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些天,在建瓯市玉山镇上房村,经常可以见到村民在锥栗林里管理黄精的身影。在锥栗林里种植黄精,每亩地可增收3000元。黄精变“黄金”,大家种植的热情格外高涨。

“黄精,药食两用的植物,外表与生姜相似,具有补中气、强筋骨、降三高的作用。多分布在林下、林缘和溪边草丛中,耐阴喜湿,非常适合林下种植。把黄精与建瓯丰富的林下空间和优越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将有助于林下经济、生态的双丰收。”建瓯市林业局省级科技特派员陈国兴说。2017年以来,他多次在上房村举办黄精种植培训班,手把手指导村民进行山场管理。

种植黄精需要“良种良法”的技术支撑。在陈国兴等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2017年,村民魏荣学在荣学家庭林场的30亩锥栗林下试种黄精。如今这些黄精长势很好,据估计,亩产值可达9000元。

为了让更多的林农增加收入,魏荣学推出了“家庭林场+农户+基地”订单式林下经济模式:由荣学家庭林场和农户共同建设林下经济基地,荣学家庭林场向农户免费提供黄精种苗和技术指导,收成时由荣学家庭林场按市场价格保证回收。

一座山场,两样收益。“村里已经有4户农户和我签订了合同。”魏荣学说,目前全村种植黄精的锥栗林有100多亩,在原锥栗林收入的基础上,农户可增收30万元。

据陈国兴介绍,荣学家庭林场开始尝试按照“九蒸九晒”的古法对黄精进行初加工,制作少量黄精干,其因口感好且便于携带食用,很受市场欢迎。不仅如此,林场还尝试着把黄精切成薄片后适度干燥做成黄精茶,目前价格每公斤800元。

“我们林场已准备好厂房,等黄精收获后进行规模化加工,进一步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土地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对于未来,魏荣学底气十足。

(葛悦月 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