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克恭擅长于博采众长,。云烟简淡之处宛如米友仁,而树丛茂密时又似巨然,而整体意境烂漫自然仿佛学自董源。

在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元代是变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涌现了王蒙、倪瓒、吴镇、黄公望等出众的文人画家,也出现了擅长于青绿山水的画家钱选,亦孕育回族书画家高克恭。自宋代米芾、米友仁为文人画铺垫了基础,在元代文人画得到了发展扮演了画坛的重要角色。

当官无求高克恭

高克恭,字彦敬,是元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

高克恭的先人来自西域,先定居于大同,后移居燕京。其父名亨,字嘉甫,一生致力于学习研究儒家学说,不愿做官,也不肯依附权贵,晚年隐居于房山。这样,房山就成为高克恭的故乡,因此,有人称他为高房山。

他从小受家庭氛围的熏陶,再加上他聪敏好学,精思明辨,务求理解精神实质,不像迂儒那样死背章句,也不像一些人以只语片言来标榜学问。正因为这样,他才精通中华文化,成为博学多才的英杰人物。

高克恭27岁入仕途,由工部令史开始,当过监察御史、兵部郎中;又先后在工部、吏部、刑部任侍郎,累官至兵部尚书。此间,他还在河南、山西、浙江、河北等地担任过地方官员。为人正直不阿,任贤举才,多有建树。

他曾公开抵制增加湖东夏税的朝命,或上奏疏,或向朝官当面非议,以减轻百姓负担。但对救灾赈济之类的差事却倾心尽力地去完成。他有时作画,虽贵交在侧,竟无暇招呼。

个别人讥刺他简傲,但时间久了,也知道他待人诚恳。有人用流言蜚语诬蔑他,他也不申辩,待北归大都时,除行李外无长物,车船费还是借的。

也曾问经其举荐担任博士的姚子敬:“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子敬左思右想,一时回答不出。 高克恭说:“最宝贵的是无求。"当官而无求,是最难能可贵的。

1310年,高克恭病逝,终年63岁,谥号文简。他的政治成就、诗画作品留给了后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源于二米的“豆瓣皴”

高克恭墨竹宗法金代王庭筠,笔法浑厚,富有生意,在元代初期画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与赵孟尤称至交,经常挥毫合作,时有“南赵北高”之誉。

高克恭擅山水、墨竹,尤精云山,山水初学米氏父子的水墨云山画法,继而法董、巨、李成诸家,融会贯通,终成其笔墨淳厚、烟云流润、水墨氤氲的独特的山水画风格。

加之长期在江南做官,留心观察当地的秀丽山水,故,无论是春水晴雨, 还是秋山雾霭,都画有所本,自然生动。作画时笔毫仿佛挟带着风势雨声,使人能从画面上感受到空气的湿润,画面展现出一个有声有色、气象完备的客观世界。

他的作品中多采用高远全景,中央主峰兀立,山脚林木,窠石、溪流、屋宇穿插,组成简中有繁的景致,合于法度又富动感,山形坡石用墨线勾勒出明确轮廓和结构,并以披麻皴展现纹理层次;树干变时用线条勾皴,这些都体现董巨的造型规则,只是有所简化和样式化。

而点的运用则主要继承米氏的“落茄皴”但亦加以分离,简化和缩小,并进一步强调干湿,浓淡和大小错落的变化,横点成为既具有一定法度的造型手段,也不失独立的笔墨趣味,这种源于二米,又加变化的点子,被称为“豆瓣皴”。

高克恭的云山将无法度可依,偶然性较强的墨手法,变为相对稳定的呈一定可依程式的表现形式,既简洁闲逸,又笔精墨妙,防止一味简而走向率易,是对“米氏山水”的重大发展。

前朝画竹谁第一?尚书高公好无敌

高克恭的墨竹在当时及后世享有盛誉,以至明人有“前朝画竹谁第一?尚书高公好无敌”的话。

著名画家倪瓒也曾写诗赞扬高克恭画竹,说:“石室风流继世苏(轼),黄华父子亦敷腴,呈兴笔法钟山裔,只有高髯不让渠”。

从前人褒扬高克恭画竹的评论来看,他的墨竹主要是笔力雄浑、潇洒风流,能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强烈共鸣。从技法上看,高克恭画竹初似不经意,落笔潇洒,而自有天然生趣。

他画竹师法金代山西画家王庭筠,以思致取胜,但又不拘泥于王庭筠的风格,而更以书法入画。同时,他又注意追求文同的气概,写实而兼重写意,形似神似兼得。

笔法沉厚挺劲,墨气清润,结构谨严。以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自然的前后层次,使画面由局部变化发展为整体变化,产生了通灵丰富的空间感。

细观图中叶片、前浓后淡,层次分明,表现出晨露雨中植物清润空蒙的感觉。图幅下设坡石以董、巨披麻皴法加施米点,表现出典型的南方地域气候坡石的特征。在行笔上用书法之笔意运毫濡墨,笔笔中锋,藏而不露,意蕴含蓄,情生象外。

《云横秀岭图》

着色山水画。全图气势雄伟中透出幽静,构图上虽主峰高峙,但由于用笔松疏,且配以朵朵白云,打破了大山的突兀压迫之感,因此冲淡了气象萧森之感,仿佛幽然可居。此图是高克恭去世前一年创作,为其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一改其早年作品“秀润有余而颇乏笔力”的缺憾。

《春云晓霭图》

高山苍郁,云雾缭绕。山腰楼阁半露,飞瀑流泉,一泄而下。云雾低处,绿水长流,老树长青,一叶轻舟半隐半现,泊于岸边,岸上几间茅舍为浓荫遮蔽,拱桥掠水,水声潺潺。此图用笔劲利,山体丰润,树木有干无校,树叶以浓墨点画,圆润凝重,整幅图朦胧中透着清爽,画风别具一格。

《秋山雾霭图卷》

远山用墨线勾轮廓,运用没骨法弱其线,强其骨,用笔尖略浓的淡水墨自山头点起,自上而下,随水墨的渗透,愈下愈淡,加以青绿横点丰富画面。概括表达云烟云谲波诡之态。山下有丛林,掩映着房舍,云雾穿插其中,瞬息万变,气韵流润。运用没骨法,在简淡中见趣味,在严谨中见法度。

结语: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评论高克恭说:“高彦敬兼有众长,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古今一人而已。” 虽然称誉未免过高,但毕竟是行家所论,不是妄言。

总之,高克恭的山水画继承二米,又揉合董源、李成等大家的风格,在元初画坛上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也获得了一定地位和影响,为元代中后期山水画的更高成就奠定了基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