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天府新区是成都的新天地,那少城则是成都的绝版老天地。

它既老得悠远,又时尚潮流。在这片区域中,历史的孑遗是宽窄巷子,时尚的发展是重建的历史街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自2017年天府锦城项目启动以来,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已逐渐分片、分点出现,少城片区作为天府锦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而最近,这里又有新的变化。

No

-Number-

01

绝版少城,没那么简单

飘香盖碗茶、悦耳川剧、24小时不打烊书店······蕴藏成都安逸慢生活与烟火气息的宽窄巷子,既是成都的“会客厅”,也是成都文化的象征。

但鲜有人注意到的是,宽窄巷子所属的少城片区,是成都不可缺少的一块“胎记”。

自成都建城史以来,都没有修筑围墙。约公元前600年的古蜀,开明王朝到五世完成迁都成都,史称“北少城”,有趣的是,它依然没有墙。

真正有城墙的少城,出现在秦代,官员将少城与大城并立修筑,两城城墙高度达到了17米,直到东晋才倒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 少城

唐代以后的成都又屡经战乱,城垣都被踏平了,直到清代康熙时期(1718年)原少城遗址上才筑起了新城,被命名为“满城”,用作八旗兵丁驻扎操练。在此时,少城已形成一个鱼骨状的街区网络,以长顺街为脊骨,在左右两侧平行排布了59条街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成都“满城”。成都市青羊区网信办供图

辛亥革命后,人们把“城墙”当作落后的象征,意图推翻,同时平民为了获得免费的砖瓦也都跑来拆墙,于是少城城墙被全部拆除。“胡同”也被改名为“街”、“巷”,少城虽然不在,但少城的路网格局,却全都完好保留了下来。

No

-Number-

02

鱼骨上的烟火成都

时光流转,如今的少城片区延续着历史上的布局脉络。

在少城鱼骨街区图的西南侧,就是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共同组成的、闻名天下的宽窄巷子步行街,北侧则是数不清的小巷,其中有满是网红餐厅、青年旅店、手作小店、小酒馆的青年聚集地——小通巷;还有餐厅、咖啡密布的休闲“慢生活”体验区——泡桐树街;还有暗藏成都故事的小资画院与市井生活的支矶石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奎星楼街。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其中,宽窄巷子旁边的奎星楼街因其美食而格外引人注目。

“奎星楼”街原为清代少城的光明胡同,因胡同西头关帝庙中建有奎星阁,民国初年才改名“奎星楼街”。曾经,奎星楼街是成都的“公馆一条街”,原西城区黄瓦街街道办事处专门对此小街做了一番调查,不长的街道,拥有31家公馆,且大都庭院深深,门禁森严。

如今,这里成为了成都人私藏的美食综合体。奎星楼和它的邻居们,每隔几步一个美食的门头,每一个招牌、每一声吆喝、每一家都飘出诱人的食物香气;如果不小心从某一个小区门洞钻过去,走到了隔壁巷子里,更是可能迷失在美食的天堂里。走在这一片,让你恨不得长出十个胃,才足以完成这趟饕餮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联合国人居署参与了少城街区的有机更新规划,在街区改造过程中,保留了部分原住民,通过周边硬件与软件的提升,使他们能够更有品质地生活,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处成就了最美的风景。

2018年11月少城片区已打造完成包括奎星楼街、泡桐树街在内的6条特色街区,通过对街道立面改造、景观提升、人行道铺装、慢行系统建设等内容改造,实现对老旧街区的有机更新,打造出最原真的泛历史文化创意街区。

No

-Number-

03

再更新:你好,奎星楼!

如今,“老井翠竹映青莲,青砖小瓦生碧烟。”古诗中的少城意境已逐渐实现,但改变并未止步。

2020年8月10日下午,宽窄匠造所正举行亮相仪式。

它是青羊区首个文创综合体,也是“成都市最可打卡的城市文化地标”。整个匠造所其实可以理解为成都原创生活美学集合空间。从一楼到六楼,囊括了文创产品集合空间、茶酒空间、原创咖啡、成都书房、花园餐吧等可消费可体验的复合型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成都”街巷空间——宽窄匠造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未来,这附近还将增添一座重磅新地标——“奎星楼”!

成都市青羊区奎星楼街27号(文化活动中心)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1220.83平方米,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基底总面积170.03平方米。总建筑密度13.93%,建筑高度22.85米,总建筑面积约1406.33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据中建西南设计九院微信公众号

该项目借助天然的区位优势,打造与宽窄巷子的旅游热点共生体,联动发展,进而带动活力圈内业态完善及整体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鸟瞰图。图据中建西南设计九院微信公众号

充分利用奎星楼街美食聚集地及文创工作室的现有流量,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并最终带动周边街区产业升级,丰富宽窄巷子旅游核心圈产品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效果图。图据中建西南设计九院微信公众号

该建筑提取成都丰富的蜀汉文化建筑特点,将传统奎星阁建筑的意象抽象表达,结合当代手法传达出中国建筑的传统意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据中建西南设计九院微信公众号

同时,该建筑结合规划条件及街道环境实际条件,生成合适的建筑体量,达到既能匹配现有街道尺度,尽量减少对周边建筑影响。

同时,又适当突出自身核心地位的目的,通过竖向楼梯构件,将水平地面的人流引向垂直方向在室内外漫步的同时达到屋顶活动平台眺望旧城景色,形成旧城区的新热点,下沉剧场的设置也将大大丰富和提升城市片区的文化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据中建西南设计九院微信公众号

此外,在现有的基地条件下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间,创造丰富的建筑功能空间,与附近的特色空间一起为新兴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一个体验巴蜀文化的综合空间。

“西望少城花满眼,风光时逐马头飞。”更好的少城已经跃然纸上,你期待吗?

-END-
红星新闻网 爱看头条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严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