中虽然敬佩海瑞,却一直把他当个纯真的孩子看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