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鲁迅先生,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对他都不陌生,从刚开始学习语文,鲁迅先生的文章就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但是对于中国历史而言,鲁迅先生不仅仅是一位作家,他还是一位思想家,更是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是新思想的引领者。

鲁迅先生的著作《呐喊》《狂人日记》等都被列为中学生必读书目,鲁迅先生的文学水平,文章思想高度向来是毋庸置疑的。曾经鲁迅先生的文章就像他弃医从文时理想的那样,唤醒了无数迷茫、麻木的中国人。

但是王朔却批判鲁迅,称鲁迅是先生配不上世界文豪的赞誉,他说:“我没听说世界文豪只写过这点东西。”王朔是谁?他又何出此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的迷弟

或许你对王朔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他是名作家,也是名编剧,也许你没有读过他的书,但是你一定看过或者听说过电影《甲方乙方》《私人定制》《非诚勿扰2》等,王朔便是这些电影的编剧之一。

1958年,王朔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他的祖籍在辽宁省鞍山市,但是他几乎是在北京长大的,在北京读完小学和中学,后来进入了解放军海军。

1978年,王朔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短篇小说《等待》从此正式踏入写作行业,后来接连发表了好几篇小说,并且伴随着他的小说被翻拍成为影视作品,他也开始涉足担任编剧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朔这个人有才华,文笔犀利,但是他的脾气、性格也怪异,或者说他有自己的傲骨,连和他搭档兼好友的冯小刚都时常谦让他,在很多问题上他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执拗地坚持下去。

曾经的王朔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将鲁迅先生当作自己的偶像,既喜爱鲁迅先生的作品和文字,也被他深深的人格魅力折服。那么这样的他又是如何和鲁迅先生结下梁子的呢?

观影后的反思

曾经王朔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在这本书中,鲁迅先生文笔犀利地揭露了民国那个真实的乱世,直击那个社会的最痛处,他还一度称为鲁迅先生的“迷弟”。甚至王朔还曾说过鲁迅先生就应该拿诺贝尔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一件事后,王朔对鲁迅先生的态度发生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他去看了《阿Q正传》的电影,电影中所展现出来与他对这本书的理解不太一样,倒不是说电影改编的不好,是王朔产生了自我怀疑。

看完电影后,王朔重读了《阿Q 正传》,他依然承认《阿Q正传》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但是再一次读这部书,他发现似乎阿Q缺少了点美感,阿Q是那是时代的产物,他的结局注定是一场悲剧,他代表了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普通人的代表。

但是看久了阿Q,或许就会发现他太枯燥了,没有艺术性。悲剧本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先生在写下这篇悲剧的时候,在这篇作品中揭露人性的丑恶的时候也难免将自己的性格和情感冗杂其中,他认为鲁迅先生的缺少了人性的温暖,太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王朔依然不否认鲁迅先生的作品很优秀,依然不否认《阿Q正传》很优秀,只是人无完人,只要是作品就会有缺陷,王朔只是从曾经的疯狂迷恋,从曾经他眼中的完美无瑕,到如今看到了这一缺点,当然仁者见仁,这也只是他眼中的缺点。

长篇、短篇小说之争

让王朔放言出“他不是世界文豪”这句话的不仅仅是那一点新发现,还有最遗憾的一点便是鲁迅先生没有长篇小说,王朔说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损失,还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损失。由此可见王朔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依然很高。

长篇小说需要更多的精力去构思,需要耗费更多的心血,而鲁迅先生没有留下一篇长篇小说,即使是《阿Q正传》也仅仅只有两万多字,而相比起短篇小说和杂篇,王朔更看重长篇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迅先生是真的没有能力写出一篇流传百世的长篇小说吗?他有,但是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根本没有给他耗费大量心血写出一篇长篇小说的机会。

如果让鲁迅先生像曹雪芹那样“批阅十载,删改五次”耗费上半辈子的心血,我相信,鲁迅先生同样能够写出一篇流芳百世的优秀长篇小说,但是那时候,中国历史上将缺少以思想为启蒙的领航人。

鲁迅先生不仅仅是一位作家,他还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他手中握着的笔,那不是笔,而是刺破黑暗的利剑。他的小说,也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那时候无数中国百姓的精神食粮,是唤醒中国社会的药剂,他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滴着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起启发民智,唤醒中华民族的精神,什么“世界文豪”的称号,什么诺贝尔文学奖,对他而言都是子虚乌有的东西,鲁迅先生的文章,唤醒了当时无数的中国青年,给无数的中国青年指明了道路,这一切历史会记下。

小结:

其实对于王朔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本身也没有什么错,只不过他只是站在了一个文人的角度,评价了鲁迅先生作家的身份和作品,没有一篇完美无缺的作品,也没有一个完美的作家,王朔也只不过是从曾经的迷恋,到如今理性的看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有些人不喜欢南唐后主李煜词中的哀伤之情,但是不否认李煜对宋词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就像有些人看不上柳永的为人,但是柳永的词作造诣却是令人敬佩。

小时候,很多人即使被迫读着鲁迅先生的文章,也不喜欢,也看不出有什么好,买了一本鲁迅先生的小说,也很难读得下去,但是当那群人成家立业了,看到了真实的历史,感受了世事沧桑,再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时,一定有不一样的感触。

鲁迅先生的文章,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