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定义

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房颤分为瓣膜性房颤和非瓣膜性房颤,其中非瓣膜性房颤占绝大多数。

数据显示,约有20%的脑中风皆由房颤引起,其病情往往更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也更高。房颤不仅增加5倍的中风风险,而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增加心力衰竭、痴呆、死亡等事件,也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房颤患病率高达1.6%。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发病率也随之增加,4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一生中患房颤的风险为26%,女性为23%,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一生中可能有1/4的概率会患上房颤。

房颤有什么危害?

房颤一般很少直接造成生命危险,但是可以诱发心力衰竭、心肌缺血、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随之而来的是致残率和致死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房颤最常见的危害是引起卒中,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脑中风”。

如何识别房颤?

如果有以下症状,就应该警惕是不是发生房颤了:

①心慌:往往会感到心跳加快,心中如打鼓一般,而且经常伴有乏力或劳累感;

②眩晕:头晕眼花,严重情况下在房颤转复时伴有长间歇,还可导致眼前发黑、甚至晕厥;

③胸部不适:心前区疼痛、压迫感或者不舒服;

④气短:稍微动一动甚至在休息时都会感觉到有呼吸困难。

不过也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房颤,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症状。数据显示,有1/3的房颤是完全无症状的,但随之带来的卒中风险与有症状的房颤患者并无差别,因此房颤又被称为“隐形杀手”,定期进行房颤筛查是有必要的,尤其是高风险人群以及超过65岁以上的人群。

确诊房颤的检查

常规心电图-连续心电监护-重复12导联心电图-24小时Holter

已有多项研究证实,采用多种方法共同筛查可提高房颤的检出率。

房颤的治疗手段

1.药物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抗凝药物治疗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做好抗凝治疗,房颤的危害就减少了一半。

2.介入手术

介入导管消融手术:经体表血管,将纤细、柔软的导管送入心腔内,利用“冷”(冷冻消融)或“热”(射频消融)的能量,阻断心脏里引起房颤的“异常电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预防性治疗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新的预防房颤卒中的方法,对于具有高卒中风险、不适合或者不愿意服用抗凝药物者,可考虑接受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发生卒中。

房颤患者的自我管理

1.管理诱发因素

➢高血压、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甲亢、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终末期肾病、吸烟、饮酒等导致房颤发生或加重的危险因素。

2.学会自我监护

➢每天摸一摸、数一数自己的脉搏。

3.坚持抗凝治疗

➢持久性和慢性房颤患者,经专科医生评估,若无禁忌证者,均需长期实施抗凝治疗,以预防脑血栓和其他动脉血栓的发生

4.合理的生活习惯

➢注意饮食调理

➢规范生活方式

➢保持情绪稳定

➢控制危险因素

5.控制体重

➢18.5≤BMI≤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