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采矿业会重返欧洲吗?”德国《商报》近日报道称,欧盟希望确保企业能再次从欧洲土壤获得更多原材料,但也有一定挑战。

欧盟委员会3月提出一项名为《关键原材料法案》(以下简称《法案》)的新法律,并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欧洲采矿业要满足战略重要原材料年需求的10%。《法案》将16种原材料列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原材料,其中包括铜、镍、锗和镓等原材料,但像锂和稀土,欧洲的生产份额几乎为零,主要依赖进口。

最近,一些公司开始计划开采新矿山。1月份,瑞典国有矿业公司LKAB宣布,已经在该国最北端城镇基律纳附近探获欧洲最大稀土矿床。“电动化,欧洲实现关键原材料自给都要依靠这座矿山”,瑞典能源和商业大臣表示。但该公司解释说,即使在理想条件下,采矿也需要10到15年才能开始。此外,德国有几家公司正计划开采锂矿,但也受到当地居民和环保组织的反对。欧盟委员会总共统计了大约1000个采矿项目,一位发言人解释说,其中130个已处于推进阶段,当局有信心现有和规划的项目将在2030年实现10%的目标。

在全球不少国家,采矿业备受争议,尤其是当原本绿色的环境变成巨大的矿坑时。法兰克福原材料贸易商简·吉斯表示:“欧盟10%的目标还很遥远。”审批流程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此外,欧盟更高的标准还推高了成本。比利时列日大学地质学教授埃里克·皮拉德也警告说:“我们不应该对不久的将来抱有太多期望。欧洲有潜力,但我们在矿藏勘探方面远远落后。”德国《商报》认为,除了政治阻力之外,还有成本高以及缺乏资金等问题。

德国柏林经济学者阿尔韦德·凯塞尔认为,欧洲的采矿业在全球处于第二梯队,但仍有不少重要的矿山。对于欧盟来说,复兴采矿业的主要目标就是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而且欧盟许多国家的采矿业被列为关键产业,对中国企业有一定的限制。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没有机会,比如,中企可以凭借先进的采矿经验和更有效率的解决方案与当地企业共同开采矿产,甚至在一些欧洲国家也有机会实现独立开采。▲