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戴伟张中

拾光 崮山馍馍美味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拾光 崮山馍馍美味传承

“你只听说过山东大馒头,见过十个手指粗的馍馍排成一排蒸出来的崮山馍馍吗?嚼一口满嘴麦香”济南市长清区崮山村的李元给慕名来店买馍馍的人这样说。2022年3月24日,家住济南市长清区崮山村的李元和韩秀萍夫妇像往常一样6点多出门,骑上电动车跨过104国道来到他们出租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平时做的少,基本半天就能做好一袋面粉的馍馍,旺季销量大,还要雇人一起干。”李元边说边打开一袋面粉倒进搅拌机。制作崮山馍馍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既要有体力还要耐得住寂寞,李元和韩秀萍夫妇相对坐在“炕”两边先搓出手指型大小的面胚,再把十条排成一排,组成一个馍馍。他们每天这样重复着,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李元自创的下烤上蒸锅给他带来了方便。

十个“手指”成一个馍馍。

崮山馍馍因玉皇山下大崮山村而得名。相传,大崮山村因为紧挨泰山御道,集市、驿站相继设立,所以日渐红火,建起很多临街商铺。有两家紧挨着的饭铺,因为都做面食,所以竞争激烈。于是,两个饭铺各出奇招,不断创新出奇,生产出花样翻新的各色馍馍。其中一家,在百般摸索之后,推出一种样子独特、口味特别的小馍馍,细如手指,十个一排,用铁锅蒸制出锅之后,其表面白亮,底部有一层杏黄硬壳,吃起来硬中带柔、柔中有韧、层层能剥、满口清香。于是,这家饭铺生意日渐兴隆,顾客慕名而来并询问这种馍馍叫什么时,老板随口答道:“崮山馍馍。”相传乾隆帝下江南时,在崮山行宫吃到崮山馍馍,赞不绝口,于是,把崮山馍馍指定为贡品,崮山馍馍风光一时。

李元自创的下烤上蒸锅给他带来了方便。

年复一年重复着、传承着崮山馍馍。

一根压面杠承载着夫妻三十多年的默契。

出锅的馍馍点上红点寓意喜庆。

如今的崮山馍馍,以李家馍馍最为持久和出名,李家馍馍,一直坚持使用最传统纯手工方式制作,蒸一锅崮山馍馍使用十几道工序,其中包括“老面发酵”、“杠子压面”、“手揉成形”和“柴火烧灶”这四道至关重要的环节。现在,仍有很多人喜欢崮山馍馍,每年节假日都有提前预订。现在李家馍馍第四代传人李元坚持手工制作,同时,在保持口味和材质不变的基础上,改良了一部分制作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量。销售也从长清周边地区和济南市区发展到依靠网络销往全国各地。

醒着面的空闲吃个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