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通讯员消息:近日水泥行业某央企公司下属工厂实施“三减” 政策,即减法人、减组织机构、减薪酬。同时集团下属企业开启减人,减薪,减福利,减外协,减库存等一系列举措。集团运营区负责人,各企业包括管理层在内相关职位均竞聘上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企水泥厂竞聘上岗,将裁掉3000人

相关行业人士对水泥人网表示:大企业的组织机构及人事调整,不仅对企业内部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上游供应商和客户来说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这家央企要裁掉3000多人,各岗位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企业销售负责人反馈称,现在各区域主要品牌企业“降价太厉害”,粉磨站企业也只能在周边50公里内销售,大企业价格战之下,粉磨企业很难存活。区域内一些经销商不听劝阻,跨区域销售,令同一品牌水泥在同一区域竞争,跟自己兄弟打价格战。“业务经理为了生存,也是没办法。今年市场不好,业务经理到手工资少了三分之一 ”。

下游经销商表示,市场下行遇到企业机构调整,企业销售经理各自为战,给经销商的优惠政策有大有小。为了配合企业销售经理扩展市场,经销商甚至报出了企业给的出厂价。

企业后勤人员对水泥人网表示:现在要求各企业竞聘上岗,有些人自知“考”不上就主动辞职了,主动辞职补偿的钱要比被裁员拿得多。

企业生产负责人表示,现在技改的项目暂缓了,要等各岗位管理人员竞聘落实后再继续。“管理层调整是很正常的事,对于集团公司下属企业来说,制度不变,谁来都一样。”

海螺水泥定编,富余人员分流

某国企水泥厂管理人员对水泥人网表示,企业效益不好工资减少这是正常的,如海螺水泥效益好的时候还给员工发了双薪。一线岗位人员在薪水减少的时候这山望着那山高,主动选择离职跳槽也是有的,但是在如今的行情下跳槽并不是明智之举。

海螺某企业负责人对水泥人网表示:“目前没有听说海螺水泥有直接裁员或者劝退的,一般是调剂到其他公司或者调整岗位。之前董秘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也有讲到公司2022年年报人数较2022年半年报人数增加,主要是并购及新设立子公司等原因所致。”

“现在企业人多了,集团内部也难消化,下一步怎么规划,目前还不清楚。之前有些区域搞过内退,也搞过集中休假,都是发最低工资,现在集中休假已经取消了。也曾提过补偿清退,但没有哪个公司真正实施过,目前还是以集团内部调剂为主。”

海螺水泥工厂多由集团核定定编人员,按定编人数核定工资总额,也就是倒逼子公司减员。如广东、安徽省等企业,效益较好的,员工工资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只是个别效益较差的地区员工薪酬有所减少。据水泥人网了解,海螺水泥不仅有核定定编人数,还有相应的竞争上岗机制,考核成绩不合格将被列入超编富余人员由集团来调剂分流。即便是分流,也不是强制的。

此前,海螺水泥也曾强行推动人员分流,但压力太大,最终还是没有搞下去,部分企业员工不愿意被调剂到离家较远的地方。现在分流调剂首先会征求员工个人意见,如果员工不同意,也不会强行外调。“集团的定编政策可能要多出一大批人,近两年集团内部新项目相对较少,全部消化还是有一定压力的。国企上市公司强行裁员影响肯定不好,海螺还没到那一步。但以后也难说,这两年很多国际大厂都直接裁员了 ”上述企业负责人对水泥人网表示。

国企和央企的裁员相对好一点,员工被降薪会选择主动离职

华北地区某国企水泥厂负责人水泥人网表示,整个行业都不好,员工被降薪,选择主动离职很正常。毕竟90%的员工,都是靠上班挣工资养家的,拆迁的、有副业的,只是极少数。主要还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如2014~2016年时水泥行业也遭遇了“寒冬”,被称为夕阳行业,很多年轻人离开了水泥行业。

“国企和央企的‘裁员’,相对好一点。可以提前退休、带薪停职。服务企业工龄30年,年龄到50周岁的还可以提前“拿钱内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这部分补偿款是按照企业关停前12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乘以工龄计算的。按照现在的市场规律,工龄20~30年的,一般都是可以拿到20万~30万。 部分企业还给予员工一定的“安家补偿”,通常是1万~2万元左右。私企、民企、外企,‘裁员’就真的是裁员,补偿有多有少,就看老板良心发现了。”

据水泥人网了解,近两年水泥行业利润普遍下滑,为降本增效,许多企业都有精简人员,降薪减酬。如海螺水泥部分岗位取消了安全奖,同时加严了考核。金隅冀东合并经贸公司。红狮水泥调整总部机构人员;塔牌集团精简机构,同时有许多单体企业结束经营,退出水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