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17日,罗科索夫斯基按照苏联西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元帅的命令前往亚尔采沃一带,他需要在这里拉出一支部队守住战线,从而保护住在斯摩棱斯克血战的苏联第16集团军和第20集团的后路。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因为罗科索夫斯基此时没有部队,他只能竭力去亚尔采沃方向收拢一些溃退下来的残兵败将,将其组织成一支能打硬仗的战役集群用来抵抗德军的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换作一般人,估计这个任务还没开始就得宣告失败,因为谁都不会觉得自己真能拼凑出这么一个战役集群,更别说还得用一批残兵败将去抵抗德军的攻势了。然而,罗科索夫斯基毕竟是未来的苏联名将,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命令,并在随后收拢到了一批作战力量。除去零散的溃兵和小股部队外,还有建制尚算完好的第38步兵师和第101坦克师,这两个师成为了罗科索夫斯基手头的主要作战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后世资料总是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罗科索夫斯基起码有两天时间在悠哉地收拢溃兵。可实际上远不是这样,罗科索夫斯基在7月17日当天就意外地收拢到了第38步兵师和第101坦克师,随后这两个师就被派往了前线作战。因为亚尔采沃此时已经被德军所攻陷,所以罗科索夫斯基几乎是一刻不停地将部队投入了进去,以便于阻止德军将亚尔采沃作为突破口向斯摩棱斯克后方,乃至是处于纵深地段上的维亚济马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已经越过了亚尔采沃,并且渡过沃皮河占据了河东岸的登陆场,其部队尝试着沿公路向维亚济马方向推进。而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役集群处境则很微妙,他们恰好卡在了德军面前,如果德军想要从斯摩棱斯克的南部地区发起迂回合围,并尝试打开通往莫斯科的道路的话,就必然要和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役集群正面交锋。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罗科索夫斯基在这一地区积极行动十分成功,德军无法绕过他们的防区,因此整个合围计划也就荡然无存。

当然,罗科索夫斯基面对的情况是很紧迫的,第38步兵师在此前的战斗中受到较大损失,现在依靠收拢的溃兵进行补充也不能回到满状态,而第101坦克师则只有80辆BT-7快速坦克和7辆KV-2重型坦克,按照苏联战前的坦克师编制来看,第101坦克师的坦克数量尚不足编制的五分之一,战斗力显然也是十分匮乏的。如果要应对德军凶狠的攻势,罗科索夫斯基就必须采取一些非常规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面对拥有强大装甲优势的敌军,防守方必须采取纵深防御的战术,但罗科索夫斯基如今的兵力不足以构筑纵深防御,而他需要防守的战线宽度又过大,这迫使罗科索夫斯基采取线性战术进行防御。第38步兵师被部署在了亚尔采沃以东的沃皮河沿岸防御,第101坦克师的两个团分别被配属在了杜布罗沃和拉吉这两个位置上,其中拉吉这个小城额外配置了一个反坦克炮团作为加强。第240榴弹炮团则配属在了扎莫希耶西南方向偏后的位置上,而第101坦克师的坦克团则配属在了一个靠近公路线的位置上。

坦白说,这种防御是很难被人看懂的,从表面上看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被彻底分散,这导致他们的防区看起来变得非常薄弱,似乎到处都是可以被德军打穿的薄弱点。但实际上,罗科索夫斯基妥善地利用了自己防区里的地形,利用城镇构筑了防御支撑点,并配置炮兵和反坦克炮加强各要点的防御力量。如此一来,罗科索夫斯基就可以保证自己的侧翼不会被德军轻易突破。而第38步兵师的位置很是关键,它死死卡住了沃皮河沿岸,确保德军不能大规模渡河投放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战术十分有趣,罗科索夫斯基一口气抛出了自己所有的部队,并通过防区相互策应的方式,使他的防区变得坚固异常,小规模兵力根本不能戳穿他的防线,自然也就谈不上分割和包围他的部队,更谈不上穿过他的防区。唯一的麻烦是德军装甲部队有可能通过公路线绕开他们,但罗科索夫斯基放在这里的坦克团可不是摆设,任何企图通过公路的行为都会遭到坦克团的反冲击,这会大大打乱德军的进攻计划,就算他们想要呼叫空军进行轰炸,那时罗科索夫斯基的坦克团早就缩回附近的树林里隐蔽了,德军根本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实际上,罗科索夫斯基采取了一种非常反常规的战术,通常来说兵力不足的一方会将自己的部队收缩到要点区域防守,但罗科索夫斯基反其道而行,转而命令自己的部队前出防御,将战线直接顶在了最前面。这虽然导致他的纵深几乎无兵可守,但也让他的一线变得坚固异常,德军的试探性攻势不会有任何效果,强攻的效果也没有想象中的好。这就给了德军一种错觉,即罗科索夫斯基在这里拥有强大的兵力,迫使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调整了自己的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注意,从战略角度上这固然是好的,因为德军必然修改他们的后续计划,调拨更多的兵力来对付罗科索夫斯基,而非去对付在斯摩棱斯克血战的第16、第20集团军。可反过来说这也给罗科索夫斯基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越来越多的德军集中在了亚尔采沃地区,罗科索夫斯基战役集群的防线无时无刻都在承受德军的攻势。双方的战斗几乎是昼夜不停,德国空军频繁地开始轰炸苏军阵地,如果不是罗科索夫斯基将部队部署在森林和城镇,并构筑了足够多的掩体和堑壕,那恐怕他的战役集群早就损失惨重了。

在围绕亚尔采沃的战斗中,罗科索夫斯基遇到的最大压力不是德军的进攻,而是无从整理司令部工作。他的司令部过于简陋且只有18名参谋,可战役集群无时无刻都在接收散兵游勇和零星部队,这迫使罗科索夫斯基不得不分出大量精力来重组这些兵力,导致他的精力不能全部放到指挥作战上,凭空增加了他的压力。这绝不是罗科索夫斯基矫情,而是他实打实面临的问题,有些赶来会合的师编制彻底残废,兵力锐减到一个团,乃至是一个营,罗科索夫斯基得花大量精力把溃兵补充进这些师里,这项工作实在过于繁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苦撑到了7月21日后,不堪重负的罗科索夫斯基向西方面军司令部请求支援,希望得到一个完整的司令部。考虑到罗科索夫斯基的十八名参谋已经伤亡过半,西方面军司令部紧急抽调了在维亚济马整编的第7机械化军的司令部过来,而参谋长则由原第7机械化军的参谋长马利宁上校担任。同时,司令部将会携带足够的电台和电话,确保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役集群在通讯方面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马利宁按照命令在22日黎明时分率司令部去和罗科索夫斯基汇合,此时的马利宁尚且不知道自己未来将会成为罗科索夫斯基的黄金搭档,但他已经展现出了一名优秀参谋长的能力。在马利宁的帮助下,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役集群战力飞速膨胀,那些被打残的部队在得到收拢来的兵力补充后迅速恢复了战斗力。尤其是在7月底的时候,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役集群还得到了来自西方面军的增援力量,包括数个坦克营和一些补充兵力,甚至还包括十辆KV-1重型坦克,这让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役集群拥有了进攻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也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了指挥上,他的战役集群迅速攻占了亚尔采沃,并且渡过了沃皮河控制了西岸。德军部队完全没想过自己会遭到罗科索夫斯基的逆袭,慌乱中他们丢弃了自己的阵地,而罗科索夫斯基则命令部队控制这些阵地,转而以此为据点击退了德军的反扑。此时的罗科索夫斯基战役集群不仅要控制亚尔采沃地区,还保护了斯摩棱斯克的撤退通道,从而为斯摩棱斯克里奋战的第16、第20集团军守住了一条生路。

斯摩棱斯克战役持续到了8月初,第16、第20集团军再也无法守住已经沦为废墟的斯摩棱斯克了,德军控制了整个城区,但因为罗科索夫斯基的奋战,两个集团军的残部得以从渡口撤出斯摩棱斯克。尽管这场战役最终是以西方面军的失败告终,可罗科索夫斯基的能力得到了铁木辛哥元帅的认可,战役结束后他接管了第16集团军,其战役集群也整个编入了第16集团军的作战序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未来的苏联元帅通过一场几乎不可能取胜的防御战证明了自己,在如此复杂恶劣的条件下,罗科索夫斯基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与他未来会经历的战役相比,亚尔采沃的防御战实在是有些不值一提,可也就是这场战役让他得以崭露头角。残酷的战争让许多人陨落,却也让如罗科索夫斯基这样的帅才得以施展抱负,在未来的战争中这位名将还有更多的恶战要打,而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