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苏益格-何尔斯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勒苏益格-何尔斯泰

1920年7月10日,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骑着一匹白马,穿过边境去收复南日德兰(此地又称北石勒苏益格)。它最近刚刚通过全民公决归属丹麦,于是近代欧洲最艰难和旷日持久的领土纷争之一便告终结。

关于石勒苏益格的领土归属问题由来已久。相互毗邻的省份石勒苏益格、何尔斯泰因,都位于日德兰半岛南部。是德国和丹麦长期形成的边界地带。历史上,石勒苏益格曾经是丹麦王国的一块采邑,而荷尔斯泰因属于神圣罗马帝国,镶嵌在此地古城堡城门上的古老的鸭石是神圣罗马帝国传统边界的标志。尽管这里居民们种族混杂,讲丹麦语者在北部占主导地位,讲德语者在南部占优势。

石勒苏益格-何尔斯泰因问题的首次出现是在1806年,当时法国人将这两个地方判给了丹麦,这一判决得到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的确认。但是,何尔斯泰因后来被宣布为德意志同盟的一个成员时,这个判决就被不明不白地放弃了,这成为后来产生冲突的根源。

在民族主义发展的时代,北进的日耳曼本地居民要求把这两个省从丹麦分离出来,而爱国主义的丹麦人也重新集合起来,抵制日耳曼人。爱国主义的目标,不久和当地建立制宪政府的斗争纠缠在一起。1848年,普鲁士军队响应德意志省际议会的号召,占领了石勒苏益格-赫尔斯泰因。但由于英国和俄国威胁要采取反对措施,他们最终被迫撤离。其后普鲁士又盯上了附近的基尔海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3年11月石勒苏益格又一次陷入危机,当时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去世,没有留下男性继承人,而丹麦-石勒苏益格共同宪法又恰恰于此时被批准。于是,德意志萨克森和汉诺威的军队迅速出动,以保证赫尔斯太因的安全。1864年,在不断发展的混乱之中,普鲁士和奥地利同意采取联合行动,这就是所谓的丹麦战争。战后,他们“打算”对两省进行为期六年的联合占领,但是很快,1866年普鲁士打败奥地利,单独吞并两地。普鲁士没有兑现之前关于安排全民公决、放宽居民选择丹麦国籍的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之前的1848至1851年和1863至1864年的两次胜战,大大激发了丹麦人的民族自豪感。这两地的丹麦人的防御工事看起来经历了激烈的战事,很多丹麦抵抗者英勇战斗过的地方成为了丹麦民族的圣地。普鲁士现在的统治,留给当地居民的更多是怨恨,这就如同19世纪80到90年代,普鲁士人统治的波兰一样。

丹麦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麦人

终于,1914年一战爆发,1918年德国战败。1920年,在战胜国协约国依照凡尔赛条约的安排下,石勒苏益格举行全民公决。结果,在北部各县,92%的居民选择加入丹麦,在南部则有75%的选票投向德国。商定的边界从此持续下来。

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曾经说过,只有三个人懂得石勒苏益格-何尔斯泰因——“丹麦女王的丈夫,当他死了;一个德国教授,但他已经疯了;还有他本人,但他忘掉了所有的一切。”1920年以后,整个欧洲自由的追随帕麦斯顿的榜样。每当解决一个领土争端,又有一些新的领土争端被创造出来。还有解决争端的国际气氛越来越不健康,战胜国表现出来的复仇主义和反犹主义非常突出。作为冲突发源地的东欧仍然没有受到大国有效的控制,各项条约墨迹未干,但所有各类人等都在谋求新的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