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零碳新时代 光伏新征程”为主题的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高峰论坛9月9日至10日在成都举行。历时3年,该论坛已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顶级盛会,凭借“规格高、规模大、阵容强、干货多”吸引了光伏产业政、产、学、研各界众多重磅嘉宾齐聚,围绕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碳中和时代发展机遇,深度解读光伏产业发展环境,共同探索光伏发展新赛道。期间,“中国光伏品牌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了《光伏行业促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书》。

谈产业

光伏发电成本将降到0.25元/千瓦时以下

作为中国光伏行业的年度盛会,本次论坛大咖齐聚。来自全国光伏行业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校等重磅嘉宾,以及通威股份、阳光电源、天合光能、特变电工、保利协鑫等近300家企业参会,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光伏行业盛宴。

中国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王禹民介绍,多年来中国在推动能源转型、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绿色理念深入人心。随着全球能源革命的深入,可再生能源市场将继续扩大,光伏行业应加快技术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规范市场发展环境,以应对碳中和下光伏的新机遇、新挑战。

过去十多年来,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迭代不断加快,智能制造迅速推广,光伏发电系统成本下降了9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光伏发电成本也从原来的3到5元一度电,降低到近两年的0.3元/千瓦时到0.35元/千瓦时,今年有望全部实现平价上网。预计“十四五”期间光伏发电成本还将继续降低到0.25元/千瓦时以下,届时光伏发电成本将低于绝大部分煤电。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加快发展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推进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不仅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也是筑牢中国能源和外汇安全体系的必然选择。展望未来碳中和新征程,中国光伏企业应练好过硬本领,真正推动能源持续运行、良性发展,助推中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发倡议

号召光伏行业积极参与“双碳”行动

“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窗口期,我国光伏行业也将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代,随着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持续发展,中国将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路上越走越稳。在此背景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代表光伏行业协会,向全行业发布《倡议书》,号召大家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落实国家战略,积极作为,共同担当,为中国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倡议书》指出,号召行业紧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制造业融合,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共同推动全球能源革命和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此外,论坛期间“中国光伏品牌研究院”正式成立。据悉,该研究院会聚了光伏新能源企业、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光伏市场服务企业以及国内主流光伏配套设备生产商、主要零件配套供应商等,全产业链自愿加入,以“共建、共享、共赢”为主旨。

看成都

近300名企业家、专家走进金堂参观

在本次论坛期间,来自全国100余家光伏产业知名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的近300名企业家、光伏行业专家莅临淮州新城参观考察。吸引光伏行业精英目光的,是成都淮州新城正在崛起的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

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进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和淮州新城招商中心进行参观考察,并走访了通合新能源金堂项目建设现场。据了解,作为成都光伏产业的主要承载地之一,淮州新城以光伏为核心、储能为重点、绿色建筑和环保治理为补充的“1+1+2”低碳制造业体系已初具规模,聚集了以通威太阳能、巴莫科技为代表的碳中和产业关联工业企业122户,2020年主营收入完成143亿元、增长13%。

记者 刘泰山

原标题: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高峰论坛在蓉举行 中国光伏品牌研究院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