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一帮人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惊世骇人观点,企图用拉丁字母替换汉字,在鲁迅全集里记录着他有持续思考如何有更好的替换形式。那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依据是什么?此一观点是否用科学证明?有什么实际价值?在民族感情和影响上怎样?如何评价此一观点?

汉字是华夏传统文化的载体,钱玄同提出将汉字拉丁化,立刻将传统派的焦点引向要保留文字,客观上使白话文运动顺利展开。钱玄同的行为虽然有些蝇营狗苟,后期也有缓和观点,鲁迅却是把它当作目标付诸行动的。

1、汉字复杂非是人民识字率低的原因。鲁迅将汉字当成愚民政策的利器,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病毒,只要替换成语音式的拉丁字母拼写,人民就不再被愚弄。中国在清朝兴盛期识字率在10%,同期欧洲日本无太大差别,清后期因为乡绅进城导致农村开始破败,民国时期乡村教育无人负责,识字率快速下降。比较欧洲中世纪的黑暗,识字仅在贵族和神职人员,农民只想着死后上天堂,购买赎罪券,既没有余力也没处学认识字。民国时人民的悲惨生活是因为知识的落后,知识传播并非一定要通过文字,更多是经验在人群中的扩散。

2、此一想法既无良好方案,也没经试验实证效果。历史的演化能告诉我们答案:首先,西方传统在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时不敌中国,西方进入现代才超过西方,华夏文明长胜一败不是落后的症结,汉字作为文明载体更无须为此负责。其次,汉字和其内涵在两千年核心不变,有巨大的适应力,汉学家高本汉比较证明汉语是相对西方语言的进化版,而不是低阶版。最后,演变是一个过程,不是几个人一拍脑袋就可以的,白话文运动成功本身有大众日常生活讲白话的基础,汉字拉丁化是一根本性转变,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任何使用基础,更没有新群体需要学习,已经识汉字的人更不会白费力气,缺少使用主体。

3、字母成为汉字的辅助工具。拼音成为学习汉字发音的辅助,汉字从来是主体文字,只看到一堆拼音只会让每个人头脑爆炸、不知所云,拼音作为汉字辅助工具的成功和简化字在教育系统的成功实施,反证汉字必须拉丁化是杞人忧天之举。

4、伤害到对华夏文明的感情。拉丁化暗含中国落后原因是华夏文明和汉字造成,实际恰是封建力量限制了资本主义在宋、元、明、清的发展,此一障碍使中国长期没能迈进现代社会;中国现代思想在明末已渐露头角,只不过被清庭打断,没能开枝散叶传遍华夏大地。汉字和华夏文化无须为落后背锅,此一行为是摒弃情感和道德的功利主义,放弃了人道精神。

5、此一观点既不尊重科学,也没体现。同其出发点相悖,提出更激进的汉字拉丁化,转移白话文写作的火力暗渡陈仓,恰是利用人性围魏救赵,也是鲁迅自己批判的折衷的样式的起因,因为利用人性才引发传统派撤防汉字。其人在当时固然已经是旗手,但其科学基础是医学专业,文字使用即使精妙,在社会学、科学、进化论上诸多短板。胡适其人是实用主义者杜威的学生,但胡适自己的出发点不是实证主义的,反而是目的导向的臆想,为目的任意转换立场、滥用工具。

考虑到百年前的教育水平和知识环境,鲁迅在天命之年仍在矢志不渝地坚持汉字拉丁化,坚持心中的理想主义目标,没能从实用、科学、进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以己之所短提倡对汉字革命是选错方向的。对比计算机时代汉字出现的多样化输入法,历史证明时代的诉求会自动触发汉字与时俱进。

中国的幸运恰恰无须到他地,文明起源就在这块土地,祖先就一直生活在这块土地,文明载体汉字是祖先书写的甲骨文变体。清末国人开始不肯让西方人拍照,怕它会摄去灵魂,汉字比拼音文字的灵动在于承继了象形文字的摄入了物的灵魂,承继华夏文明的人的灵魂与肉身也是一体。科学技术不过是工具,天道可以完美容纳它们,进化论和科技产品在上个世纪初被迅速接受即是明证,上海成为远东第一城市,然契合人道的个人道德和自我抉择仍不够,但看学习华夏传统的日韩早已稳居发达国家。

附:鲁迅论汉字

1、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

2、只要认识二十八个字母,学一点拼法和写法,除懒虫和低能外,就谁都能够写得出,看得懂了。况且它还有一个好处,是写得快。

3、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劳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的可能,就是有钱有势的特权阶级,费时一二十年,终于学不会的也多得很。

4、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5、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