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的时候楚国在中原基本没有什么高光,但是最后却给秦国找了最大的麻烦。一个楚国一个魏国都是西失东补的狠角色,魏国就算东边富裕,但西面是晋国最好的地盘,楚国更离谱,连吃败仗,仓皇迁都竟然还把鲁国灭了吞齐魏的地盘,楚国东面除了吴地开发都不太好而且还要应对叛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垂沙之战,齐拉着魏韩+秦,四国联军于垂沙大败楚军,这是楚怀王时期。然后才是五国伐齐,楚“救齐”夺回淮北,这时楚顷襄王已经在位15年了。之后楚顷襄王开始谋划合纵伐秦,被秦先发制人夺取黔中、汉中上庸之地,之后楚大将庄蹻反攻夺回黔中、攻占巴郡、进入滇池(这之后一直负责巴蜀事宜的司马错再无记载)。接着秦两路出击,北路由白起出武关沿汉水而下,南路由张若出蜀郡沿长江而下,攻克鄢、邓、西陵等地,再次夺取楚巫郡、黔中郡(秦复拔我巫、黔中郡),并一举攻下郢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顷襄王逃至陈,而庄蹻也因道路断绝与本土失去联系,于是在滇自立为王。最后楚顷襄王亡羊补牢,收十万东地兵再次反攻夺回沿江十五邑(设洞庭郡),至此这场耗时近4年的拉锯战才基本结束。而所谓的完璧归赵,真实原因就是当时秦楚正在南方鏖战,无力再和赵发生冲突。仔细看看史书,就会发现赵一直都是防守战,一次反攻都没有,每次“大胜”秦军,可实际上疆域越来越小,不是秦昭襄王的骚操作+楚魏联军来援,赵国长平之后就亡了(据战国策记载当时魏齐皆开始出兵伐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楚哪怕是到了楚幽王时期还能击溃秦魏联军(出土的熊悍鼎、战国纵横家书皆有记载,不过秦此战目的仍已达到,让楚无力趁秦灭赵期间援赵伐秦,秦南北两大死敌不能联动),楚国内乱之后(负刍弑君夺位)还能让已经吞并三晋的秦,前后用80万大军耗时近三年才能彻底灭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楚灭掉的。汉阳诸姬楚实尽之,甚至整个江汉,江淮流域的诸侯国都是它灭的。楚国最主要的还是变法不彻底,当年自嗨在内部搞的小西周那套,反而成为后面改革最大的阻力,战国兼并战争后期楚国虽然领土广域人口众多,但是国内封君太多了,力量用不到一起,哪怕打赢了第1次秦国讨伐楚国的战争,让秦国损失惨重,但是自身也无力组织军队伐秦。秦国变法成功和后面兼并战争,让其家底太厚,在第1次灭楚战争伤亡20万,如果放战国其他国家,属于伤筋动骨,未来几十年都失去战争能力那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国时期,最有可能跟秦国争统一天下的,就是楚国,周天子把亲戚和亲信都封在了中原沃土,虽然安定富饶,但是中原诸侯国之间并没有发展空间,要发展就只有互相攻伐,前期受周天子威慑不敢僭越兴刀兵。周最后分封了一百几十个诸侯国,攻伐到只剩了战国七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楚作为后封在边疆地区的诸侯国,潜力是无限巨大的,虽然被中原诸侯骂蛮夷,只要变法成功,加之强大国力支撑,绝对可以与秦一战。秦国灭了几十个部落而有了基本盘,但是扩张环境有限,不如楚国,可惜楚国到死也没改革成功,吴起改革被贵族杀了,屈原欲效法商鞅被流放了。直到项羽灭秦,江东子弟也还是贵族子弟,项羽也满脑子都是当霸王,而不是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