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殴打记者事件,随着毕节市人民政府6月1日对事件通报后,事情也就基本告了一个段落,事件的处理结果也也算是快的,也给了公众一个基本的交待。作为舆情处置,也算是有了态度,有了措施,被打记者在治疗,织金县委书记也到医院看望记者,涉事的马场镇镇长被免职,马场派出所民长被调免职(已调离公安系统),涉事2位辅警被解聘。

但就事件本身,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结束,因为殴打记者事件的起因所涉及的两位教师溺水身亡一事却并未交待清楚,而是很大程度上被殴打记者事件转移了人们的视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殴打记者的涉事民警和辅警被处理,民众可以看得懂,但对于马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彭某负有领导责任可能会有些弄不明白。公安派出所是归属当地县公安直接管理的,即便是派出所长按惯例一般是进入属地乡镇(街道)党委班子成员,但镇里的领导是无权调动警力的,因此负领导责任好像有点勉强。

说到底,这种处理方式就涉及到基层乡镇的治理工作了,我们梳理一下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就会知道。

记者被殴打的起因是因为他们想去实地了解4月13日毕节市织金县马场镇布底小学6名教师在当地凹河滩捡鹅卵石,上游引子渡水电站放水,导致河水水位上涨,其中两名教师被水冲走发生溺亡。

而5月28日,曾有遇难家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是为了迎接上级检查,安排老师检鹅卵石装饰美化环境,才引发了这场悲剧。而小事小学校长否认,马场镇主要负责人也表示没有这回事。于是就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这样极目新闻一名记者前往事发地点采访时,就遭遇了一辆面包车的“拦路”,最后被车上的3人殴打(一名派出所副所长,2名辅警),于是事件就发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现在公众关注的焦点是放在了记者被殴打后,当地对涉事人员的处理上,而不是关注到2位溺水身亡的老师。一般情况下,地方的治理都是属地管理,尤其是舆情也是属地管理,而且往往是一票否决。

既然出问题的老师所涉的小学是马场镇的辖区,一般来像布底镇这样的小学也会隶属马场镇管理(镇里一般都有教育办管理属地的小学和幼儿园),所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出现外来人员(特别是记者)来打听2位老师的溺水事件,而且有引发舆情的风险,所以上级一定会责成马场镇必须解决好,而且必须严防死守,否则就要承担舆情未控制好的责任(一般上级对下级的要求就是要做到零舆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接下来发生的记者被殴打事件也就必然会发生,所以镇长出来担责也就顺理成章了,所以彭镇长也处理得不冤,这也是基层治理的一种无法回避和改变(至少现在)的现状。而且这种“高效”处置舆情,很大程度上滞缓了溺水事件的舆情发酵,也赢得了“补牢”的时间,有效地转移了民众原本关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