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P137-140)2020年第5期刊登了北京工业大学封海燕老师《股权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效应还是福利效应》的文章。文章观点明确:

……以2006-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依据……现阶段我国股权激励制度更多地表现为福利效应……也没有真正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这是一个反主流观点的结论。一方面,学者们多数是认同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的(我在相关杂志数据库中随机下载了一些文章看过);另一方面,企业对股权激励的热衷程度,作为管理咨询师,“春江水暖鸭先知”,深有体会。

那么问题来了?是作者的研究有问题吗?

当基于A股做实证研究时,该类课题的研究思路有:其一,以一个企业的几次股权激励为例,纵向上比较(如,师毅诚的《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探析——以中兴通讯公司为例》);其二,以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全部或某些企业为样本(如王雯《公司产权性质、高管股权激励和企业绩效——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其三,实施过的与没有实施过的企业之间对比(如封海燕的文章)。

很显然,思路一和思路二在逻辑上就不科学。一个(或一类)企业在长时间跨度内,对绩效有影响的因素太多了,将绩效提升归因于股权激励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因此,我的观点是,作者的研究方法没有问题

既然观点没有问题,为什么又成了反主流的观点呢?

从学者的文章看,多采用了思路一和思路二,当样本跨度10多年时,只要还在A股,其绩效大概率会提升

从企业的热衷程度看,实施股权激励的决策者是企业家、老板群体,这个群体大概率对股权的渴求程度要远远高于工资。基于此假设,这个群体决定实施股权激励,往往是“以己度人”的心态使然

企业热衷于股权激励——细思极恐

学者的研究我不去讨论,但企业热衷于股权激励可不是好事情,从实施股权激励的常见动因就能看出来,如:

动因一:老板提出,我们要不也实施股权激励吧,结果管理层无人反对、或提出疑问。

动因二:人力系统提出,大家都在做股权激励,并且股权安排成了招聘、留人的重要竞争手段;某些高层提出,做个股权激励吧,激励更有力。

动因三:基于逻辑的考虑——太累了,扩大股东范围大家就是为自己干了(股东未必就积极努力工作);设置行权条件,给大家一个更高的目标,真实现了就有更高的回报(如上文所言,目标的实现未必是因为员工的身份转换)。

股权激励就没有用了吗——正确的打开姿势

激励标的(实股与身股、股份与现金)、激励载体(公司还是项目)、激励对象(管理层、核心员工)、行权条件、股份来源、定价与定量等要素……都是股权方案技术层面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股权激励的需求研判要精准——也就是说,只有当有员工渴望股权激励工具时,股权激励才会发挥价值。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判断是否有员工渴望激励工具呢?

一般的,老板的直觉、面对面的沟通、治理层的深度研讨会等都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