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书家的归去来心曲
——传世《归去来兮辞》法书精品之文脉情怀
■翁铭峰
晋人陶元亮的《归去来兮辞》广为世人喜爱,每位赏读它的后人都不由得心驰神往。欧阳永叔曾赞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境遇各不相同,但不同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却是一致的。陶元亮8岁时父亲去世,家道衰落,生活贫苦,一度有跻身庙堂、匡扶乱世的远大抱负,为此也曾多番投身官场。然而身处东晋乱世,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与其终日如履薄冰、还得穿戴规矩去拜见似“乡里小儿”般的长官,不如远离官场、复归自然。他自29岁步入仕途起,就一直厌恶彼时官场,热诚向往田园生活。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以明心志的真情告白,是他在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也为后世文人树立了人生标杆。众多文人赏读、品味,也有众多的艺术家用笔墨去书写、去绘画,延展它的生命力,留下一批书法、美术精品。
陶元亮这篇《归去来兮辞》,读起来并不能给人以轻松感,在作者看似逍遥的背后其实更多是不尽的忧愁和无奈。他原本就不是纯粹的隐士,不是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浪荡公子哥儿,虽然他常说自己“性本爱丘山”,但骨子里的理想是有所作为,期盼入世、期盼有益于社会的。所以我们能见到他的诗文不独有“悠然见南山”的清新雅丽之句,也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句)之类的豪言壮语,鲁迅先生称之为“金刚怒目”,佐证他并非总飘飘然也。他也还有“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激愤的语句,让我们隐隐体悟到他内心的沉重。这种矛盾的心态,也被后世文人反复考证和延续。本文聚焦几件书写《归去来兮辞》的传世书法精品,尝试从中剖析历代文人书家的归田园心曲。
一、东坡居士的归去来心结
《归去来兮辞》在历朝历代文人心中烙下了无可替代的印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苏东坡对陶元亮的崇拜。陶元亮是东坡居士的偶像。真,是元亮的本性。东坡曾经这样评价陶元亮:“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东坡居士一生酷爱陶元亮诗文,尤其钟情《归去来兮辞》,先后三次进行仿、改、和等再创作,既有次韵之作,又衍生作长短句《哨遍·为米折腰》,还作集字诗《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
东坡居士对《归去来兮辞》的钟爱,源于他自认与陶元亮的处境相似、感受相近。东坡居士当时受元祐党争波及,屡屡被贬,三次和陶创作都在贬谪期间。历经乌台诗案、洛蜀党争,沉浮跌宕,东坡居士心力交瘁,深感官场争斗、宦海沉浮之无聊,一段时间的诗词中多有“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悟此生之何常,犹寒暑之异衣”,他已看淡朝堂之上种种波谲云诡,所以屡请外任,倦游思归之心境与陶元亮极其相似。正是在这样的心态和背景之下,东坡居士不仅和陶,也写陶,想来彼时有许多这方面的书作流传在居士的友朋之间。
东坡居士有一首词《满庭芳·归去来兮》,作于元丰七年(1084年)。其自跋曰:“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李仲览,名翔,极仰慕东坡居士,时常至黄州拜访。彼时受杨元素所托,前往黄州邀接东坡居士去往汝州。即将离开谪居五年的偏僻黄州,虽然汝州距京城比较近,可东坡居士的心情却是矛盾又复杂的:他最失意的时候贬谪穷乡僻壤的黄州,在这里开启了他新的人生,在这里他自喜渐不为人识,和穷苦大众打成一片,“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在这里,他和情投意合的三五好友饮酒玩乐,“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在这里,他完成了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的角色转变,人生失意、宦海浮沉的哀愁夹杂着依依难舍的别情。“归去来兮”,直接搬用陶元亮《归去来辞》首句,非常贴切地表达了他思归田园的强烈愿望,暗含思归不得归、有家不能归的惆怅。黄州五年,躬耕于东坡,山川风物留人醉,深情厚谊难相忘,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重温这段真情的生活。虽未明说留恋黄州,而留恋黄州的山水田园之情早已充溢于字里行间。
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坡居士曾经书写过多件《归去来兮辞》书法作品,一如他抄写佛家经卷,不会因抄写文字而授官场小人以口实。但他抄写的这些作品,绝大多数都毁于元祐朝党争的禁苏字、毁苏字以及历代兵火战乱等各种偶发事件中。流传至今的东坡居士《归去来兮辞》(图1)书法作品也仅有一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作品创作于谪居惠州时。彼时,东坡居士已打算安家惠州以求终老,惠州接纳了他,他已融入了当地的山水田园之中。东坡居士书写这件作品时,心态已然追慕元亮,用笔雄浑遒美;书风更加萧散,结字从容高迈;通篇行气轻松、愉快,潺潺如山涧流水。这件书法作品的风格,貌似欲回归晋人优雅的风韵,展示出一位回归田园、重获新生的苏员外闲适之绝唱。
图1 苏轼行书《归去来兮辞》卷(局部)
东坡居士《归去来兮辞》书法作品收录在《石渠初编》中。在这件作品的背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隐藏着一位被称为史上最有见识的信使。东坡居士贬谪惠州后,世态炎凉展现得淋漓尽致,好多曾经时常交往的士大夫们见他落难到这般境地,交情日过日疏,多数畏之如虎,惟恐受到牵连。绍圣二年(1095年)春,他接到了一封远方朋友来信,写信人是苏州定慧寺的住持守钦长老,附诗达意,情谊感人,东坡居士情绪深受感染。送信的专使卓契顺是定慧寺的杂役,索得回信后欲动身北返。东坡居士问契顺有何祈求,愿尽力帮助、满足。契顺答道,正因无有祈求,所以才到学士这里来送书信。要是为了谋求一己私利,早选往京城去高官处送信了。经东坡居士再三致意,卓契顺才提出了一个请求。他说,从前颜鲁公在江淮间居住,粮食乏绝,一位名蔡明远者听闻后,驾小船载米送去供鲁公食用。鲁公念他一片至诚之心,写字相送。我没有米送您,倘您顾念我往返万里送信的微小功劳,可否依照此例写几个字给我,比什么都珍贵。苏轼闻听后很是感动,立即铺纸研墨,平心静气、驾轻就熟地抄录了陶元亮此作全文,送给卓契顺,也使我们在千年之后,仍能欣赏到卓尔不群的东坡手段,仍能感触到彼时的社会真情。
东坡居士在创作《和陶归去来兮辞并引》这件作品时,前面写有一段简短的序:“子瞻谪居昌化(北宋时,昌化军治所在儋州),追和渊明《归去来辞》,盖以无何有之乡为家,虽在海外,未尝不归云尔。”屡屡遭贬谪已无旧乡,欲“归去来”亦无家,虽比陶元亮更加悲切,但他生性达观疏朗,虽然“归去”的心志在其诗词中反复吟咏,“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但他并未真正辞官挂印而去。意欲归去的田园,只是心中至高无上的精神家园,是他内心深处的理想国度。
彼时,东坡不仅自己和陶元亮,他还邀子由同和,子由又邀秦少游、黄鲁直、张耒、晁补之、李之仪、李廌(zhì)等苏门文人共同唱和。东坡居士逝世后,这场文学活动仍然在延续。苏门诸人及其他追随者通过和陶来追思东坡居士,在当时文坛形成了一股风气。和陶从北宋朝中后期到整个南宋时期形成了热潮,成为宋代文坛佳话。后世文人也纷纷效仿,每个朝代都有和陶元亮《归去来兮辞》的诗文作品,然而再没有一个朝代出现过苏门群体和陶那样的盛况。
二、赵文敏之别样归去来情愫
赵文敏于陶元亮《归去来兮辞》亦或心有戚戚焉。作为宋朝宗室之后,赵孟頫是衔着金钥匙降生的,虽然在大节上被时人所诟病,但几代元帝均对他尊宠有加,赵孟頫的生活还是很滋润的,但却不自由,他要应酬那个时代官场的各种往来,他要担负起时代赋予他的传承汉文化的重任,尤其是他要承担起“书法回归”的历史使命。既然有意愿归去隐居,当初又何必出山仕元呢?辞官容易,贫苦难熬,只能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或许就是这样的缘由促使他多次书写《归去来兮辞》,以浇化胸中淤堵之气。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朱家溍《历代著录法书目》登载了一组统计数据,赵文敏书写陶元亮诗文的书法作品有37种之多,其中书写《归去来兮辞》的书法作品有18种,写有明确创作年代的赵书《归去来兮辞》书法作品有6件,流传至今的存世真迹有3件,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和湖州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藏赵文敏《归去来辞并序》(图2),创作于大德元年(1297年)。目前,社会上多将辽博所藏作品误作上博藏品而广泛传播。上博藏品落款有明确的书写时间,即“大德元年十二月五日,受益检校过仆松雪斋,天大寒,以火炙研,为写此文。孟俯”,钤“赵氏子昂”朱文印。那时赵孟頫44岁,尚未赴太原路汾州知州新职,正居家赋闲。本卷署名,启功先生1954年在其题跋中写道:“至于此卷署名‘俯’字,观者多疑之。然自用笔结字,以至纸墨印章、签题跋尾,无一不足证其真实不虚者。故吾今将大书以补松雪传记曰:名孟頫,亦书作孟俯也。”文敏这件作品,行书用笔略含楷意,为其中年行书典型风格,后人称之为“仪凤冲霄,云生眼底”。通篇布局整齐,法度森严,落笔入纸或藏锋或露锋,运笔沉稳畅朗、骨健肉匀,收笔或出锋或顿锋,单字结体紧敛虚和,前后字之间形成细微的映带牵丝,尽显文敏娴熟的笔墨驾驭技巧,其中的“所”“之”“会”“为”“何”等字,与《兰亭序》里对应文字的结体、用笔几乎一致,不经意间流露出二王书风神韵,从中我们可以窥探文敏习书的心路历程。
图2 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并序》卷(上博本,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赵文敏书《归去来并序》(图3),没有书写具体的年代款识,但其前首有文敏亲弟赵子俊所绘陶潜携杖左向全身像一幅,并有题记:“余少年爱弄笔墨,时亦染翰游戏。今两目眵昏,不复能尔。回首畴昔,政堪一笑。至治元年(1321年)十二月廿六日。子俊题。”(图4)赵孟吁(yù),字子俊,宋宗室赵与告第八子,赵孟頫之弟,官至知州,得家传笔法,所画人物、花鸟颇佳,兄弟二人书法水平在伯仲之间。据此跋语所透露的信息推算,这应是文敏去世前一年赵子俊观赏其兄书法作品后所题,该作品应不是子俊所藏有。这卷作品以行书为主基调,中间穿插十数个草书字组,最接近《兰亭序》《圣教序》所承载的晋人韵味,超逸脱俗,气息典雅,珠圆玉润,格调高古,笔墨精妙,宛转流美,是赵书风格成熟时期的典范。业界多据此判断此作创作于1299—1310年间,时赵孟頫担任江浙儒学提举之职。这件作品于清朝乾隆年间入藏内府,钤有清代乾隆、嘉庆、宣统朝多枚内府收藏印,《石渠宝笈》初编有著录。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以赏赐的名义将其潜移出紫禁城,后经天津运往长春,1950年由东北文物管理处拨交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收藏。传世的三希堂刻帖、滋蕙堂刻帖所收都是本于辽博这件作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之前举办的“没后700年赵孟頫与他的时代”复古与传承特展还专门介绍此帖。
图3 赵孟頫行草《归去来并序》卷
(辽博本,局部)
图4 赵孟吁陶渊明像题记
湖州博物馆所藏赵文敏《归去来辞》卷(图5),落款写有明确时间,即延祐五年(1318年)二月廿八日。彼时赵文敏已65岁,步入晚年,书风由圆润俊秀向挺拔刚健转变,笔端融入更多的李北海、黄鲁直意趣,作者力求将诸家所长熔入一炉,将个人风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图5 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卷
(湖州博物馆藏本,局部)
赵文敏对陶元亮《归去来兮辞》的钟爱,不仅仅因为当时陶元亮理想化的隐士形象在汉族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已延续数百年,他其实代表的是一种略有极端、偏离时代的理想化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极其富足、闲适的一种状态。在那个时代,现实生活中,完完全全的潇洒避世是不可能做到的,赵文敏仕元为官的30多年,他也深知无法像陶元亮那样进退自如,但他心中仍埋藏着对美好理想生活的歆羡和渴望。他向往归隐田园,却不得不一人独自承担传播、复兴汉文化的重任。他注定是孤独的,终元一世,书法一人,踽踽独行……
三、文徵明所代表的明人归去来雅意
文徵明也热衷于书写陶元亮的《归去来兮辞》,传世作品当下可见的有5件。文徵明享寿90岁,在清代以前还没有比他更长寿的书家,他绝大多数的书法精品都创作于晚年,87岁写出了精妙的行书《赤壁赋》,89岁用小楷为东坡居士《赤壁赋》题跋……这一系列神仙般的操作,令世人惊羡不已。
文徵明的父亲文宗儒是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卒于温州知府任上。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他考中了长洲县生员。此后的岁试,他因字写得太难看被考官置为三等而不中。于是他发奋习书,在摹古中锻造自己,字迹越来越秀美,愈发稳重老成、意态生动而无火气。他的功名之路一直不顺,考到53岁都没能越过“生员”,很是窘迫!54岁那年(1523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推荐,经吏部考核,他被授职翰林院待诏,职低俸微。因同事排挤,上任一年便提出辞职。恰在此际,他创作了我们今天能见到他最早书写的小楷《归去来兮辞》,落款为“嘉靖三年(1524年)夏五月书于停云馆,长洲文徵明”。这件作品的风格受东坡居士影响较多,稳重温润,老成秀劲,法度谨严而仪态生动。文徵明辞职时已57岁,但他似乎并没有因此而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他也并非真要归隐田园,也并不抱怨生不逢时,相反他十分珍惜这段经历,书写《归去来兮辞》只是他的雅趣寄托,他在追慕前贤,他在瞄着心目中的偶像东坡居士、赵文敏前行。于是慨然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专攻诗文书画,在他此后的作品落款中时常可见“前翰林院待诏”字样,他的人生在慢慢展开,缓缓地绽放!
文徵明70岁所作行书《归去来辞》卷,是一件书画合璧作品,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作品落款为“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年)正月廿又七日,徵明书于玉磬山房,时归老十有三年,年七十矣”。孔子谓“七十而从心所欲”,古人称“人生七十古来稀”,文徵明书此作,于古时而言年龄已很老了,他生活的时代是馆阁体盛行的时代,可他硬是不受时风影响,直追晋唐风韵,同时因为年长性慢更偏向理性,故极少见草率之笔。文氏用笔流畅劲健,法度严谨,不仅笔笔精到,而且还富有弹性,筋力绵长,笔画线条质感超强,特别是转折处提按顿挫的处理非常微妙,古淡之中展现平和趣味,呈现出笔力遒劲、体态雍容、风流儒雅的艺术特点。
文徵明74岁时所作行书《归去来辞卷》,2017年现身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作品落款为“嘉靖二十二年,岁在癸卯(1543年)夏五月廿又三日,灯下书,徵明”。卷末有清代浙江台州知府刘宗标的题跋,“文待诏书宗二王,出入欧虞颜柳之间,尤得力于赵松雪,平生工楷书,晚年犹能作蝇头小字,盖其目力腕力有过人者,今观此卷,纵横驰骤不拘物于绳墨而神与古会,诚稀世之宝也,借观数日,爰赘数语以志景慕云。光绪乙未夏临贺刘宗标跋”。愈老愈精,于文氏可谓十分贴切,晚年犹能作蝇头小字更是令人惊愕。他有一件同年创作的小字《琴赋》作品(字径1.5cm左右),落款写道:“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其实,那时文氏的圈子里,已经出现对付老花眼的神器,当时称之为“叆叇(ài dài)”,也就是今天的眼镜,或许文氏是戴着老花镜完成的那些惊艳了世人的杰作。
文徵明小楷书《归去来兮辞》作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落款为:“辛亥(1551年)九月十一日,横塘舟中书。徵明。时年八十又二。”82岁以小楷抄录长篇文字,但却没有界格,显现自然恬淡、清雅俊逸、空灵超拔的特点,展现高超的控笔和布局实力。文徵明这件作品总体给观者的感觉是气息清俊儒雅,笔法多出自《黄庭经》《乐毅论》,却又受欧阳率更影响甚多,结体方整紧劲、字势修长俊逸。通篇字体的大小、间距、行气无不畅达贯通,潇洒自然,精细严谨,无一懈怠之笔,这对于一位高龄老人来说尤为难得。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记载,文氏早晚必书小楷一篇为日课,多年养成习惯,可见其积学功深。这件作品《元明人书册》曾著录。清代大收藏家安岐曾过手收藏,并录入《墨缘汇观》法书下卷中。
文徵明83岁时又创作了一件行草书《归去来兮辞》。卷前有引首“《归去来辞》文待诏真迹,贝简香藏”,归字已脱落。落款为“嘉靖壬子(1552年)三月廿又二日,书于悟言室中,徵明时年八十有三”。这件作品落款后有恭寿老人王澍题跋:“待诏此书,无笔不入圣洵,晚年得意之作,不可到之境也,恭寿老人观。”贝简香,名墉,字既勤、定甫,号简香,江苏吴县人,与其岳父袁廷梼相似,痴迷收藏古书、金石、字画,不问家事,也不治生产,家益贫而藏书益多,刻有《千墨庵帖》《宝严集帖》等。我们可以想见,书写这件作品时,文氏自信心满满,按年龄计,他已远远超越了苏东坡、赵文敏这些心中的偶像,他控笔愈发自如,点画处理更加娴熟,线条顿挫使转自然、从容,他在和他的偶像们共享笔下流淌的旋律,内心的幸福感悠然而至。
慢,是文徵明生命轨迹的鲜艳亮点,也是他艺术生涯卓尔不群的特质,是生命赐予他最好的礼物。经年累月,让文氏大音希声,誉满朝野。那些购求书画的拥趸,踏破了他家的门槛,车马络绎不绝,访客接连不断。为了求他撰写墓志铭,众多达官贵人的家属不远千里赶到苏州登门拜访。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即将羽化的他还在为御史严杰的母亲书写墓志,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这是文氏坚持不懈的追求,也是他慢慢享受的高品质生活,人生赢家,归去来兮,慢慢地走着……
来源:2022年9月14日《书法报》第36期24、25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2-0062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